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昏迷是脑功能的严重障碍,主要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临 |
|
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等功能障碍,以及任何刺激均不能唤醒者。昏迷可 |
|
以原发于网状结构功能的损害,或由于大脑皮层损害而影响网状结构的功能引起。 |
症状描述:
|
昏迷在程度上可区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和深度昏迷三个阶段:★ 轻度昏迷:也称浅深 |
|
度昏迷或半深度昏迷,病者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以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但强烈的 |
|
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可见病者有痉表情,呻吟和下肢的防御反射。吞咽反射 、咳 |
|
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呼吸、脉搏、血压一般无明显改变,大小便 |
|
潴留或失禁,有些疾病者伴以谵妄和躁动。★ 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
|
,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支,呼吸 |
|
、脉搏、血压已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 |
|
无反应。腱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 |
|
压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尔潴留。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
诊断要点:
|
昏迷诊断的标准主要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抑制的状态,表现为对声音、光线,疼痛以及其它刺 |
|
激的反应均消失。 |
疾病辨析:
|
嗜睡。 |
|
昏睡。 |
|
晕厥。 |
|
发作性睡病。 |
|
癔病。 |
治疗方法:
|
阳闭 |
|
证候:神昏、高热或身热夜甚,烦躁谵语,面赤气粉或有抽搐,或发疹发斑,溲赤,舌红绛 |
|
而干,苔黄或焦黄,脉细数。 |
|
治法:和中消导。 |
|
主方:神术散 |
|
用法: |
|
加减: |
|
热结肠胃 |
|
证候:躁扰不宁,谵语甚昏不知人,兼见潮热,便结,腹部胀满,按之坚硬,口舌干燥,舌 |
|
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袭,脉沉实有力,或沉滑有力。 |
|
治法:和中消导。 |
|
主方:神术散 |
|
用法: |
|
加减: |
|
湿热困扰 |
|
证候:身热,日晡加剧,口苦粘腻,渴不欲饮,面目发黄,胸腹痞闷或下利赤白,渐至昏迷 |
|
不醒或时明时昧,舌红苔垢腻,脉濡数或滑数。 |
|
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
|
主方:菖蒲郁金汤 |
|
用法: |
|
加减: |
|
热动肝风 |
|
证候:高热、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不宁,不省人事,颈强或抽搐,或半身不遂,舌干 |
|
绛,脉弦数或弦细数。 |
|
治法:凉肝、熄风、开窍。 |
|
主方:羚羊钩藤汤 |
|
用法: |
|
加减: |
|
痰火上蒙 |
|
证候:发热,面赤,烦躁不安,躁扰如狂,渐至昏迷,呼吸气粗,喉间痰鸣,痰黄粘稠,民 |
|
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
治法:表热化痰,开窍醒神。 |
|
主方:黄连温胆汤 |
|
用法: |
|
加减:痰黄粘稠者加竹沥、黄芩、瓜蒌、贝母、胆星;若狂躁便秘者加蒙石滚痰丸。 |
|
痰湿内阻 |
|
证候:面色晦滞,胸闷腹胀,食欲减退,渐至神昏不知人,昏迷后多无发热,静百不烦,喉 |
|
间痰声漉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灰腻,脉沉滑或濡缓。 |
|
治法:表热化痰,开窍醒神。 |
|
主方:黄连温胆汤 |
|
用法: |
|
加减:痰黄粘稠者加竹沥、黄芩、瓜蒌、贝母、胆星;若狂躁便秘者加蒙石滚痰丸。 |
|
浊阴上逆 |
|
证候:面色苍白晦滞,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纳呆、胸闷腹胀,畏寒肢冷,肖肿尿少,大便 |
|
不爽,嗜睡渐至昏迷,舌体胖,舌持淡,白腻苔,脉沉缓或沉迟。 |
|
治法:温补脾肾,泄浊一窍。 |
|
主方:温脾汤 |
|
用法: |
|
加减:若腹冷痛,便溏者苔折腻者、白滑者,去大黄,加吴茱萸、肉桂;若呕吐不能服药时 |
|
用半夏泻心汤。 |
|
亡阴 |
|
证候:神昏,汗出热而咸,唇知干红,脉虚数。 |
|
治法:救阴敛阳。 |
|
主方:生脉散 |
|
用法: |
|
加减:山萸肉、黄精、龙骨、牡蛎。 |
|
亡阳 |
|
证候:神昏,目合口开,四肢厥冷,上淋漓,面色苍白,二便自遗。气短息微,脉微欲绝。 |
|
治法:回阳救逆。 |
|
主方:参附汤 |
|
用法: |
|
加减: |
|
内闭外脱 |
|
证候:神昏,身热蒸,呼吸气粗,鼾声大作,目合口开,撒手遗尿汗出肢冷,舌红或淡红, |
|
脉沉伏或虚数无力。 |
|
治法:回阳救逆。 |
|
主方:参附汤 |
|
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