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色疗法
>>
查看详情
中药竹罐治疗体系简介
2019-04-07 11:10:56
一、拔罐的由来及演变
古人最初将拔罐称作
“
角法
”
,多用兽角作为器具进行拔罐,故此得名。西汉《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
唐朝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余,一头留节,无结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这是目前已知最早记载的,竹罐制作和以水煮罐的吸拔方法。
明代《外科正宗》及《外科启玄》中指出:“药煮热竹筒一个,按在创口上,血脓水满了,竹筒子自然落下,如脓多未尽,再煮一二遍竹筒更换吸,脓尽为度”。这是中药熬煮竹罐,用于临床治疗的记载案例。
1
、竹罐:
由于兽角比较难得,制作工艺相对繁琐。因此,古人发明了竹罐。与兽角相比,竹罐物美价廉,深受患者喜爱,一直沿用到近代。
竹罐与玻璃罐、橡胶罐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入药。古人使用竹罐拔罐前,通常会把竹罐放到调制的药汤中煮上一段时间,以便在拔罐时还能发挥一定药效。另外,竹罐可以做的比较小,俗称拇指罐,可以很方便地在颈肩部、四肢、躯体的不规则部位等小关节处实施拔罐。
使用竹罐的弊端是无法看见内部情况,不利于掌握拔罐时间,需要靠医者的经验来操作。另外,竹罐用久了容易开裂,漏气。当然,使用一次性竹罐可以避免以上弊端,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刺血拔罐需要使用一次性的竹罐),但提高了使用成本。
2
、玻璃罐:
据《埃伯斯伯比书》记载,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3000
年已经开始拔罐。古罗马的资料表明,在公元前
9
世纪,古罗马就会拔罐来缓解身体不适。
中国最早关于拔罐的记载见于《五十二病方》,我国公元前
600
年左右用拔罐来治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拔罐是舶来品。现在国际上基本公认,拔罐起源于中国中医疗法,具有完整的传统医学理论。
玻璃罐又称火罐,与竹罐相比,玻璃罐气密性比较好,针刺拔罐时,也可以看到玻璃罐内部的情况。
3
、橡胶罐
随着现代制造工艺的发展,橡胶罐应运而生。橡胶罐由于具有弹性,可以通过自身体积的缩小,排出空气,吸附到肌体上后,通过空气的负压作用,吸附到肌体上,无须通过明火消耗掉罐内的气体,达到负压的目的,从而使操作更为简单,但同时也缺少了热疗的作用。
二、中药竹罐治疗疼痛的机理
1
、肌体运行规律与致痛原因
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以给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同时运走二氧化碳和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和新陈代谢、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当正常组织在感受寒凉等刺激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局部软组织长时间的牵拉之后,便会造成局部组织的代谢障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有些致痛物质就会长时间残留在组织间,从而引起疼痛。
2
、拔竹罐的作用机理
拔竹罐可以实现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使局部血液含量增多,器官或组织轻度肿胀,体积略增大(此症状很快或一段时间之后可自行消失)。由于局部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温度升高,物质代谢增强,使局部的血液循环中氧及营养物质供应增多,并运走淤积的代谢产物。
中药竹罐疗法除了直接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可以通过因吸拔起皮肤而张开的毛孔,将药物渗透到局部组织,起到治疗的作用。
3
、中药竹罐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药竹罐通过罐疗、药疗、热疗,并结合刺血、针刀等疗法,通过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来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刺络拔罐后,可以根据病变部位的血液颜色、性状来辨别病因及病症:
①
血黑如墨,则为久病,瘀血阻络;
②
血中夹水,属风湿或肝病;
③
血出如丝,提示有高血脂、高血压;
④
血出如果冻样粘稠物质,属湿毒瘀积,凝滞日久;
⑤
血出如泡沫状物质,属风邪侵袭经络。
三、中药竹罐的适用人群
1
、
痛症:如颈椎病、腰椎疾病、关节疾患、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等。
2
、
寒症: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
四、长信一通竹罐
本法又称“宫廷一罐通”,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刘长信主任在传统中药竹罐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宫廷理筋术中传承百年的中药配方,通过反复临床验证,总结出来的中药竹罐治疗体系。特点如下:
1
、拔罐药方、穴位:
作为宫廷理筋术的传承人,刘长信主任从宫廷理筋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体系中,选取了与竹罐相适应的技术和穴位;并从宫廷理筋术传承百年的药方中,筛选出适合用于竹罐的中药方剂。
2
、竹罐的
2
次中药处理:
探索、创立了
2
次中药煮罐的新方法;第一次煮罐时,把散寒、逐淤、化痰、祛痛等大辛大热之药,经过反复煎煮,注入到竹罐的管壁内;临床治疗前,使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增加透皮吸收效果的中药组方熬煮竹罐,使浸润在管壁内的中药成分马上大量崩解析出,迅速进入体内,直达筋骨,发挥作用。
3
、刺络拔罐相结合:
通过循经刺络放血、拔罐通经活络、中药祛瘀通经、温热通经等多重作用,达到综合起效的治疗效果。
4
、根据患者情况,结合中医微创(如针刀)、针灸等方法,综合起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