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世界里,有许多珍贵的古方,为人们带来健康与美丽。今天,我们就来探寻唐代《外台秘要》中的泽兰膏,这是一款治疗头发早白及毛发不生的神奇秘方,据说十日见效。
头发的生长与毛囊息息相关,就如同万千个微型花盆。盆内养料充足,干湿度与温度适宜,头发便乌黑浓密;反之,则会出现早白及秃顶的情况。
养料便是血液,肝藏血,肝血不足时,头皮距离肝脏较远,得到的血液自然少之又少,于是头发变白或脱发。而干湿度与温度适宜,内与脾胃的升清、肺气的宣发以及动力之源肾等有关,外与风邪及寒湿之邪相关。若风寒湿邪聚于脾胃与肺,会影响升清与宣发。脾、肺、肾息息相关,脾、肺不好会导致肾也萎靡气不足,动摇毛囊的根基,使头发变白或脱发。若花盆内风邪盘聚,头发会被吹得东倒西歪;寒湿之邪盘聚,寒邪如冬天,会导致头发脱落,湿气则会像过量的水浸泡发根,轻者变白,重者脱发秃顶。
由于头皮在身体表面,直接用外敷法对毛囊进行治理,起效更直接。治理时先要考虑到风与空中的湿气与头皮更近距离,将关注点聚焦于祛风与去湿。在此基础上,让药物成份循经渗透至肝肾脾胃肾,便可达到乌发及治脱发的目的。
泽兰膏的组成包括细辛、续断、皂荚、石南草、泽兰、厚朴、乌头、莽草、白术各 60 克、蜀椒 90 克、杏仁 23 克(去皮)。
先来看看泽兰,它入脾行水,入肝治血,能行水并消淤血。既能治筋骨肌肉损伤,又能散毒疮,有和血舒脾、利筋脉,长肌肉之妙,为头发的生长创造一个好花盆,好毛囊。
用量最大的蜀椒,民间有一个单用治秃顶方:适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中,1 周后使用时,用干净的软布蘸此浸液搽抹头皮,每天数次,若再配以姜汁洗头,效果更好。蜀椒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气香健胃,与热合伙,能散寒除湿,止痒杀虫。除了乌发,还常用于治牙痛,治风寒湿引起的麻木疼痛。《本草纲目》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它与泽兰一起为头发的生长创造好环境。
站首位的细辛,一直是治头部问题的能手,牙痛头痛,口疮耳聋均可用。其性味辛温,入肺肾经,能通窍,祛风散寒,能温肺,化掉水湿痰饮,助肺气宣发与肃降。肺主皮毛,故又能去皮风湿庠。不仅助泽兰为头发的生长创造好环境,更可打扫毛囊的卫生。
续断苦辛微温,活跃于肝肾经。苦养血脉,辛养皮毛,善理血脉伤损,将毛囊获取营养物质的管道接通。
皂荚,曾是民间洗头用品,天然无刺激。将皂荚捣烂,用手揉搓,会出现泡沫,可以清洁头皮发丝,对防脱发和乌发效果颇佳。皂荚辛温,能疏风气,除湿毒,杀虫止痒,就像拿着个吹风机,将花盆内的湿气吹干,并为花盆内喷洒了灭害灵。
石南草、白术和厚朴有几个共同点。石南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利筋骨皮毛,治五脏邪气,除热祛风。白术,苦甘温,是补脾利水药,可逐皮间风水结肿,益津液,暖胃健脾。厚朴性味温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健胃燥湿消痰,除胸中满闷之气,让气机流转起来,属理气化湿药。三药合力,补脾胃肺肾,不仅让植物的根部通风良好,更为根基注入养份,并将花盆内多余的水份用一盆炭火烘干,防植物(头发)被大风吹倒。
乌头与莽草均有毒,且乌头以莽草为使药。乌头,大辛大热,祛寒湿,散风邪。莽草辛温,祛湿风、消肿,治头疮白秃,杀虫效佳。二药合力,将花盆搬到风小,干湿适宜,且采光良好的地方去。
杏仁是指苦杏仁,用量最少,苦温,有毒,活跃于肺、大肠经。外用能杀虫,消肿,治各种疮疥,去头顶面部各种因风气而起的水疱疙瘩等。杏仁站位在最末,与首位的细辛呼应,均有勤杂工的气质,将毛囊这个花盆打扫的锃亮,并与莽草皂荚合力喷洒灭害灵。头发在里面住起来干净舒适,只想卯着劲儿,长的更黑更密。
多味合用,让毛囊的生长环境、养份、干湿度、清洁度甚至风的柔和度都能得到保证,正是治头发早白及毛发不生的好办法,难怪方下语十日见效。
那么,泽兰膏如何制作与使用呢?将上十一味,以酒渍一宿,加炼好的猪油 2 千克,在铜器中煎三上三下,膏成绞去津液,拔去白发涂药,十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