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国医大师:治胆结石用这3张方,排石、溶石、化石!
2024-04-04 07:25:08
胆结石中医治疗三法
作者/李佃贵
胆结石病人多由肝郁而气滞,气滞而血瘀,进而导致脉络不通,再者肝郁克脾,脾虚生湿,湿聚而浊生,日久凝为结石。其标在胆,其本在肝。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先,常用柴胡疏肝散,大、小承气汤,二陈汤等化裁。
根据临床辨证,总结胆结石症治疗三法如下。
一、通腑排石法
适用于气滞证。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为治疗原则。
对临床以肝郁气滞为主,右胁胀痛,痛势每随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满腹胀痛,便闭,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其结石直径较小,形状圆滑的胆囊、胆总管结石,可用此法。根据临床经验,拟定排石汤。
排石汤方:药组成以金钱草、茵陈、柴胡、枳实、芍药、延胡、大黄、厚朴、芒硝、川芎、香附等为主。
具体用法:早晨空腹服油煎鸡蛋2个,促进胆汁分泌,中午用排石汤猛攻,患者一般可在晚上引起腹泻,结石每随大便排出。
本方以金钱草、茵陈、大黄清利肝胆,以柴胡、香附、川芎、枳实疏肝理气,以大黄、芒硝、厚朴 通腑排石,以芍药、延胡柔肝止痛。合而用之,可使肝胆疏,枢机利,疼痛止,结石祛。
病例1:
谷某,女,44岁。右胁胀痛,不欲饮食半年余,加重2周。伴嗳气,反酸,口苦,上腹胀满,随情绪加重,厌油腻,偶有后背疼痛,大便干,2天1行。舌红苔黄腻脉沉弦。B超示:胆囊炎,胆结石,数个结石,最大0.4cm×0.3cm。根据症、舌、脉,认为该病属肝郁气滞。治疗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
方药:金钱草、茵陈各20g,柴胡、枳实、川芎、香附各15g,大黄9g,芍药、延胡各12g,牡蛎、昆布、丹参各15g。
6剂,水煎服,1d1剂。
2诊:患者服药后右胁及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反酸,口苦消失,饮食增加,大便稀,1d1次。舌红苔薄黄脉弦。根据药后情况决定用排石汤总攻。
方药:金钱草、茵陈各30g,柴胡、 枳实、川芎、香附各15g,大黄9g,厚朴、芒硝各15g,芍药、延胡各12g
,1剂。
嘱患者早晨空腹服油 煎鸡蛋2个,中午服排石汤300ml,至傍晚开始腹泻,排大便3次,查见结石2个,大小约0.3cm× 0.2cm。
此后患者右胁及上腹胀满基本消失,已无背痛,饮食、大便均正常,继进柴胡疏肝散5剂收功。
二、活血溶石法
适用于瘀血症,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
临床气滞血瘀为主的患者,常表现右胁刺痛,泛酸口苦,嗳气,不思饮食,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等症状。这些患者多由于病情迁延较久,由气滞而血瘀,结石逐渐凝聚而大,病证表现为本实标虚。患者病久体虚不宜通腑排石。笔者根据临床体验总结制定了溶石散。
药物组成以金钱草、茵陈、丹参、当归、赤芍、牡蛎、海藻、昆布、海浮石为主。
溶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此方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方中金钱草、茵陈清肝利胆,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牡蛎、海藻、昆布、海浮石软坚散结,诸药组合,可使结石逐渐溶解,以至消散。
病例2:
张某,男,60岁。右胁刺痛1年余。患者素有右胁刺痛,食欲不振,近期加重,口干口苦,时有嗳气泛酸,食后感觉上腹胀满,遇情志不 遂时有两胁胀痛。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大便干,1d1次。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细滑。
B超显示:胆囊炎,胆结石两个,综合病人情况,认为本病属气滞血瘀。因病人年老体弱,且素有冠心病病史,不宜用排石汤通腑排石,方选溶石散。
方药:金钱草、茵陈各20g,丹参、当归、赤芍、牡蛎各15g,海藻、昆布各12g,海浮石30g,
7剂,水煎服,1d1剂。
2诊:患者 服药后胁肋刺痛减轻,舌质紫暗好转,舌苔渐薄,脉弦细。继以上方随证加减共服5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B超结果:肝胆未见异常。
三、消痰化石法
适用于痰浊证。以祛痰化浊,通络化石为治疗原则。
化石与溶石含义同中有异。此法适用于浊邪凝聚,痰湿阻络的病人。临床表现肝区隐痛,胸脘痞闷,肢体困倦,头目眩晕,恶心欲吐,舌淡、苔白腻,脉濡数。以二陈汤为基础加减化裁拟定化石散。
药物以陈皮、半夏、茯苓、大贝母、柴胡、郁金、威灵仙、茵陈、清礞石、丹参为主组成。
本方祛痰逐瘀,消浊利胆,方中陈皮、半夏、礞石、大贝母祛痰化浊,柴胡、金钱草、茵陈疏肝利胆,茯苓健脾祛湿,丹参、郁金、威灵仙活血通络。诸药合用,使浊痰祛,瘀滞除,结石化。
病例3:
李某,女,36岁。患者1年来有肝区隐痛,自感胸脘痞闷,肢体困倦,头目眩晕,午后尤甚。形体肥胖,不思饮食,厌油腻,恶心欲吐,大便不爽,量少,1d1次,舌淡、苔白腻,脉濡数。B超显示:胆囊壁厚,内有散在泥沙状结石。
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本病属浊邪凝聚,痰湿中阻。治以祛痰化浊,通络排石。方选化石散。
方药:陈皮、半夏、茯苓、大贝母各15g,柴胡、郁金各20g,威灵仙、茵陈、丹参各15g,清礞石30g。
水煎服,1d1剂。
患者共服药60余剂,自感神清体健,肝区隐痛消失,食欲增强。B超示:肝胆未见异常。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