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伤科秘方集锦
2019-09-20 19:57:57
练武之人,受伤难免,掌握一二验方,有备无患。
验方一:乌贼鱼骨粉
乌贼鱼骨(此即墨鱼盖,处方名为海螵蛸)不拘多少。将乌贼鱼骨刷洗干净,晒干,砸碎成小块后研成极细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跌打损伤皮破出血,将乌贼鱼骨粉撒于伤处,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杀伤较深但不透膜的,亦撒上敷之,包扎即可。口鼻流血、吐血等,以白粥调饮下此骨粉6克,不计时候。疟疾患者,用此骨粉一钱,加黄酒10毫升和匀,加白酒亦可,一次性服完,即能见效。至多服3次。此法治疗较少复发。治疗小便血淋,乌贼鱼骨粉3克,生地黄汁调服。治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粉少许和蜜,点眼中。
验方二:活血洗手药
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千年健、桂枝各12克,荆芥、防风、刘寄奴、红花、苏木、威灵仙、川芎各9克。上药切碎后置于水中,煎沸后可随即做自我按摩和练功。适用于上肢骨折、脱臼,扭挫伤后筋络挛缩、气血瘀阻、关节不利,酸痛不止和练手上功夫。功能活血、舒筋。
验方三:双柏膏
黄柏30克,侧柏叶60克,薄荷、泽兰各30克。上药共同研成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以水蜜加热,搅拌均匀调成糊状,敷贴于伤处。用黄酒调敷也可以,隔日换一次。
适用于跌打损伤、撞伤之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病症。后期禁用。有活血、消肿、止痛之特效。
验方四:芦荟粉
芦荟50克,研成细粉,装瓶备用。遇皮破血流,直接将粉撒少许于出血处,即可止血。
验方五:祖传刀伤无痕散
红花、乳香、没药、生石膏粉各9克,黄丹、冰片、白芷、滑石各6克,薄荷3克,麝香0.3克。
上药均需干品,共研成极细粉末,越细越好,装入瓷瓶或有色玻璃瓶内,瓶口宜小,密封备用。
用法:刀斧等伤皮破血流,撒上此药粉,可以包扎一下,不用换药一次可愈,且不留疤痕(但伤口不可下水浸泡)。
唐门四季金疮药
一、春季方
春天属木,木可以生火,应当先去风清火。有脓血的话,用三黄散洗之,
后再用合口药敷之即愈。
三黄散:金银花、归尾各15克,大黄12克,黄芩、黄柏、赤芍各9克,荆芥、薄荷、山慈菇、炙甘草各6克,防风、黄连各3克。水煎洗。
春季合口药粉方:赤石脂、乳香、没药(俱各去油)30克,血竭、杉木(烧灰)各15克,胎发灰6克(如无胎发乱发亦可用)。共研细末,临用取适量敷伤口。
二、夏季方
夏令属火,应以去热为主,药宜凉。先用三黄败毒散洗伤口,后敷合口药。
三黄败毒散:金银花12克,防风、杉木蕊(烧灰)各9克,黄连、黄芩、赤芍各6克,黄柏3克。共用水煎,待冷后洗之。
夏季合口药粉方:黄柏18克,乳香、没药(各去油),海螺蛸、赤石脂、观音竹各15克,冰片、朱砂各6克。共研为细末。
三、秋季方
秋令性气凉,若有脓血,先用温凉散洗之,后敷合口药即愈。
温凉散:连翘、赤芍、羌活、茯苓各9克,穿山甲、川连各6克,山栀木+二、防风、桃仁、甘草各3克。水煎洗。
秋季合口药:松香(水制)、海螵蛸、生半夏、赤石脂、百蜡各30克,雄黄、龙骨、儿茶各15克,血竭6克。共研为细末待用。
四、冬季方
冬令气寒,药宜近热,万不能以寒凉凝其血。先用消风败毒散洗之,后敷合口药粉,即愈。
消风败毒散:芒硝、皮硝、荆芥、穿山甲、槟榔、草乌、赤芍、甘草各6克。
水煎洗。
冬季合口药:龙骨(煅)60克,赤石脂15克,雄黄30克,血馀9克,象皮3克(水制切片纸包煨),血竭3克。共研为细末待用。
伤科验方两则
一、百损药:
破故纸十二克 骨碎补十克 杜仲九克 川牛膝九克 川续断九克 肉苁蓉九克 黑橹豆九克 当归九克 鸡血藤九克 三七三克 琥珀三克 全蝎六克 沉香三克,共一十三味,给水八百毫升,用文火煎至四百毫升,温服下。一日两次,专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处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者都有效。
二、降香散:
单味降香三克,用瓷瓦片(勿用铁刀)刮研最佳,用时外敷伤口上,用手指压,专治金疮出血。
以上两方均为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所传,运用几十年来,治愈了不少病人,疗效确切,而且药味简单。
活血通脉酒
组成:猴骨36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川芎18克、当归18克、紫荆皮18克、安桂18克、独活18克、羌活18克、木瓜18克、贝母18克、自然铜18克、续断18克、南木香18克、厚朴18克、生香附18克、炒小茴18克、血竭12克、炮甲珠12克、白芷6克、制川乌3克、制草乌3克、麝香1.5克、白酒3000克。
制法:将上药捣碎,与白酒同置人容器中,密封浸泡15天以上即可服用。
服法: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
药效:行气活血,祛风活络。
适应症:1.跌打损伤后外感风寒湿,筋骨关节出现隐痛酸软,遇雨加重者。
2.散打训练后筋骨关节隐痛酸软者。
禁忌:孕妇忌服。
来源:武当清灵拳门手抄孤本《清灵贞经》。
说明:跌打损伤后,受伤处血气运行失常,抵抗力下降,最易受风寒湿之邪侵袭,邪客于肌肤筋脉,除妨碍气血运行之外,尚影响损伤处的组织修复,使病情更为复杂,常缠绵难愈。针对这种情况,本药酒用乳香、没药、血竭、川芎、当归、紫荆皮、自然铜、安桂、炮甲珠、麝香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治疗跌打损伤后的瘀血停积,经络阻滞;独活、羌活、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猴骨、木瓜、续断等合用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之邪,治疗跌打损伤后的风温症;再用木香、厚朴、香附、炒小茴、贝母等既能行气止痛、燥湿化痰,又能增强上二组药物的功效。诸药合用,活血行瘀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并举,正适合上述适应症的防治。
跌打酒
【来源】《龚氏三代骨科秘方》
【原料】飞天蜈蚣30克,千锤打30克,天胡妥30克,祖师麻20克,竹根七30克,地牯牛30克,川芎30克,蒲黄20克,鬼箭羽20克,石见穿20克,铁树叶20克,凌霄花20克,平地木20克,水杨梅20克,石上柏20克,高梁酒3000克。
【制法】密封浸泡7天后备用。
【用法】每次服20克,一日3次,饭后服。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跌打损伤。
跌打酒
【来源】《正骨经验汇萃》
【原料】血竭、乳香、没药、川续断、骨碎补、苏木、自然铜(醋煅)、猴骨(酒炙)各30克,琥珀、牛膝、赤芍、三棱、莪术、桃仁、参三七各24克,桂枝18克,川芎、独活、羌活、细辛、制半夏、儿茶各15克,防风、白芷、当归尾各45克,片姜黄、泽兰、刘寄奴各
60克,降香21克,红花75克,川军、山枝、土鳖虫、川破石各90克,了丢竹、两面针(去内衣)、鸡骨香各60克,一包针、金耳环各30克,(川破石以下6味为地方药),三花酒10千克。
【制法】将前39味捣碎,置于酒坛(或大玻璃瓶内)内,入双酒2.5公斤,浸润3日后,再加入三花酒10公斤,密封,浸泡3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5毫升,日服2~3次,全日量不超过60毫升。外敷:取药酒加温后,涂擦伤部,每日揉3~4次。
【功效】行郁活血、消肿定痛。
【主治】跌扑扭闪伤筋肿痛。
【禁忌】孕妇、老人、小儿及气血衰弱患者忌服。
镖师祖传伤科五秘方
一、安紫消毒液
配方:大叶桉叶100克,裸花紫珠500克,水1250克。
制作:煎至水500克,静置,放人白酒50克,沉淀,取清液装瓶备用。
用法:外用消毒。
说明:桉叶味苦性辛凉,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作用;紫珠味苦涩性平,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痛的作用。临床证明:本方消炎作用显著,用于肌注皮肤消毒(代酒精碘酒)数百例,无一例感染。用于外伤清创,明显比未用的好。
二、止血灵
配方:炒蒲黄、石韦各20克,石榴叶40克。
制作: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
用法:直撒患处(患处先用安紫消毒液清创),包扎。
说明:本方外用止血较云南白药优。内部出血用“内血净”。
附:内血净配方
人参、白芨、小蓟、天花粉、接骨仙桃各6克,白芷、大黄各3克,两面针1克,研极细末米汤送服。
三、七圣排脓散
配方:白芨、小蓟、降真香、炒蒲黄、胜红蓟、龙骨、鳖甲各等份为末。
功用: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炎排脓、生肌收口。
用法:直撒患处,包扎。
四、二仁八宝膏
配制:杏仁20克、桃仁15克、木芙蓉叶10克、生栀子30克、赤小豆30克、五倍子30克,灰面适量,醋50克,蛋清1个,酒适量。
药研极细末调后成膏敷患处。
说明:本膏对新旧损伤肿痛均有效。主要功能是:解热消肿,去痛接骨。如是新伤,去两仁也可,即神效跌打三宝膏是也。
五、速活丸
配方:川断、没药、(醋炙)然铜、骨碎补、当归、生地、川芎、白芍或赤芍、乳香、人参、桂枝、牛膝、白芥子、丹皮各1.5克,血竭、儿茶、无名异、甘草各1克,朱砂、薄荷各0.75克,马前子0.5克,木耳3克。
制作:上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米汤送服,可适量饮酒。
功用:生气补血,壮筋接骨,止痛活络。
说明:本方在治骨折的后期,30天以后,可酌加补肝肾药,效更佳。对陈旧性骨折,外用跌打汤洗,再正骨,内服本丸,效佳。本方又名神效跌打丸、22味跌打丸。
附:蛇伤排毒灵
配制:白花蛇舌草9克、七叶一枝花3克、半边莲9克、穿心莲6克、苍术3克、车前子2克、夏枯草3克、青木香6克、白芷6克,研极细末一次顿服,重症每3—4小时服一次。
说明:治蛇伤一定要注意伤处的清创,毒液和毒齿的排净;并结合蛋清调雄黄末外敷。
李家教跌打风湿膏
一、膏药处方
生川乌25克、生草乌25克、生南星25克、生半夏25克、马钱子25克、当归18克、川芎18克、红花12克、骨碎补18克、续断18克、麻黄25克、桂枝18克、地鳖虫20克、自然铜25克、生大黄25克、生栀子25克、硼砂20克、轻粉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壳2克、梅片12克、桐油或香油3.5公斤、黄丹1.5公斤。
二、功效主治
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折骨、风湿骨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经脉拘挛、肌肉僵硬、骨质增生等症。
三、用法用量
洗干净患处皮肤,擦干水份后烤热膏药贴于患处,每贴膏药可连用3—5天。
四、制膏步骤
1.首先将血竭、乳香、没药、麝香壳、梅片、轻粉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2.把黄丹置于锅内炒去水份,冷却后装瓶密封备用。
3.将处方中前17味药材置于桐油或香油中浸泡3—10天后,先用文火熬炸1小时,再改用武火熬炸1小时,最后以文火熬炸1小时,用钢丝或铜丝滤网除去杂质,静置7天后取净油炼至滴水成珠(即油烟从浓墨色转为青色再转为白色)时,即可离火下丹,每500克药油下黄丹210克,边下丹边用铁勺捞油,以免黄丹沉淀,影响氧化反应。待药油与黄丹反应冷却后成为膏药时,将其分成小陀置于冷水中浸泡10天,每天换清水2次,以去火毒。
最后,将小陀膏药加温熔化,加入麝香壳,血竭、乳香、没药等细末,乘热用竹片将膏药摊于15×15厘米的优质牛皮纸或红布上,然后将膏药对折即可。
五、方解
膏药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马钱子、当归、川芎、红花、骨碎补、续断、麻黄、桂枝、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硼砂、轻粉则有祛痰利水除湿、消肿拔毒生肌的作用;甘松、白芷、麝香壳、梅片芳香开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使病态组织(如结疤、粘连等)软化和分解,缓和骨骼、肌肉经脉痉挛性疼痛;生大黄、生栀子消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功效,适应于跌打损伤各期的治疗需要,亦适应于风湿骨痛、骨质增生、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家教跌打伤科药酒
一、药物配伍
生地9克,当归6克,赤芍9克,川芎5克,柴胡5克,三棱6克,田七6克,桃仁6克,红花3克,枳壳5克,黄芩9克,元胡6克,香附6克,青皮9克,龙胆草6克,五灵脂6克。
二、浸泡方法
将上述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入纯正50度米酒750毫升,密封浸泡15天后可用。
三、治疗范围
适应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胸、腹、背、损伤所致的伤气型、伤血型、气血两伤型疼痛。
四、用法用量
(1)内服:每次15—20毫升,每天2—3次,连服3—9天;轻伤者3天可愈,中度者9—15天,重伤者视伤情,一般情况下,需20—30天左右。
(2)外用:外用适量,搽敷患处即可。
五、临床体会
“损伤一证,专以血论”,活血化瘀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指导原则。本方在桃红四物汤方剂的基础上,增添了凉血、行气、消积药物而成。方中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红、红花、田七、五灵脂活血化瘀,兼有补血养血之功;“血源于水而成于火”,因瘀血凝滞、积瘀化热,故用龙胆草、黄芩泻火解毒、清热散结;用柴胡、元胡、香附、青皮行气解郁、理气止痛、升举阳气;三棱削积除坚、散血行气;酒能行药势、通气血。诸药合用,相辅相咸,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削积散结之功效,故适应损伤各期的治疗。
说明:本方对腹部、胸部、背部、肋部损伤疗伤最佳。忌食雄鸡、连鱼、竹笋。
避邪、避瘟类丹丸
武威丸
乃古之秘传,能辟病疾恶气鬼怪虎狼蛇虺诸毒,五兵盗贼一切凶害。
制法:萤火(要七夕取,酒浸阴干),鬼箭羽(即卫茅别名),蒺藜、雄黄、雌黄各一两,礬石(火烧)二两,羚羊角(煅存性),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一两五钱。上物共为末,以鸡子黄、丹雄鸡冠一具和捣后为丸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从军者系于腰中,居家者挂户上。
另方:萤火、卫茅、蒺藜各一两,雄黄、雌黄、礬石各二两,余药及制法同上。
辟邪丹
治妇人与鬼魅交通兼辟瘟疫。偑身可辟一切邪秽。
制法:虎头骨二两,硃砂、雄黄、雌黄、鬼白、皂荚、芜夷仁、鬼箭羽、蒺藜各一两。上物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臂上,再以一丸当病者户前烧之,一切邪魅不敢近。
辟秽丹
麝香少许,细辛五钱,甘松一两,川芎二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久窨为妙。每用一丸烧之可辟邪秽瘟疫。
辟瘟丹
此丹烧之能不染瘟疫,久空房屋烧之可辟秽恶。法取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降香各等分为末,以枣肉为丸如芡实大,遇瘟疫大作之时家中各处焚之即不染患。一方再加白檀香末。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