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疗法是腰肌劳损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除了按摩、器械治疗外,拔火罐的治疗最受患者欢迎;拔火罐疗法之所以受患者欢迎,是因为它的治疗效果也不错,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拔火罐疗法:
(1)于肾俞、大肠俞及阳性索状压痛点外,先用毫针刺,或以三棱针刺络出血,然后再拔上火罐。拔出少许血液后,即起罐。本法对瘀血性腰痛尤为有效。
(2)取大小口径适合的抽气罐数个。术者一手持罐,罐口向下紧扣疼痛局部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上,另一手用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然后以止 血钳夹紧导管留置20~30分钟。
2.针刺疗法:取脾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冲门、髀关、伏兔、环跳、秩边、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穴,每次选5~6个穴,每日一次.8次为一疗程,中间 可休息2~3天。
3.艾卷温灸疗法:取肾俞、京门、大肠俞、次髎、身柱、心俞、脾俞、曲池、左阳池、足三里、太溪穴,每次取4~5个穴,每日一次,轮流取穴10次为一疗程,每次 灸40分钟,对受寒湿而腰痛者很有疗效。
4.足部按摩疗法:取足部肾、输尿管、膀胱、脊椎、腰椎、髋关节、胃肠、肝、胆囊、甲状旁腺等反射区,每日早晚各一次,可在饭后一小时进行,双足每次约 30~40分钟。
阳痿是指男子阴茎痿弱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房事的病症。其实者常伴有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心烦口苦,小便黄赤等症;虚证多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多因情志不遂,卒受惊恐,湿热侵淫,房事不节等原因而致使宗筋弛纵而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命门火衰:阳事不举,精薄清冷,精神萎靡,面色咣白,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心脾受损:阳事不举,神疲身倦,面色少华,失眠心悸,胃纳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七情所伤:阳痿不振或举而不坚,心悸易惊,夜多恶梦,胆怯多疑,胸肋满闷,舌苔薄白,脉弦细。
湿热下注:阴茎痿软,阴囊潮湿,臊臭坠胀,甚则肿痛,肢体困倦,心烦口苦,大便粘滞,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注意鉴别
本症当与早泄相鉴别。早泄是性交时阴茎能勃起,由于过早泄精而导致阴茎痿软不能进行性交;阳痿则是欲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不能进行性交。
注意事项
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精神护理,对患者传授必要的性卫生知识,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性生活,对心理因素致病者,可用暗示疗法,鼓励患者对治疗有信心,戒除手淫。防止身心过劳,并协调夫妻关系,融洽双方感情,以利疾病恢复。
拔罐是中医最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就是针对各种不同穴位,而且能够让患病的各个地方得到一定治疗,有效消除体内疼痛,拔罐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治疗,不要去附近的一些小诊所,是非常容易感染问题的,很多人都喜欢在患有疾病的时候找各种医院去拔罐,尤其是季节性疾病,这样会帮助身体恢复。拔罐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1.
拔罐本身就是在不断吸附身体上的肌肉,能够让肌肉得到良好的调节,而且会让肌肉不断开始扩张,血管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之后就可以排除体内毒素,加速身体的细胞交换,能够为身体提供更多氧气,还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将有毒气体排除体外,营养到每一个细胞。
2.
如果是有化脓性伤口的情况下,可以去不断拔罐,这种活动对于脓有着极大作用,因为本身就存在一定压强,有助于局部地方将脓,还有各种细菌,以及其他的物质全部排出来。同时还能够刺激这里的新生组织生长,这样来不断减少伤口的面积,从而更好的愈合。
3.
能不断的让肌肉得到补充,能够开始牵拉不同肌肉,提高各种神经的交换,缓解疼痛疲劳。很多肌肉都是在紧张状态下将体内多余的血液流出,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吸收其他的血液,让你的肌肉随时处于舒张状态下。从而重新开始准备下一轮的血液储备。
4.
通过拔罐的这种措施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机能,将身体的各个器官充分利用起来,有助于各种器官的健康,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感应,透过各种刺激调整身体内部结构。加速体内各种循环。
拔罐作为中医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在民间养生中有着极大的普及率的,并且操作也是相当的简单的,非常的方便,平时自己在家中就可以很好的进行的,有着很好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效果的,在现在养生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抗病能力增强,外邪自然就不得侵入,就能保证气血通畅,内病不生,自然达到健康长寿,祛病延年的目的。我们生活中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拔罐保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简单方便的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患病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正气不足,使外邪乘虚而入,致病因素存于体内,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病。拔罐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平时利用一定的方法对相关穴位、部位进行保健型拔罐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由于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速,社会竞争激烈,环境污染存在,活动空间小,锻炼机会少,加上不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导致“亚健康”现象突出。人们常会感到身体疲惫,精神紧张,身心失调。有的表现为肌体疲劳,身体局部或周身酸痛;有的表现为情绪出现异常,难以自制,产生精神紧张综合症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应部位拔罐,就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祛邪扶正,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增强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加速代谢产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消除集体的疲劳。按照经络分布通过对相应穴位可以调理脏腑功能,改善全身的身体状,可加速脑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氧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加速排除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消除精神紧张和大脑的疲劳状态,恢复健康的心理情绪。
拔罐的方法由于作用的穴位的不同,因此分为好几种方法的,刺激不同的穴位会有着不同的神奇效果的,因此来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拔罐类型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了,一定要注意哦。
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
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
三、疏通经络法
① 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②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对年的临床使用经验,既经济实惠又简单易学,有不少中老年人喜欢在家自己施治。俗话说“针灸拔火罐,病好一大半”,其实拔火罐治病也不是简单容易事。
拔罐具有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恢复体力。拔罐在操作方法上,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摆好体位,将应拔部位的皮肤用消毒巾擦洗,以减少漏气和烫伤,并根据应拔部位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罐具。
拔罐疗法有火罐法、水罐法、针罐法、药罐法、走罐法、抽气罐法、挤压罐法等七种。罐具可分竹罐、陶罐、瓷罐、玻璃罐、金属罐(铁、铜、铝罐由于传热快已被淘汰),此外凡是口小腔大、口部光滑平整、不怕热,能产生一定吸拔力的器具(如杯、瓶等)均可选用。火罐法常与针罐、药罐、灸罐、红外线罐配合应用。
拔罐部位以肌肉、皮下组织丰富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血管浅显处、胸壁、皮肤细嫩处、疤痕处、鼻眼乳头骨突处、皮肤松弛有较大的皱褶处均不宜拔罐。前一次拔罐部位罐斑未消褪之前,不宜原处拔罐。拔罐的基本要点是稳、准、快,吸拔力的大小与拔罐的时间和速度、罐具大小、罐内温度等有关。在火力旺盛时扣罐速度快、罐具空隙大、罐内温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
拔罐治疗每次5~10分钟为宜。慢性病患者隔日一次,病情急者每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取罐时如吸力强大取不动,则强压罐口四周皮肤,使其自然松动易于取下。吸拔力的大小,应根据病人体质、病情而定。在拔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询问其感觉,如有晕罐现象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