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 |
|
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终致残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肺胸膜的病 |
|
变。常见有胸膜炎、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肺炎)、类风湿尘肺、类风湿肺结节。病程越长 |
|
肺受累的机会越多。 |
症状描述:
|
类风关胸膜炎:临床无症状,当发生中等量或大量积液时出现气急和喜欢患侧卧位。 |
|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咳嗽,发热,胸痛,偶可发生在关节炎症状之前。 |
|
类风湿尘肺:除类风湿关节的症状外,少数有呼吸困难,咳嗽,咳少量黑色痰液,胸痛。 |
|
类风湿肺结节:小结节未侵犯支气管时常无症状,大结节可引起咳嗽,甚则咯血。 |
体症描述:
|
类风关胸膜炎:当胸膜腔积液较多时,出现呼吸音弱,语颤减弱,叩诊浊音。胸水为痛性, |
|
可出现在关节炎之后或之前。多为单侧,能自行吸收,亦可反复出现。 |
|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双肺中下部可闻及细小湿[口罗]音,可见紫绀,杵状指(趾)。 |
|
类风湿尘肺:可并发胸膜腔积液,常发于单侧或可侵犯两侧胸膜。少数病人在肘部鹰嘴突等 |
|
处出现皮下结节。 |
|
类风湿肺结节:大结节可穿破气管、胸膜腔引起的气胸、支气管胸膜瘘或胸腔积液,伴类风 |
|
湿皮下结节。 |
实验室检查:
|
类风关胸膜炎:★ 实验室检查:胸液为草绿色渗出液,慢性患者可呈乳糜状,含有胆固醇 |
|
结晶,葡萄糖降低是本病的特点,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胸水中类风湿细胞与抗IgM血清 |
|
起荧光反应;类风湿因子浓度升高,可查到免疫复合物及类风湿因子。★ 胸膜活检:可发 |
|
现类风湿肉芽肿或类风湿结节。★ 胸腔积液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见胸腔积液,多为少量 |
|
,偶见中等及大量积液,偶见胸膜粘连。 |
|
类风关肺间质纤维化:★ 影像学检查:X线约半数可检查正常;X线显示中下肺叶弥漫性 |
|
结节、线条和网状阴影,可伴胸膜腔积液。★ 肺功能检查: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顺 |
|
应性和气体弥散均减退,血氧分压降低。★ 病理学检查:肺活检可见肺内类风湿因子复合 |
|
物,肺泡壁和毛细血管有IgM和IgG循环免疫复合物。病理非特异性弥漫性间质性炎变 |
|
,有肺泡壁和小动脉增厚。 |
|
类风湿尘肺:★ 影像学检查:病灶可发,也可多发,结节可相互融合、软化或形成空洞, |
|
有的可钙化。★ 病理学检查:病理酷似类风湿肉芽肿,周围有纤维化。 |
|
类风湿肺结节:★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成块状影,结节也 |
|
可形成空洞。★ 病理学检查:结节中心有不规则的类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外层由排列 |
|
成栅的大单核细胞和肉芽组织包绕者。 |
疾病辨析:
|
结核性胸膜炎。结节病。特发性肺纤维化。 |
治疗方法:
|
风寒湿痹,肺气不宣 |
|
证候:肢体关节冷痛,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冷疼痛加重,咳嗽、气喘,活动后气喘 |
|
加重,咳少量白泡沫痰。舌淡红苔白,脉沉弱或濡。 |
|
治法:滋阴润肺,益气温阳。 |
|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见小便频数加益智仁、桑螵蛸,补肾固摄;兼血瘀加丹参、山楂、红花、桃仁,以 |
|
活血化淤。 |
|
湿热内蕴,肺湿肃降 |
|
证候:肢体小关节红肿疼痛强直,活动受限,低热、咳嗽、烦满喘呕,胸疼痛牵引缺盆、胁 |
|
下,口干苦不欲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
|
治法:滋阴润肺,益气温阳。 |
|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见小便频数加益智仁、桑螵蛸,补肾固摄;兼血瘀加丹参、山楂、红花、桃仁,以 |
|
活血化淤。 |
|
血瘀痰凝,内结于肺 |
|
证候:肢体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或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胸胁痛,咳 |
|
喘日久,咳逆上气,喘息,咳少量白粘痰,胸闷,呕恶,口唇指甲青紫,舌质色紫或有瘀点 |
|
、瘀斑,脉细涩。 |
|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
|
主方:桃仁饮加减。 |
|
用法: |
|
加减:痰结不易咳出,加白芥子、胆南星;胸痛、肢痛可加全蝎、乌梢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