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偏方秘方
>>
失眠
>>
查看详情
黄连阿胶汤顽固性失眠
2019-02-09 08:43:27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又称为“目不暝” “不得眠” “不得卧”。《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踊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故不寐之病机为阳不入阴,阳病或阴病或阴阳间有病理产物阻隔,使阴阳不相顺接。
1、关于黄连阿胶汤方证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阿胶汤方: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黄连阿胶汤为治疗少阴热化证代表方剂。王叔和《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则得之于寒,二三日以上,寒极变热之时,热烦于内,心中烦,不得卧也。与黄连阿胶汤,扶阴散热。”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云:“此少阴传经之热邪,扰动少阴之气,故以降火养阴为治,而以鸡子黄引药下达。”柯琴《伤寒来苏集》谓黄连阿胶汤乃“鸡感巽化,得心之母气者也。黄禀南方火色,率芍药之酸,入心而敛神明;引芩连之苦,入心而清壮火。驴皮被北方水色,入通于肾,济水性急趋下,内合于心”。著名日本汉方学家矢数道明认为,黄连阿胶汤的方证是少阴病之虚证,见内热,津液枯燥,热迫心胸,心胸中烦而不眠,不得卧者。已故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经方大师叶桔泉认为黄连阿胶汤的方证是:血虚,血热,心烦不得眠,烦热,胸闷,心悸,面红。
当代经方名家黄煌亦认为黄连阿胶汤的方证是:烦躁失眠,皮肤粗糙伴有脱屑,有出血倾向,舌质鲜红或伴舌体的糜烂、裂纹,舌面干而少律或呈花剥,脉多细数。
2、注重方证辨证
方证辨证思想较早见于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需有检讨,仓卒易知”。林亿在《金匮要略》序中更明确评价经方:“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近现代也有一些名家指出方证辨证的重要性。如经方名家胡希恕先生认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中医所有的辨证方法和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方证对应”。
运用经方原方治疗顽固性失眠主要体现在:
①按照原方各药物间比例用药;②方中鸡子黄不可缺。一直以来,经方之不传之秘在量,而剂量最关键的是药物之问比例。《岳美中医话集》就指出:“治某病用某方,只有依照原方固有的比例调剂,如法煎煮,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用药不拘泥于经方原量,而更重视原方中各种药物间比例,即黄连3~4份,黄芩2~3份,芍药2~3份,阿胶珠3~4份,鸡子黄2枚。根据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一两约为今之13.92~16.14g,若按仲景原方用药则黄连量应为55.68~64.56g,如此大剂量远超出药典规定黄连用药剂量,且黄连味苦,大剂量恐患者难以下咽。另外,今之用药与仲景所用药物药性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患者亦存在个体差异(如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故用药时不可一昧遵循原方原量原则,应适当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按原方药物之间比例用药即可。此外,运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顽固性失眠时鸡子黄不可缺,否则疗效锐减或无效,其 理在于鸡子黄入通于心,可滋离宫之火,使旋转阴阳,水火既济,为方之精髓所在。
3、经方叠用
“医之为道在乎达权通变,取经方圆机活法而用之,而经方活用之关键在乎叠用”。临床上,患者病情常错综复杂,不只一方之证,要想面面俱到,则应多管齐下,经方叠用不失为一良法。运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顽固性失眠中,若患者证见往来寒热、胸胁部满闷不适、心烦喜呕、性情急躁或抑郁、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可合用小柴胡汤;若见后背恶寒、或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冷、脉沉者,可合用附子汤;若见身体骨节疼痛剧烈、局部关节怕风怕冷、不能自转侧、大便干、小便自利者,可合用白术附子汤;若见形体赢瘦、面色憔悴、心中悸动、脉结代者,可合用炙甘草汤;若见沉默寡言、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舌红、苔少津者,可合用百合地黄汤;若见小腿痉挛拘急疼痛者,可合用芍药甘草汤。
患者,男,60岁,2013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多年前出现夜间难以入睡,眠浅,可间断入睡2~3小时,少梦,严重时彻夜难眠,未予药物治疗。现心中烦,脑中鸣响,双目胀痛,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夜间双下肢腓肠肌痉挛伴沉、胀、紧感,食后腹胀,夜尿频、每夜6~7次,大便每日一行、成形、难解、量少。查体: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不寐,证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给予黄连阿胶汤合芍药甘草汤:黄连18g,黄芩15g,阿胶珠18g,鸡子黄2枚,白芍50g,
炙甘草50g。水煎服,每日l剂,晚饭后服。服6剂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夜间可间断睡眠7小时,无心中烦,夜尿减少、每夜0~1次,双下肢腓肠肌痉挛伴沉、胀、紧感明显缓解,脑中呜响、双目胀痛、视物模糊、头晕头痛较前减轻大半,纳可,大便每日二行、质稀不成形。守方继服4剂,患者诉夜间可持续睡7小时,诸症若失。
本案患者症见夜间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心中烦、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数,符合黄连阿胶汤方证,故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因患者食后腹胀,脾胃健运之力稍差,而原方中阿胶滋腻碍胃,故用阿胶珠替代阿胶以滋肾阴、养精血。阿胶珠为阿胶用蛤粉或蒲黄等炒珠而成,可降低阿胶碍胃之性。本案黄连阿胶汤虽主要用治失眠,但患者头晕头痛、脑中鸣响、双目胀痛亦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见,经方治病常可有意外收获。此案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的机理为滋肾阴、降心火;又肾主藏精,脑为髓海,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脑中鸣响、头晕,心主神明,手少阴心经系目系,心火旺盛则见双目胀痛、头痛、失眠。故运用黄连阿胶汤而诸症向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白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本案患者夜间双下肢腓肠肌痉挛伴沉、胀、紧感,故用芍药甘草汤以酸甘化阴、柔筋缓急。原方白芍为4两,根据古今度量衡折算法,约为55~65g,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本案方中白芍用量为5Og;又原方白芍与炙甘草比例为1:1,方中亦遵循此比例配伍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