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醒汤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郑统魁之经验方,方中以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气;桃仁、赤芍、郁金活血化瘀;瓜蒌、半夏宽胸祛痰;枣仁、合欢、丹皮、菖蒲、甘草开窍醒神。是治疗癫狂、郁证等情志病变的有效方剂。虽然癫狂、郁证等发展变化不同,但其共性是由七情内伤导致阴阳失调及气血郁滞为主要病机特点,其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因而郑师根据《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之法,使郁开痰化以达心静则神藏,临床50余年,凡神志失常的病变, 应用本方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郁证
郁证的发生系情志之所伤, 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心神失常,脏腑气血失调而成。若情志不遂致病则心性抑郁,情绪不宁,或胁肋胀痛,或易怒善悲,以及咽中有异物梗阻,失眠心悸等症。根据临床情况来看,郁证初起用疏肝理气解郁之逍遥散或半夏厚朴汤等治疗,可能见效,但病久郁深非本方不能奏效。临床应用时, 若伴有寒热者加黄芩,眩晕者加天麻,头痛其者加菊花,便溏者加茯苓、炒白术。
病例:马某,女,30岁, 1985年7 月10日初诊。心烦失眠5月余,初因与人口角争吵,遂感胸闷不舒,咽喉似物梗阻,善太息,心烦易怒,失眠梦多,诊舌红苔少,脉弦,曾经中国医大一院诊为神经官能症,服氯哂嗪、安定等西药未效。后多方求治,亦未获效。索前诸病诊录,所用皆逍遥、四七、甘麦大枣之类,诸方虽属治郁证之方,但病人肝郁气滯,疏泻失职,心血受阻,瘀而化热,上扰神明,神志无主所致。拟解醍汤加减以疏肝化瘀,开窍安神。处方:柴胡20克、青皮20克、香附20克、郁金20克、 桃仁30克、 炒枣仁30克、合欢20克、菖蒲15克 、龙骨20克 、半夏15克 、甘草10克,3剂,水煎服。
复诊症状显著减轻,原方稍作增损,共服9剂,竟获全功,再以柴胡疏肝丸善后。
癫狂
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语无伦次,狂者喧扰不宁,骂詈不避亲疏,动而易怒,甚则毀物伤人,弃衣而走。二者虽有阴证阳证之区别,但究其病因多由气郁,病机不外王清任所说:“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相接。”病变特点是神不能主情志,心不能主神明也。故用本方疏肝化瘀,开窍醒神。临床应用时,若大便燥结者加大黄;若口臭口疮舌红者加木通、黄连;胆小梦多者加龙骨、琥珀;食少纳呆者加焦山楂。
乞某,男, 20岁,1985年7月22日初诊。失眠性胆怯4月余。因站岗惊吓后出现心烦胆怯,有时沉默寡言,有时发狂好打架,经部队某医院治疗未能恢复,特护送返家建议请中医治疗。今由其母陪同来诊,视其神情烦躁,面晦少华,手足乱动, 时欲外走,善太息,舌质红,白腻苔,脉弦,症属恐伤肾阳,兼肝郁气滞,导致血瘀,上扰神明致癫症。法当助阳疏肝,化瘀醒神,以解醒汤加减治之。处方:柴胡15克、青皮15克、香附15克、郁金20克 、桃仁35克 、炒枣 仁30克、合欢15克、半夏15克 、菖蒲15克、 附子10克、黄柏10克、甘草10克, 3 剂水煎服。
复诊:神志较前清醒,心烦亦减,能入睡但梦多,舌红苔白腻减退,脉弦,仍以本方加龙骨20克,6 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已自己来诊,神志言语如常人,惟食欲差,继以本方加焦山楂30克以和胃。诊其服汤药12剂,告 愈归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12g 龙骨4.5g 黄芩4.5g
生姜5g 铅丹4.5g 人参4.5g 桂枝4。5g 茯苓4.5g
半夏6g 大黄6g 牡蛎4。5g 大枣6枚
上12味,以水1600ml,煮取800ml,加大黄切如棋子大,
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200ml。大黄应后下为合法。
(功效)和解少阳,化饮安神.
(主治)
主证:发热。胸胁苦满,烦躁谵语,惊惕不安,不便不利,
苔黄津少舌质红,红弦数,或沉紧。
副证:一身尽重,转侧不利,或眩晕、耳鸣、失眠、易怒,
或狂躁、夜游,或心悸亢进,或便秘。
(临证加减)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阳虚饮结及肝
胆失调,症状表现为悸、惊、癫、痫。方内使用柴胡部分的目的
有三:由少阳证加剧转化而来的烦惊、谵语或癫痫等症;病程中
出现柴胡证的某些症状;具有柴胡证的体质因素。方中柴胡分量
应为柴胡汤折半量。该方运用灵活掌握。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研究: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应用
本方的临床研究概况,对癫痫、高血压引起的耳鸣、甲亢、眩
晕、圆形脱发、不寐等病症均有疗效。认为凡届神经精神方面的
病态,属热证实证,或偏热偏实证,用他药无效,均可用本方观
察治疗。另外,对持续发热。夜尿症、神经性心悸、慢性肾炎、
子宫内膜炎、产后胸满动悸、心办膜病的心悸气短、遗精、阳痿
等,亦有一定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980,c2,,287]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本组包括神经衰
弱,更年期综合征,心血管、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精神紧张综
合征,单纯性精神病。药用柴胡、制半夏、杭白芍各工2—15g,
黄芩9~12g,党参15~--20g,炙甘草、川芎、五味子各9g,淡
干姜6~--9g,大枣、枣仁各12g,龙骨15~-30g,牡蛎、夜交藤
各30g。心烦失眠多梦加茯神、柏子仁;心悸加丹参、川连、代
赭石、灵磁石;汗出盗汗加浮小麦、麦冬;口臭便干加蒲公英、
瓜蒌仁、蚕砂、大黄、升麻;纳呆加山楂、炒谷麦芽;胁胀痛加
枳壳、香附;脏躁加浮小麦;遗精畏寒加桂枝;狂躁便秘加胆南
星、广郁金、竹茹、菖蒲,或用礞石滚痰丸、牛黄清心丸等。每
B 1剂,水煎,分3次服,疗程长可研粉冲服.7日为1个疗
程,疗程间隔2日。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躁狂型精神病:基本方为磁石
lOO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茯苓25g,柴胡
18g,黄芩、半夏、太子参、菖蒲、郁金各15g,桂枝12g,大
黄、生姜、大枣各lOg。每日工剂,水煎服。缓解期用上方去磁
石,加朱砂20g,共研末,和蜜为丸,每丸约lOg,每次1丸,
每日3次El服,连用1—3个月。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本方治疗本病以
口苦、心烦、胸胁苦满、脉弦为辨证要点。药用柴胡9~12g,黄
芩6—9g,桂枝5"--8g,云苓、党参、生姜各10g,龙骨、牡蛎、
半夏各12g,大黄、菖蒲、远志各6g,大枣6枚。视症加减,每日
1剂,水煎服;禁辛辣刺激食物。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狂证:药用柴胡24g,茯苓、
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桂枝6g,黄芩9g,半夏工2g,党参
15g、大枣6枚,大黄6--15g,铅丹4.5g,铁锈30~-60g。不寐
加朱砂、琥珀;烦闷加菖蒲、郁金;痰热加胆南星、天竺黄、礞
石;痰阻胸膈配用瓜蒂散或明矾。每日l剂,水煎服。肝肾功能
异常、年老体弱、中毒性精神病不用铅丹;一般用药中病即止。
7.新制柴胡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新制柴胡汤,即柴胡加龙
骨牡蛎汤合癫狂梦醒汤。
注:癫狂梦醒汤: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
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苏子、甘草.
8.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夜游症:用本方治疗夜游症而取效,
并指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系统疾患中医病理属于阳虚饮
结和肝胆失调,在症状上以悸(心悸亢进和心下、脐下、胸腹的
悸动)、癫(狂躁、神志异常,、痫《抽搐失神,、惊(易惊、恐
惧、精神不安)为主要特征。CN江中医杂志,1964,t,,:19]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或炙甘草汤配合西药他巴唑治疗甲亢,待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状
缓解后,只服中药至各种症状消除。m方0临床,1975,c2,:19]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柴胡加龙骨牡
蛎汤对甲亢实证用本方缓解症状以治标,效果满意。在症状缓解
后,继之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软坚以治本,据称疗效稳定。本
人体会到治疗甲亢必从治肝人手,确系经验之谈。[新医药学杂志,
1998,(1):29]
1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遗精病人,初起多为阴虚
火旺,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或劳伤心脾,气不摄
精。遗精日久,则精亏液耗过多,阴损及阳、阴阳并虚。多证见
少寐多梦,头晕目眩,心烦,心悸怔忡,健忘,身倦乏力;或脘
腹痞满,食少便溏,小便赤涩或浑浊,腰膝酸软,久则形寒肢
冷,面色枯槁,精冷或见阳痿。治疗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潜阳人
阴,交通心肾,收敛浮越之阳,固涩遗泄之精。该方组合有度.
结构严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用之则错杂之证可除。[中医杂
志,1993,(9):523]
1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高脂蛋白质血症:用本方。痰
湿型加茯苓、白术、半夏、木香、泽泻、砂仁;肝郁气滞型加枳
壳、白芍、郁金、元胡、当归;肝郁脾虚型加枳壳、白芍、元胡、
佛手干、党参、茯苓.每日工剂水煎服。[福建中医药,1997,t4,,12]
治郁证秘方
105.1 悦肝汤
【来源】费原子,《江苏中医》(2)1990年
【组成】柴胡、香附、佛手花、玫瑰花、香、香椽皮、小青皮各9克,郁金、合欢皮、白芍各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怡情悦志,养血缓急。
【方解】郁症之治,当遵“木郁达之”和“郁病当顺气为先”之旨,以舒通气机为法,故方用柴胡、郁金、香附疏肝解郁理气;辅之以佛手花、玫瑰花、香椽皮、小青皮、合欢皮等“二花三皮”清疏灵透、芳香悦志、疏肝之力尤胜,解郁之功更著;白芍、甘草柔肝养血、酸甘缓急,又能防止香燥之品暗耗肝阴。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怡情悦志、养血缓急之功。
【主治】郁症,症见心情抑郁、胸闷叹息、心烦难寐、食欲不振、易悲喜哭、咽中似有异物梗塞。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癔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加减】若悲伤喜哭,神情恍惚,加甘麦大枣汤;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合半夏厚朴汤化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合四君子汤加减;心烦不安,酌加酸枣仁、珍珠母;脾虚,加党参、白术。
【疗效】治疗27例,痊愈17例,好转5例,无效5例。
【附记】注意心情疏导,移情易性,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更可收事半功倍之佳效。
105.2 百合宁神汤
【来源】陈光恩,《新中医》(12)1986年
【组成】炙百合30~60克,炒枣仁、合欢花、夜交藤各30克,当归10克,丹皮15~30克,炙甘草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心,宁神,解郁。
【方解】诸郁皆伤神,治郁当宁心。故方用百合甘寒、直入心肺、益气清心、宁神定魄、是为主药;炒枣仁养心安神,夜交藤安神益肾;合欢花解郁安神,三药相伍以增百合安神定志之功;当归、丹参养血和血,佐主辅宁心解郁;甘草强心气、和诸药,共奏养心、宁神、解郁之效。
【主治】郁症。
【加减】若证属肝郁气滞型(胁肋?胀、脘闷不舒、苔白、脉弦),加柴胡、白芍、枳实;气郁血滞型(胁疼,面红易怒、舌紫苔白、脉弦涩),加桃仁、红花、香附、青皮;肝郁化火型(胁疼口苦、胃脘嘈杂、头痛目赤耳鸣、烦躁易怒、苔黄、脉弦数),加柴胡、白芍、丹皮、山栀子、龙胆草;火热扰心型(烦乱狂躁,甚则谵妄,舌红绛、苔薄黄、脉滑数),加犀角、生地、山栀子、连翘、竹叶、莲子心;思虑伤脾、痰湿内蕴型(胸脘滞闷、纳呆食少、头晕目眩、精神抑郁、苔白腻、脉濡缓),加陈皮、法半夏、云茯苓、白蔻仁、石菖蒲、郁金,远志;郁犯脾肺、痰湿互结(中焦壅满、胸闷咽梗、苔白厚,脉弦滑)、加杏仁、川朴、法半夏、木香、枳壳;郁而挟食(脘胀嗳气、大便不调、心烦少寐、苔厚、脉滑实),加山楂、神曲、莱菔子、木香、枳实;久郁伤神,心脾两虚型(懒言少气、多悲善哭、疑定不定,甚者精神恍惚、舌淡苔少、脉细缓),加党参、白术、怀山药、桂元肉、远志、木香;因郁伤正、精血亏耗、心肾两虚型(面色少华、焦虑多恐、惊悸怔忡、舌嫩苔薄、脉沉细),加熟地、首乌、黄精、五味子、菟丝子、鹿角、磁石;郁热伤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型(虚烦不寐、心悸头昏、腰酸遗精、舌红口干、脉细数),加生地、熟地、龟板、五味子、龙骨、牡蛎、黄连、肉桂。本方除治疗“情志之郁”外,并可施治于胸痹及内伤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症,也可收到可喜的效果。如治疗冠心病加括蒌、薤白、半夏、苏梗子或降香、檀香、元胡等药以治其发作期的标实之证;加党参、黄芪、砂仁或桂枝、白芍等药,以治其缓解期的本虚之证,均较单用栝蒌、薤白、党参、黄芪、桂皮、白芍之类疗效显著。又如治疗心律失常:缓、结、代脉,气虚型加党参、黄芪、五味子、麦冬、香附、川芎;痰湿型加半夏,重用茯苓30~120克;瘀血型加桃仁、红花、赤芍、香附;心动悸,甚者出现房颤,加龙齿、珍珠母、琥珀粉、党参、怀山药等药。大多病例均能药到症解,心电图迅速好转或复常。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