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罐疗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消毒皮肤后,先针刺留针,或出针后,在针刺部位进行拔罐。常用于风湿痹痛、急性腰扭伤、肩周炎等疾病。常用玻璃罐、竹罐、陶罐和抽气罐等。
应用此法时要保持体位固定,以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至深处,造成损伤;操作时针柄不宜过长;对胸背部腧穴应慎用此法。
起罐时,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轻轻按压,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性上提或旋转提拔。
多使用于患者有腰部扭伤史,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也使用于肩凝症,肩凝症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其痛可向颈部和上臂放散,日轻夜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局部按压出现广泛性压痛。后期肩关节会出现功能障碍。肩部感受风寒,或劳作过度,或年老气血不足,导致局部经络阻滞不通或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注意事项: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拔罐时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拔罐的吸附力度应视病情而定。拔罐和留罐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