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疲乏: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30克或人参10克治疗;
气虚乏力严重合补中益气汤;
虚火上炎合导龙入海汤;
腰酸软加山药,山茱萸各20-50克
下肢无力加怀牛膝30克;
其他随症加减。
身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芍加量)治疗;
恶寒甚者加量桂枝加附子各10克;
痛重加当归30克,细辛10克;
肩痛甚者加片姜黄30克;
背痛加羌活30克;
腿痛加川牛膝30克;
腰痛加炒杜仲30克;
疼痛部位超过2处者,尤其是四肢部位疼痛明显者,可合用李氏痹痛汤;
外伤所致者及身刺痛夜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
其他随症加减。
颈部不适(僵痛酸沉等):
一般轻者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僵硬疼痛明显者加葛根30-60克,麻黄10克或威灵仙30克;
连及后背加羌活30克,
肩痛或肩胛疼痛加片姜黄30克;
头晕加天麻15-20克;
其他随症加减。
肩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桂枝,白芍加至30克)治疗;
疼痛严重者加细辛10克,当归、片姜黄各30克;
连及手臂加鸡血藤、丹参各30克;
外伤导致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
组织粘连加桃仁、白芥子各20克;
麻木加黄芪30-50克。
其他随症加减。
腰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芍加倍,茯苓,白术可加倍)加炒杜仲30克;
脊椎中间痛重加续断、狗脊各30克;
腰肌两侧痛者加川楝子15克、元胡30克;
腰酸痛少加山药,山萸肉各20-50克;
连及下肢痛再加川牛膝30克;
腰腿疼痛严重者合李氏痹痛汤;
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30克;
其他随症加减。
四肢疼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桂枝,白芍至20-30克);
严重者加当归30克,细辛10克;
疼痛部位多且严重合李氏痹痛汤;
下肢痛加川牛膝30-50克;
关节肿大者加桃仁、白芥子各30克或薏米30克;
小腿肚酸胀沉重加木瓜15克;
其他随症加减。
牙区疼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升麻,黄连,细辛10克,当归30克;
痛处烧灼明显者加石膏30-100克;
发作不定加防风20克;
连及头部加川芎、白芷各20克;
其他随症加减。
头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可加量白芍)加川芎、当归各30克,细辛10克;
头痛严重再加白芷、防风、羌活各20克;
痛处剧烈搏动合止痉散(全蝎6克,蜈蚣3条);
伴头晕甚加天麻15-20克;
兼头胀或心悸失眠者加龙骨、牡蛎各30克;
颈椎不适加葛根30克,麻黄10克;
乏力神疲加黄芪30克或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头晕: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天麻15-30克治疗;
兼有恶心呕吐者加苏叶、生姜各15克;
颈椎不适加葛根30克,麻黄10克;
腰痛加杜仲30克;
兼心悸失眠头胀者加龙骨、牡蛎各30克;
其他随症加减。
失眠多梦:
一般轻者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30克治疗;
失眠严重者(何首乌易为首乌藤30克;茯苓易为茯神30克)或加酸枣仁、五味子各30克,川芎,夏枯草各20克;
虚火上炎合导龙入海汤;
神经质或伴精神疾病合李氏还魂汤 ;
继发性失眠应以原发病治疗为主;
其他随症加减。
口干口渴: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地黄至15-30克)治疗;
口渴严重者加麦冬,玄参30克;
高热加石膏30-100克;
烦躁加栀子10克,连翘20克;
多汗加浮小麦30克,五味子,五倍子各15克;
乏力合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咽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加桔梗15克;
炎症明显加金银花15克,连翘20克,薄荷10克;
口干渴加量生地加至30克;
口干严重加麦冬,玄参各20克;
虚火上炎合导龙入海汤;
其余按症加减。
咽喉异物感: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加苏梗,桃仁,桔梗各15克;
咽喉憋闷严重加浙贝母,郁金各15克;
恶心呕吐加生姜15克;
炎症严重加金银花15克,连翘20克;
胸中憋闷加薤白10克,瓜蒌,丹参各30克;
其他随症加减。
咳嗽: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半夏,杏仁)加干姜3-10克,五味子15克,细辛6克治疗;
咳嗽严重再加当归、紫菀、百部、川贝、防风、金银花,连翘各15克;
咽痒或声音嘶哑者加蝉衣15-30克;
咳痰带血重加生地为30克,咯血较多加侧柏叶(或仙鹤草),地榆各20克;
贫血或血小板不足加阿胶10克;
干咳或口干咽燥加麦冬,玄参各20克;
其他随症加减。
胸胁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胸前区疼痛加薤白10克,瓜蒌、丹参各30克;
两胁部疼痛加川楝子15克,延胡索30克;
乳腺增生或肝硬化合李氏消瘤汤;
外伤加乳香,没药各10克;
其他随症加减。
胸闷胸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胸闷去白芍);
胸闷严重加瓜蒌、丹参各30克,薤白10克;
兼咳喘、胁痛、心律不齐者,再按相关症状加减。
纳差: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加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各30克;
乏力神倦合补中益气汤;
疳积加五谷虫;
其余按症加减。
脘腹疼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加量炒白芍至20-60克;
小腹痛再加当归,川芎各20克;
少腹痛加川楝子15克,延胡索30克;
炎症明显合腾龙汤;
隐痛坠重加升麻10克或合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腹胀: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腹胀明显者加木香15克;
顽固者再加泽泻、乌药、枳实、厚朴、藿香各15克;
舌瘀斑严重或腹有积块者加桃仁20克,三棱,莪术各15克;
食积纳差加三仙(山楂,麦芽,神曲);
其他随症加减。
腹泻:
腹泻予李氏全息汤(去何首乌、杏仁,生地换乌梅,白术换成苍术30克)治疗;
腹泻严重加赤石脂,禹余粮各30克;
腹泻如水李氏全息汤茯苓加至30克,车前子10克;
伴腹痛加量芍药,加防风20克
腹凉肢冷加附子、干姜各10克;
其他随症加减。
便秘:
一般轻者可不用加药;
便秘严重加量何首乌,生白术,再加大黄10-30克;
大便干结,口渴严重加量生地,加玄参,麦冬各30克;
便如羊粪球加肉苁蓉30克;
身体乏力加黄芪30克,严重者合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小便异常:
一般无论是尿频,还是尿少均予李氏全息汤加当归20克,车前子10克;
尿少车前子加至15-30克;
尿频严重加桑螵蛸10克,补骨脂,益智仁各20克;
遗尿再加石菖蒲,麻黄各10克;
身体乏力合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会阴及睾丸疼痛: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加量芍药)加川楝子15克,延胡索30克;
疼痛严重加细辛10克,乌药,当归,橘核,荔枝核各20克;
结节增生合李氏消瘤汤;
向下坠痛加升麻10克;
乏力严重合补中益气汤;
红肿发炎合腾龙汤;
其他随症加减。
月经先期:
轻者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生地15-30克治疗;
乏力加黄芪30克,严重者合补中益气汤;
烦躁加栀子10克,连翘20克;
其他随症加减。
月经后期: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合乌陈汤(当归,乌药,川芎各20克)治疗;
严重加益母草,桃仁各20克,红花10克;
因生殖系统肿瘤所致者合李氏消瘤汤;
其他随症加减。
闭经: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按月经后期基础上再加川牛膝30克;
因生殖系统肿瘤所致者合李氏消瘤汤;
疲乏无力加黄芪30克;
其他随症加减。
遗精: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30-100克;
严重者加芡实,金樱子,夜关门,莲须各30克;
虚火上炎合导龙入海汤;
乏力合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遗尿: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加麻黄各10克;
严重者加桑螵蛸,益智仁,补骨脂,石菖蒲各15克,
体倦神萎合补中益气汤;
其余按症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