小儿症治法要
1、治婴幼儿腹泻方
处方:
藿香、苍术各6克,车前草9克,厚朴、陈皮各6克,粉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7枚。
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
2、腮腺炎秘方
处方:
板蓝根10一30,柴胡10一15,石膏(先下)15—20,葛根、天花粉、黄芩、连翘、牛蒡子、桔梗、升麻、甘草各5—10。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适应证:腮腺炎。
疗效:治疗50余例,轻者1剂即愈,重者2剂愈
3、根治小儿尿床:
a、①覆盆子、金缨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茱萸、白芷、蜂房、补骨脂、桑螵蛸、丁香、肉桂各等份,上药共研粉装瓶,用时每患者给药600克。
②维生素的添加:5岁以上儿童每天早晚两次,每次各服VB1、VB6、VB12、VC、谷维素各一片。
b、益智仁6芡实6金樱子6知母6山药6台乌6海蛸6熟地6桑螵蛸6神曲6内金6白芷6g
维生素是一定要添加补充的,按照5岁以上儿童每天早晚两次,每次各服VB1、VB6、VB12、VC、谷维素各一片。
4、忍冬藤汤治小儿痱子
处方:忍冬藤适量,
用法:熬水放凉之后洗澡。
本方为民间方,对于婴幼儿痱子,用此洗澡有奇效。农村对付痱子的不二法门,百分百有效。
5、小儿乳蛾特效方:
处方:金银花6g、连翘3g、荆芥6g、薄荷2g、生甘草2g、桔梗2g、牛蒡子4g、豆豉6g、黄芩6g、元参6g。
6、六味柴胡汤治小儿感冒输液后咳嗽不止。
处方:柴胡20克,姜半夏10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甘草10克。
如果是小孩子的话,根据年龄,可以把一副药分成两天或一天半来喝,就可以了。我用六位柴胡汤治疗小儿感冒输液后咳嗽总是不好,效果非常不错。
对成人感冒后咳嗽,吃通宣理肺丸无效的,也有很好的效果。
7、五根汤治小儿感冒或热或冷口咽等症神效:
五根饮运真神奇,
小儿外疾此方收。
豆茅葛板芦根用,
五根后入香花黄。
处方:
山豆根6克白茅根6克葛根6克 板蓝根6克芦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用法:水煎服2次,每次煎成70毫升,一日分2~3次服。
编者介绍说,李凤林这个方子,是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琢磨着创制的一个药方,以不变应万变。既能治疗小儿因感染所致发烧,又能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自然调节虚实寒热。这虽然有悖常理的设想,在李老坚持不懈地探索下,终于变成了现实,他研制出闻名遐迩的“五根汤”。
经过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累获奇效。特别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
这“五根汤”果然非同凡响!思忖多年,终于获此良方,欣喜异常。临证变通运用,颇感应手。此方药性平和,即便不懂医者,遇此症皆可照方应用,不必过虑。寻常百姓家亦可备之,以应不时之需。
8、小儿咳喘发热方
处方:防风4克、荆芥4克、钩藤3克、冬花4克、川贝3克、枳壳3克、大白3克、虫褪(去头足)5只、灯心1克
主治: 小儿咳喘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9:治小儿久咳 乌梅10克,苏叶5克,姜半夏5克,杏仁3克,麦 冬5克,浙贝5克,葛根5克,淡豆豉5克,生石膏10克,生甘草3 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10:专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较常见,此方用之神效。
处方:生黄芪、软白术、白茯苓各6克,木瓜、石斛、谷芽各5克,神曲3克,冰糖8克。
加减:
①脾湿不化苔腻者,去石斛、冰糖,加藿香3克、白蔻2克;
②胃有热见苔红少津者,去神曲,加麦冬6克、乌梅3克;
③有积滞大便不正常者,加枳壳5克。
此为3岁左右小儿量,可视情增减。煎服,一日一剂,七日为一疗程。
48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恢复到病前食量者43例(89.5%));服药最少者为3天,最长者为3个疗程,一般为一个疗程左右。伴偏食、零食不良习惯患儿,应同时予以纠正。
11、外感咳嗽系效方
1.专治上呼吸道感染神奇妙方适用于发冷,发热,以发烧为主,并有口干,咽痛,头痛,头昏,鼻出热气,舌苔黄等特征。
处方:
银花三钱、连翘三钱、桑叶二钱、菊花二钱、桔梗三钱、芦根一两 滑石三钱、甘草二钱、牛蒡子三钱、板蓝根五钱、薄荷一钱半
用法:水煎温服,每日一付。本方也治疗流行性感冒病症
12、上呼吸道疾病秘方.用养阴清肺汤为主加减,治愈率几近百分之百,毫不逊色于西医,而且费用低,时间短。
处方:
生地30g 麦冬30g元参30g 白芍12g 浙贝15g僵蚕15g姜黄10g 蝉衣6g 大黄10g 丹皮10g 薄荷10g 山豆根15g生草10克
加减:
①急性气管炎、加荞麦30g黄芩30g鱼腥草30g,北沙参30g则收效更快捷。
小儿免疫力的妙方
方组:太子参15g炙黄芪15g 仙灵脾6g 五味子6g黄精6g麦冬6g白术9g甘草4.5g。
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开胃,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对小儿体弱久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喘,脾胃虚弱,肾气不充,气血不旺者。
方解:方以太子参、黄芪为扶正主药,二药能益气升阳,健脾固表,有利肺卫之巩固,纳化之健运;久病小儿常脾虚及肾,可有肾气失旺,气血不足之证,故加仙灵脾、五味子、黄精三味,以作补肾固精,并用白术益气健脾,麦冬生津养胃,甘草和中调味,协同诸药而起气阴互朴,脾肾皆荣,扶正达邪,增强免疫抗病之功能。观之全方,功能健脾补肾,益元扶正,提高小儿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