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药酒食疗
>>
喷剂
>>
查看详情
熨风散
2019-01-02 16:47:47
熨风散
熨风散 《疡科选粹》 【组成】 羌活一钱(3 g) 防风一钱(3 g) 白芷一钱(3 g) 当归一钱(3 g) 细辛一钱(39) 芫花一钱(3 g) 白芍一钱(3 g) 吴茱萸一钱(3 g) 官桂二钱(6 g)生赤皮葱AR(240 g)醋适盘 【用法】 葱捣烂,各药共为细末,与葱和匀,加醋炒热,用布包裹,热熨患处,稍冷即换。 . 【功效】 温经通络,祛风寒湿,消肿止痛。 【主治】风痛,流痰,附骨疽。 【方解】 本方原治风痛、流痰、附骨疽。究其病因病机,无非寒痰湿浊留滞经脉所致;风痛者,总以风湿之邪,乘虚而入,着于经络,痹阻而成。而本方用于跌打损伤诸症,是在血瘀气滞的基础上,风寒湿邪乘损伤而侵犯之。故治当温经活络,驱散寒湿,消肿止痛之法。方中重用生葱,透达经气,温通腠理,以达消肿止痛之功;配入羌活、防风、自芷辛温之品,以助发散风寒湿邪,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之力;细辛、吴茱萸、官桂辛热之品,温通经脉,祛除寒湿;更加当归,白芍行血止痛;芫花攻逐经络之寒湿。诸药合用,可使经络宣通,痰湿消散,风痛、流痰自除。 [应用】 . , (1)本方温经散寒,祛风止痛力强。适用于流痰、附骨疽、骨痨、血痹证,,痿证, 亦可用于风寒湿痹痛证。 (2)加减应用 增强祛瘀止痛之功,可加乳香、没药,紫荆皮;加强散结止痛之力,可加木鳖子。 . . (3)近代应用 跌打损伤骨折,脱臼和扭挫伤后肢体痠楚胀痛,关节活动不利,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损伤后排尿排便困难者。均可用本方热熨患处。 。(4)区别应用:本方与四生散均有温经通络之功,以治寒湿留滞痹痛之症。但前者专祛经络风痰,后者善除经络寒湿;后者治一切风症,前者治一切外科杂症。 【附方】 (1)-熨背散(《备急千金要方》) 乌头细辛 附子羌活川椒 桂心各1 50 g ’ 川芎37 g 用法:为粗末,帛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取瘥乃止。功效:温经散寒通络。主治:胸背疼痛而闷。 · (2)活络水(福建中医学院附院经验穷)牛膝红花 当归续断生川乌 生草乌木瓜五加皮三棱骨碎补伸筋草樟脑薄荷脑用法:原方未注明用量。 70%酒精1500ml,密封浸泡1个月后分装。甩时将药水涂擦患处,每日2—3次。功效: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者(《中医骨伤科、学》)。 (3)四温丹(《疡科纲要》) 上猺桂(去粗皮)60 g 北细辛(去净泥垢)3p g 干姜24 g 公丁香15 g 用法:各为细末,小证每用0.6--0.9 g,上用温煦薄贴盖之;大证则用9—16 g,调入温煦薄贴料中摊贴,或再加入麝香分许。功效:温经通络,祛湿止痛。主治:痈疽初起,不论深浅大小皆可用。此肿疡初起,形巨块坚者,通用之药。 .凡痠痛漫肿,深在肉里,附着骨节者,温通气血是其特长。并可疗风寒湿邪,三气痹着,肢痠筋挛及跌扑暗伤等症。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