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决明饮可治疗颈源性脑缺血
梁晓明
1996年,我国射击名将王义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打完了最后一枪,随即晕倒在赛场上。比赛结束后,他以0.1环的微弱差距痛失几乎到手的金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奇怪,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位意志刚强、身经百战的运动健将在即将夺冠的最后瞬间因身体不支而功败垂成呢?专家们在对王义夫进行会诊后,终于查出了他患的隐疾——颈源性脑缺血。
颈源性脑缺血又叫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是指椎动脉因受到颈椎病变的压迫、刺激而发生痉挛,无法为脑部提供足够的血液,引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脑缺血的一种综合症候群。椎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小脑及脑干的血液,而人体的循环中枢、呼吸中枢和觉醒中枢均位于脑干。
因此,人的椎基底动脉若不能为脑干供应充足的血液,就会产生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复杂的脑缺血表现。颈源性脑缺血患者常会在早晨起床时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脑鸣、心悸、气短、血压不稳等症状。在转动颈部时,还可突然出现“天昏地暗”的感觉。研究发现,在首次病情发作后,约有1/3的颈源性脑缺血患者不会再次发病,有1/3的患者病情会反复发作,有1/3的患者会因病情反复发作而诱发脑梗死。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近100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26%的人是因颈椎病变而诱发此病的。在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时,颈源性脑缺血患者往往认为自己患的是脑病,因此不会进行颈椎的相关检查。在临床上,每年都有数百万的颈源性脑缺血患者被误诊误治。
颈源性脑缺血患者多为有颈椎病史的中老年人及IT业工作者、会计等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其病情常可在转动颈部及血压过低时突然发作。治疗颈源性脑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血管扩张剂(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和抗凝剂(如双香豆素、华法林等)。高压氧疗法具有迅速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预防脑血栓及脑梗死等作用,因此也可用于治疗颈源性短暂性脑缺血。此外,颈源性脑缺血患者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取得理想的疗效。
在临床上,笔者经常使用茯神决明饮治疗此病。此药的制法是:取茯神30克,生决明20克,钩藤、山栀、怀牛膝、夜交藤各15克,天麻、杜仲、桑寄生各12克,黄芩、益母草各9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天服1剂,分2次在饭前服下。在此方中,茯神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生决明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钩藤具有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的功效,山栀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的功效,怀牛膝具有补肝肾、活血通经、引火下行的功效,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的功效,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降血压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补肝肾、益血脉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上述药物配伍制成的茯神决明饮具有补通兼备、标本同治的特点,可有效地治疗颈源性短暂性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