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有幸侍诊于国医大师吕景山先生,从先生那里目睹了诸多颇有意义的治疗病例,并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临床经验,受益至今,对先生心怀感激!今天分享一下跟师学习的“零金碎玉”。
最开始跟诊时,笔者注意到先生治疗“痹证”时常用到一个固定的组合,即鸡血藤、钩藤、络石藤、海风藤、威灵仙这5味药,并且通过灵活加减运用后收效甚好。这里所说的“痹证”是中医学的一个范畴,并且特指表现为“肢体痹”的一些疾病,是由于肢体关节气血痹阻、筋脉失养所导致,主要包括临床中常见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等疾病。
后来先生告诉我,这个方子名叫 “四藤一仙汤”,是他的恩师、已故京城名医祝谌予老先生的经验方。祝老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的高徒兼乘龙快婿,曾留学日本,在医术上贯通中西、创见颇多。吕老多年来将此方作为治疗痹证的基础方之一,对其疗效做了充分的肯定。
鸡血藤
方中鸡血藤为苦温之品,既补血又活血,通经活络;钩藤,是一味气轻清、性微寒的药,《本草述》中记载其“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为治疗肢节不利的特效药;海风藤性微温,擅长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理气止痛;络石藤性微寒味苦,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之功;威灵仙乃通行十二经络之要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病症。
仅仅5味药的一个小方,其组方却做到了严谨、力专,全方无大寒大热之品,总体药性平和,无论是对于风寒湿痹还是对风湿热痹,均可作为基础方加减运用。此外,对于痹证日久虚实夹杂的情况,考虑到可能有气血虚弱,因此不可一味攻伐,方中鸡血藤作为主药又有调补气血之用,可谓虚实兼顾。
四藤一仙汤的常用剂量为:鸡血藤30g,络石藤15g,海风藤15g,钩藤10g,威灵仙15g。笔者在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炎、痛风等病时也常常将其作为基础方使用,但要考虑病情的寒热虚实灵活使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中医把上述疾病均归为“痹证
”进行治疗,但嘱咐患者早期明确诊断也是很有必要的。从疾病预后的角度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很容易出现不可逆的关节变形,早期预防尤为重要;从日常调理的角度出发,痛风患者也有很多饮食禁忌,需要在明确诊断后严格执行。
文章仅作科普,及与同道交流,处方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自疗。
四藤一仙汤(祝谌予)
[组成] 鸡血藤30克钩藤15克络石藤15克海风藤
15克威灵仙10~15克
[功效] 疏通经络,养血活血,解经止痛。 .
[主治] 风湿痹证,可以作为多种关节疼痛的基本方。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
[方解] 方中选用藤枝攀绕、性能多变的四藤,配通达十二
经脉的威灵仙,使全方具有疏通经络、养血活血、解痉止痛的功
用。钩藤清热平肝,缓急解痉;络石藤祛风通络,舒筋消瘀,消
肿止痛;海风藤祛风除湿,通脉行络;鸡血藤养血活血,舒筋通
络;威灵仙祛风湿、行经脉、通络止痛。全方药性中和,配伍得
当,便于临证加味应用。
[加减] 体虚之关节疼痛、产后身痛者,加黄芪建中汤,补
虚通络止痛;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较长者,加当归四逆汤,温通
养血止痛;四肢冷痛、遇寒加重之寒痹,加附子、肉桂,温阳散
寒通络。
(按语) 关节疼痛属中医痹证范畴。祝师认为此证多由风、
寒、湿三邪杂合致病,造成筋脉阻滞、关节不利、气血闭塞,因
不通而痛。故临床常见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乏力肢软的症状。四
藤一仙汤是祝师针对关节痛的主要病机而设立,具有三大特点:一
是药性中和,适用于多种关节疼痛;二是通络止痛,药力集中,疗
效卓著;三是方简药精,便于临证加味应用。 ’
(典型病例] 边某某,女,32岁,干部。1990年1月20日
初诊。
诊时正值产后1月余,诉腰痛如折,四肢关节疼痛,指
(趾)端凉麻痛,畏寒怕风。伴腿软无力,产后哺乳月经未至,大
便偏干。舌暗淡、苔白,脉沉细。祝师辨证为气血两虚,风寒阻
络,以补益气血、散寒通络为治则。用四藤一仙汤合黄芪建中汤
为主。处方: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
钩藤15克、络石藤15克、海风藤15克、威灵仙15克、桑枝30
克、狗脊15克、桑寄生20克、川断15克、大枣5枚、甘草6克。
嘱水煎服14剂。再诊时四肢凉麻痛、关节痛均有好转,仍诉腰背
疼痛、畏风腿软、大便日行一次。祝师根据效不更方的治则,嘱
于上方中加羌活10克、独活10克,继服2周。本例以此方为主
加减调理治疗月余,诸症若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