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华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心病科
感冒后久咳是指因不慎伤风受凉罹患感冒,加上病程较长使正气受损或素体虚弱,经治外感表证除而遗留咳嗽久而不愈,属于中医“咳嗽”“风咳”“痉咳”等范畴。临床上常见因患感冒后出现久咳不愈,若不及时治愈有发展为慢性咳嗽,甚至哮喘的可能。临床西医一般多予止咳、解痉平喘、抗过敏及激素治疗,中医将本病病因为为:1、外感六淫: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肺气被郁,肺失宣降。故 《河间六书·咳嗽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2、内邪干肺: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本人认为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感冒后久咳常以风邪为主导;“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故在治疗时应注意健运脾胃,益气扶正;“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更易引起气机的失调。临床上及为常见,应用多种抗生素和镇咳药效果不佳,因此大多数患者多方求医问药,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症状反复,疾病迁延难愈。按常规辨证治疗也难奏效,笔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标准的感冒后咳嗽患者,本文所总结的162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内科门诊,按就诊时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14~69岁。对照组76例,男35例,女41例;年龄16~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排除肺结核、肺部恶性肿瘤、心源性咳嗽及中枢性咳嗽。肺部体征多数有呼吸音粗,部分无特殊改变。X线胸片可有肺纹增粗,或心肺正常,少数X线胸片证实有支气管炎存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 g,法半夏9 g,黄芩9 g,党参12 g,炒白术12 g,荆芥9 g,金银花18 g,连翘15 g,钩藤 (后下)15 g,生姜10 g,炙甘草15 g。服用方法: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加减:伤阴加麦冬15 g,生地黄15 g;热重加栀子15 g,知母15 g,芦根15 g,黄芩10 g;痰多加白前15 g,陈皮15 g,浙贝母15 g,炒薏苡仁15 g;咽痛加牛蒡子15 g,蒲公英15 g,桔梗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7天为1疗程,最多治疗2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1.2.2 对照组 给予酮替芬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 mg口服,每日2次;复方甘草口服液(成都蓉药集团四川长威制药有限公司)10 mL口服,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2组治疗期间均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适饮食,并于1个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均消失,2周以上未发者;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无效:用药1周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或有加重。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资料性质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X2=5.21,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是机体一种自身保护性动作,也是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久咳不愈表示正邪相持不下。感冒后咳嗽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既往一些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等是感冒后咳嗽的成因,由于临床抗生素、抗过敏药物、镇咳药物及激素的大量应用,临床症状迁延难愈。《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邪犯肺,肺气不宣,表邪内郁,久则易由肺而入少阳,致少阳之气失于条达,枢机失调,气机郁遏,肺失宣肃,气血、津液流通输布受阻,痰饮停聚,故而久咳不愈。现外邪已除,病位已离表,也未至阳明之里,久咳不愈表示正邪相持不下。此时邪入少阳,少阳胆木过旺则反来忤金,须用和解驱邪之药。治疗当以宣畅气机为主,调整机体功能,透邪外出。小柴胡汤是祖国医学经典方剂,《血证论》曰:“五脏六腑皆有咳嗽,而无不聚于胃,关于肺,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感冒后久咳多为邪客少阳之证。针对这种咳嗽,本人据证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方为和解少阳代表方,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具有和枢机、解郁结、行气机、畅三焦、化痰浊、和解少阳之功效。小柴胡汤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具有疏利
三焦气机、调达上下升降、宣通内外表里之功效。方中柴胡升散,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黄芩苦降,清热除烦利胆,生姜、半夏和胃降逆;党参、甘草、大枣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和中之功效。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具有激素样及非激素样抗炎作用,能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抑制水解酶的释放及抑制巨噬细胞分解白三烯,从而减轻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周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对健康人皮肤白介素产生的诱导作用显示,小柴胡汤能够诱导细胞白介素产生,可以认为这种作用是该方抗炎作用的基础。刘中景等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小柴胡汤对DHBV的复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以 20倍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最佳;且小柴胡汤中不同的药味对DBH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全方作用较半方及单味柴胡为优,显示了复方治疗的优势。柴胡、黄芩在体外实验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小柴胡汤中含有的柴胡皂贰及挥发油、黄芬贰、黄芩素、半夏生物碱等,均有退热解毒镇咳作用。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止,邪客少阳之证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