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清燥救肺汤治肺痿
2024-09-17 07:28:33
肺痿与清燥救肺汤
作者/姚军汉、侯志英
肺痿,系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临床表现主要以气虚,咳吐浊唾涎沫,反复发作为特点。
肺痿病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篇中对肺痿的主症特征、病因、辨证、治疗都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予以引申阐述,认为本病多发生于许多慢性肺系疾病久治不愈以后,其病理因素以肺燥伤津为主。《外台秘要·肺痿》引《千金》:“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肺痿之病,何以得之?师曰:病热在上焦,咽咳而肺痿。”《丹溪手镜·肺痿》:“热在上焦,其病多涎唾,小便反难而数,大便如豚脑,欲咳不咳,咳而干沫。”《证治准绳·诸气门》:“肺布叶焦,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临证指南医案·肺痿》:“多由汗下伤正所致……肺热干萎,则清肃之命不行,水津四布失度,脾气难散,津液上归于肺,而肺不但不能自滋其干,亦不能内洒陈于六腑,外输精于皮毛也,其津液留停胸中,得热煎熬,变为涎沫。”《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也说:“肺痿者……总由胃中真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
总之,肺之燥热,多发于它病之后,如痰热久嗽,热灼肺阴;或肺痨久嗽,痨热熏肺,灼伤肺阴;或热病之后,邪热耗津,津液大亏,肺失濡养;或肺痈日久,余毒未消,正气虚损,灼伤肺阳;或误汗、吐、下致津液大伤。上述原因,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肺、胃之阴,胃津不能上输,津伤肺失濡养,则上焦生热,以致肺燥津枯,燥热日益耗阴,其阴难复,肺失清肃,宣降失司,津液不布,则咳而吐痰沫,虚热肺痿乃成。
金匮治法,贵得其精意,主要以生胃津、润肺燥、补肺气。以通其肺之小管;辅以清肺热,以复肺之清肃。所以《外台》用炙甘草汤,在于益肺气之虚,润肺金之燥;《千金》用炙甘草汤、生姜甘草汤,用参甘以生津化热,姜枣以宣上焦之气,使胸中之阳不滞,而阴火自熄。用甘缓理虚,甘芍理脾,以补肺金,是仲景之意。在此基础上喻嘉言宗病机十九条,“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创治燥名方清燥救肺汤,用治《金匮要略》所言的“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之肺痿病,取得良好疗效。
前面谈到肺痿之病,《金匮要略》本认为由“肺热叶焦”引起,但其所示治肺痿之方,则又没有按“热在上焦”的原则来制方遣药,而是以“肺中冷”的甘草干姜汤作为主方而用,在其治“上气”病时,虽有个麦门冬汤,方中用了麦冬、人参、甘草,似乎对生津润肺有所裨益,但该方中又用上了半夏,则对“肺热叶焦,因而成痿”的肺痿病又是不甚妥当。故笔者在治疗本病时宗喻氏清燥救肺汤,从而收到了可喜的疗效。此方主要是清肺润燥,使肺气由清润而宣降,由宣降而使津气布达于全身,这对肺痿的“热在上焦”,既具备了审因论治的特色,同时又能解除其“肺热叶焦”因而成痿的病理因素。
近年来笔者将喻氏清燥救肺汤这张名方,结合自己的一点用药体会,汇为临床常用的“抓主症”之方,凡见病中以咳喘吐涎沫不爽为主症的,则不论为肺炎、肺结核、老慢支、肺气肿、肺不张、以及肺癌等病,见此病即用此方,效果非常明显。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对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有时能收到十分满意的疗效。以下病例,即可佐证。
病例1:支气管狭窄所致 肺不张
患者,王某,女,63岁,家住本市市政府家属院。患者因咳嗽、气短、胸闷多年,经多方求治,有诊断为“老慢支”者,有诊断为“肺结核”者等,但治疗均未见效。于1994年11月16日前来我处就诊。初诊患者形体消瘦,主症以咳嗽气喘、胸闷、咳吐白沫痰为主,投以喻氏清燥救肺汤:党参15g、炙杷叶10g、生石膏15g(先煎)、阿胶6g(另烊)、杏仁10g、麦冬10g、胡麻10g、桑叶10g、炙甘草6g,3剂,复诊时症状大减,咳吐白沫痰基本制止,另感气喘仍作,在本方基础上加地龙12g,再进6剂,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给都气丸(汤)加地龙,服10剂,随访半年再未复发。
病例2: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患者李某,女,52岁,张掖市长安乡头号村农民。5年前季秋之后,因感冒而致咳嗽气喘未彻底治愈,而后每年受凉后就咳喘,秋后加重,翌年春天缓解,年复一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西药维持,1995年元月求余医治,问其病史,除咳喘外,咳吐白沫痰,给清燥救肺汤加鱼腥草30g、地龙12g,3剂,症状减轻,复诊继用前方再加白僵蚕6g,嘱服6剂,症状基本缓解,后改用固本汤(即四君子汤加麦冬、补骨脂、五味子、川芎)连服15剂,至春未再复发。
以上2个病例,一为支气管狭窄,肺不张,一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均以咳喘,咳吐白沫痰为主,现代医学治疗原则是以抗菌消炎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即化痰、止咳、平喘,但疗效欠佳。按《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言: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之病为肺痿,是由“肺热叶焦”所致,分析病机,抓住主症,审因施治,以生胃津,润脉燥补肺气,“以通肺之小管”,辅以清肺热,以复肺之清肃,投以喻氏清燥救肺汤,加地龙止咳平喘,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后者又加鱼腥草清肺热,再加白僵蚕6g,以定“数变”之风,起到类似脱敏的作用,症状缓解,前者给都气丸(汤)补肾纳气,后者给固本丸(汤)补脾益肺,补肾纳气,以固根本,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机能,以取远期疗效,均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