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献出二个家传秘方,一位老人传给我的药方
2024-04-03 07:32:43
1.家传秘方治疗皮肤瘙痒症
吾父李泽元从医30余年,擅长于皮肤科,治皮肤瘙痒症疗效极佳,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用明镜草(又名满天星)30g,花椒12g,菜油100g,混和烧开后滤去渣滓,取液备用。
另用青果树皮焙干后辗成细粉,与硫磺粉(1:1)调匀。将上述液体和药粉倒在手上混和后涂擦患处(也可先用PP粉兑水洗澡后,再涂搽患处)。每日1~2次,连用2~3天即可。
用上法治疗疥疮、体癣等也极有效。病案举例:王某,男,22岁。反复皮肤疹痒五年,呈阵发性,痒无定处,日天较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发作时常用力搔抓,直至皮肤抓破、出血为止。
曾在区乡医院用红霉素软膏、肤轻松软奋外搽及中西药内服,未效。某具医院诊断为“皮肢疹痒症”。
治疗近一月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处投医。即按上法治疗三天而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2.家传秘方烧伤膏
药物组成:生地、熟地、虎杖、冬青叶各30g,黄芪20g,白芷60g。
放入500毫升香油中浸泡一天后,用微火熬至白芷焦黄为度。去渣放入白腊10克,冷后成膏备用。
适应症:烧烫伤、电击伤及一切溃后久不收口之疮疡。
吾观察治疗300例(IⅡⅢ度烧伤均有)其中:Ⅱ度未感染的烧伤七天生肌长新皮,已感染者三周可愈;深Ⅱ及Ⅲ度烧伤一至二个月痊愈。可同时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生肌的中药。
案:宋某男41岁。背部及两臂深Ⅱ度烫伤,面积50%经上方治疗一月即愈。
按:方中生熟地、虎杖、冬青叶清热解毒活血排脓,防感染;白芷、麻油润肤止痛止痒,配合黄芪、虎杖清热利湿,利水消肿,减少伤口渗出物,更有生熟地、黄芪、自芷长肌肉,促进伤口早愈合。
(注:最后一句乃是:白芷长肌肉,促进伤口早愈合。)
3.健脾止咳汤
[组成]明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法半夏5g,广陈皮5g,冬桑叶10g,光杏仁10g,川杜仲10g,补骨脂3g,款冬花5g,淮山药12g,蝉衣3g,木蝴蝶3g。
[用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ml,分3次服用。
[功效]健脾化痰,润肺止咳,补肾纳气。
[适应证]咳嗽经久不愈。
[方解]《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医方类聚》云:“治嗽正当养脾,以土生金,而肺病自安矣。”周慎斋云:“诸病不愈,宜从中治。”李念莪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故治痰先补脾(脾为生痰之源),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
故用六君子汤健脾祛湿,以化其痰;桑叶、杏仁、冬花润肺止咳;久咳伤肾,导致肾气虚弱而出现气促不足以息,故以杜仲、淮山药、补骨脂补肾纳气;木蝴蝶润肺疏肝,蝉衣散风热以宣肺,又可清利咽喉。方中明党参一味,
《本草从新》曰:“补肺气,通便,下行,补气生津,治咳喘逆。”既有清肺化痰之效,又具益气生津之功。诸药配合,共奏健脾、润肺、补肾之效。[加减]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属外寒夹饮者,加干姜3g、苏叶5g以温肺散寒化饮;
阳虚不达四肢而出现脉微肢冷者,加附片3g以温煦肾阳;湿阻脾阳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出现恶心欲吐、胸腹饱胀者,加砂仁3g、白豆蔻3g、鸡内金3g以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气滞于肠胃而出现脘腹饱胀者,加荜澄茄3g以行气导滞。
[注意事项]忌油腻、生冷之物,宜吃清淡饮食,勿受风寒。
4.益气消水饮
[组成]北黄芪30g,苍术30g,生麦芽15g,生鸡内金5g。
[功效]益气行湿,健脾胃,助消化。
[适应证]晚期肝硬化、肾病所形成的腹水。
[用法]用冷水浸泡煎煮,文火煎煮3次,每次100ml,代茶饮,上药为1日量。
[方解]北黄芪甘温,建中气、益心阳,开补阳气以利小便,邹润安《本经疏证》云“阳不得正其治于上,斯阴不能顺其化于下”,旨哉言矣。不提振气机,无阳以化气,虽日用利小便之药而小便不利也。
苍术辛苦温,黄元御《玉楸药解》云:“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补而苍术行,而疏泄不开郁苍术独长。”李东垣云:“腹中狭窄者,须用之。”有扩张肠管、增进吸收的作用。缪仲醇《广笔记》:“用此一味为末治脾虚蛊胀”,信而有征。
《内经》云:“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故便溏尿少常见于肿胀之疴。元·朱丹溪治此证不主张攻破,而主张“补气行湿”,此诚治病治人,健脾胃以调整机体,使治而不治之病,达到不治而治的目的。
[加减]本方有“开门、洁府”之功及宣布五阳之力。如脾肾阳虚,形寒肢冷者加黑附片5g,腹中肠鸣者加荜澄茄5g,在服药过程中口鼻现火者,另用太子参12g、木蝴蝶3g,泡水代饮以清浮热(症状消失即止而不用),所谓“阴病见阳,虽困无害”是也。
[注意事项]宜低盐饮食,禁生冷硬滞难化之物。
五、当归尾15克,山楂,香附,红花(新者,炒黄)各6克,乌药6克 ,青皮5克,木香2克,泽泻5克
【用法】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加酒100~200毫升,食前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妇人气滞血积,经脉不利,腹痛极拒按,月经先后无定期。
【加减】兼寒滞者,加肉桂3克。
六、白茯苓15克,陈皮15克,白术10克(土炒),白芍10克酒炒),山药10克(炒),菟丝子6克(酒炒),杜仲5克(炒黑),甘草3克
【主治】妇人气血不亏,经水数月一行。
【功效】健脾益腎,解郁清痰。每日一剂,水煎服。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