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视疲劳40例疗效观察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中医学称“肝劳”。主要症状为眼不能久视,喜闭眼。可伴有眼痛、眼胀、眼干、眼花、流泪、异物感,或兼有头痛、头晕、失眠等证。检查眼部常无明显异常。但多数患者有近视、远视、老花眼改变。视疲劳并非独立的眼病,亦属于心身医学范畴,患者呈亚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视疲劳,能防止许多眼病的发生。该病临床多见,且发病率日趋增高,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视疲劳与脾虚关系密切,因此自拟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该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笔者于2008年5月到2008年9月,在本院眼科门诊共治疗视疲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22~71岁,平均48岁;病程5天~10年。其中视疲劳轻度8例,中度20例,重度1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7~71岁;平均42岁;病程3天~7年。视疲劳轻度12例,中度20例,重度8例。
上述患者的诊断参照《中医眼科学》中有关视疲劳的诊断标准:①久视后有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眼眶胀痛、眼睑沉重、眼干涩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或消失。②有屈光不正或老花。③所有纳入治疗病例均经过正规验光,矫正屈光不正,但仍有前述症状的。此外,视疲劳患者常兼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健忘、神疲、便干、失眠,或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另根据视疲劳的临床表现,笔者将视疲劳程度分为三级:轻:用眼1小时后出现眼部酸、胀、痛等症状,休息后很快恢复,对学习和工作无明显影响;中:用眼30分钟后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重:一般用眼5到10分钟就出现眼部症状,不敢继续用眼,甚至有的根本不敢用眼。除此之外,尚有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口服加味六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白芍、黄芩、合欢皮、石斛、生地各10g,甘草、陈皮、半夏各3g,柴胡5g,夜交藤、仙鹤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15日为1疗程。
2.2对照组:口服杞菊地黄丸,每次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日3次口服,疗程同上。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能坚持阅读或注视精细工作1小时以上,眼部及全身症状消失;显效:能坚持阅读或注视精细工作30到60分钟,眼部及全身症状各有二项明显改善;有效:阅读或精细工作较治疗前延长10分钟以上,眼部及全身症状各有2项改善,或各有1项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及全身症状均无改善。
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体会
笔者认为,本病常由脾气虚弱,肾阴不足,肝血亏虚,兼挟肝经郁热所致。治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清肝和解。自拟加味六君子汤方中,六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脾养胃;柴胡、白芍、黄芩配党参、半夏为小柴胡汤,用以清肝和解;石斛、生地、白芍滋阴增液凉血;合欢皮、夜交藤养血安神;生地、仙鹤草滋阴补肾;仙鹤草又称“肾草”,是一味常用的止血药物,并有补益功效,动物实验显示,其有恢复疲劳作用。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肾、养肝明目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