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很多人都会刮痧,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广泛,适合医疗以及家庭保健。
刮痧的好处:
一、促进新陈代谢,排除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的将体内的“垃圾”刮拭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液流通,恢复自然的代谢活力。
二、舒筋活络
有部分人会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困扰,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受到损伤时,肌肉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从而出现疼痛的症状,刮痧能够舒筋活络,消除疼痛病灶,明显缓解疼痛,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三、刮痧的部位灵活
身体的每一个局部器官如头部、面部、躯干、四肢、手足,甚至小小的手掌骨都可以进行刮痧保健。既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特点来选择特定刮痧部位,也可以交替选择有对应穴区的不同部位,以保持机体对刮痧刺激的敏感性,增强保健效果。
1.刮手脚可以起到行气通络的目的。刮痧以“通”和“泄”的方式来保障身体健康。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运动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导致“因淤致虚”体制比较多。刮痧通过刺激皮肤和皮下毛细血管、汗腺等,使体内秽浊之气得以宣泄,组织经络的病理产物以痧的形式排出,达到以“通”和“泄”为补,防病保健的效果。
2.刮腹部可以通便。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导致机体吸收大量的毒素。患者可以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的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3.刮眼周可以明目。以刮痧代替手指按揉,能对穴位起到更好的刺激作用。应先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位置),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4.刮颈部能舒筋活血。刮痧可以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状态的效果。选择三条路线,即从后发际重点向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以及从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可以起到疏风散邪的效果。
四、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刮痧对人体更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但刮痧不是你想刮就能刮,也是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1、刮痧不当也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的,例如皮肤过敏、严重心衰的人就不适合刮痧,否则会加重身体负担。
2、对于有皮肤溃疡或其他皮肤病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3、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的人群要注意。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此外,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切勿施行中医刮痧疗法。
4、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施行中医刮痧疗法。
5、大病初愈、气虚血亏、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引起虚脱。
特别提醒:
1.刮痧后1-2天局部会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于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
3.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4.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5.身体过瘦,皮肤失去弹力者、心脏病患者、水肿病人、血友病者、小儿及老年体弱者是不宜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