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男科
>>
缩阳
>>
查看详情
缩阳
2018-11-18 11:03:25
缩阳 阳缩,用老姜一小块放火堆烧热后削皮插入肛门,立效。
缩阳又名缩阴,亦称阳缩或阴缩。是指以阴茎、睾丸和阴囊突然内缩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因寒邪或湿热之邪侵犯而引发,亦可因阴亏火旺诱发,而与足厥阴经、督脉和肝、肾两脏关系密切。
有关记载编辑
如1984年11月开始持续约5个月左右,在海南省儋县及临高等地流行一种被群众认为神鬼作祟的“流行性缩阳症”,以后依次向南及东南方向传播,先后波及十多个区镇,此起彼伏,闹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男病人自感阴茎突然缩入腹内;女病人觉得阴户、乳房逐渐内陷。朱国钦报告其罹患率为3.2%;病者约在2000~3000人,30岁以下占85.8%,男性约占80%。
从历史上看,缩阳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后100年间的《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谓阳具“缩入腹内,不治”的记载。清同治二年(1864年)海南岛《儋县志》记载“阳缩入腹者,不治”《崖州志》也记载120年前清辛酉十一年在崖州“缩症行,男缩阳,女缩乳和缩耳、舌等处,用姜擦及爆竹轰之即止。间有缩尽死者”。现代的1955、1966和1974在海南岛也曾流行过缩阳症。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有过零星报告。
病因编辑
我国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曾对本病病因、病机、证候进行过探究和总结。如该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一篇中曾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大意是说,当肾气虚衰而感有阴寒的病因时,则可导致肾所主司的前阴(即男女的外生殖器)的收敛和引缩作痛。此外,该书的《灵枢·经筋篇》曾说:“足厥阴生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伤于寒则阴缩入。“因为中医认为“肝脉绕阴器入少腹“、“寒主收引“,故寒湿阴滞足厥阴肝经脉络,亦可致缩阴症,这是与厥阴肝脉环绕生殖器并走入下腹的解剖生理有密切关系。《内经》的作者进一步认为,肝之经筋受病,则可引起生殖器的病态反应,由于内伤(如房劳太过)则阴茎痿软不举;由于直中寒邪则外生殖器可痉痛内缩。故缩阳症主要是由于肝阳或肾阳虚弱,外感寒凉,如久卧冰冷之地、或天寒入水、或嗜食生冷、或房事受寒等,均可因寒侵肝肾之经,引起阴茎内缩、小腹挛痛、阴部发凉抽动、畏寒心悸、心烦意乱、焦虑紧张和怕死感等症。从前文所举海南等地的本病流行多在春寒料峭、风雨肆虐之际;国内病例亦多在感寒或房事受凉之后急发,即可佐证一斑。
虽古人提出的上述有关本病病理生理等论点,不一定尽如人意。但它却是中医长期医疗实践的理论概括,迄今依此指导临床诊治仍有显著效果,故这一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有关本病的研究理论,虽“历史悠久“,但仍不失瑰宝之光华。
治疗编辑
根据上述古典医学理论和历代有关实践,现代中医常将缩阳症分为两型进行治疗。
(1)肾阳虚衰型:多由于肾阳亏损、命方火弱,阴寒内生,因寒性凝滞而收引,故可使外生殖器拘急挛缩、睾丸及阴囊上提而掣痛。其症候除阴囊退缩、睾丸上提近腹,时发阴茎掣痛外,常伴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脉象沉迟,舌淡胖、苔薄白等症征。由于此型病人发病多由于肾阳虚、内寒生,故中医习惯用温补肾阳为主之方。
(2)寒阻肝经型:多由冒雨涉水,或衣着单薄,寒湿入侵肝肾经脉,气血凝滞,外生殖器收引,少腹冷痛;若肾气素弱,突感寒湿,则更易发生本病。其症多突然起病,前阴凉冷,阴茎内缩掣痛,睾丸上窜,阴囊及少腹挛急,甚则周身寒战发冷,舌淡苔白润,脉弦或弦紧。因其寒滞肝经,故主要治法在于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可用暖肝煎,辅以柔肝舒经、养血通络之药,使气机调畅,筋脉舒展,寒凝消散。
此外,若病情紧急,可即用鲜葱一大束(或姜、椒亦可),捣烂以酒炒热,敷脐部与小腹,复以盛热水杯(或热水袋)于上熨之,以救其急。
另外,对肾阳虚衰者,亦可用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三阴交(双侧)、气海、关元各灸五壮;亦可用艾条悬灸龟头约10~15分钟,使四肢及阴茎转温,内缩掣痛即可停止。
有人认为,群众中用灌辣椒汤救治此类病例是“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可“造成不良后果“。其实,按照中医“寒者热(温)之“的治则理论分析,民间的这种急救措施,虽不尽善,但也无可厚非。
病例编辑
据有关文献报导,缩阳症“病者多为男性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5.8%“。这一调查结果是基本上能反映本病的特色的。据此,有的学者则提出了所谓“特殊的性信仰,包括精液珍贵,如一滴精、十滴血等“以及某些学者认为缩阳症是一种“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联的心因性精神障碍或流行性癔病“的看法。很明显,这些看法与前述祖国医学对本病发病因素唯物观的认识是颇不一致的。古代中医认为,缩阳症发病的物质基础是肝阳或肾阳之虚,其诱因为外寒直中(即寒邪的直接侵袭),且通过中医药的补肝肾之虚和温经散寒功效的发挥,此病可愈。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此病全无社会文化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某些幼童病例看,似乎可以说明如下几个问题:
(1)缩阳症虽多见于青壮年,但对幼小儿童的发病也不可忽视。
(2)幼童病例亦有禀赋阳虚、感寒凝滞经筋者,其治法用方与成人的辨证施治原则基本一致。
(3)如某例6岁的幼童,应该说是难能理解和存有所谓“精液珍贵“等性信仰的,故其发病只能以如上所述的体内外物质基础来解释。
阳缩,用老姜一小块放火堆烧热后削皮插入肛门,立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