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宫廷秘传壮阳方
陈东方
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等肾虚精亏病症的代表方剂之
为什么说它著名呢?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原来这五子衍宗丸本来并不是本来的名字,它原先的名字叫做五子守仙方。话说大唐玄宗年间出了一个仙,此仙名叫张果,因为他老啊,所以后来就管他叫张果老了。
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道士。他自称生于上古尧帝时候(这老仙至少活了3000年),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中再次见到他。
大周又变回了大唐,唐朝皇帝是姓李的,所以他们个个信道教,那么咱们的大仙张果当然高兴啦。正巧这个时候,唐玄宗派人来召见他,他就商高兴兴去见皇帝。
为什么几代皇帝都要找这位张大仙呢?原来皇帝们是想向他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张果老拿出一张秘方,就是“五子守仙方”。
唐朝张果献方
从道教的《悬解录》看,张果献方确有其事。唐玄宗在用完这个方子之后更是大加赞赏,称之为“古今种子第一方”。
不过在唐玄宗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个五子守仙方的配方一直被保留在宫廷的御医手中,无法被外界得知。这个方子是:枸杞子400克,菟丝子(炒)400克,覆盆子200克,五味子(蒸)50克,车前子(盐炒)100克。枸杞子、菟丝子可以生精补肾,覆盆子、五味子可以润精生血,加车前子则可以和尿固肾。全方如此搭配就有了补肾填精、疏利肾气、种嗣衍宗之功,对男性不育症、性功能减退和阳痿等病症就会产生较好的疗效。
当年唐玄宗初识杨玉环时,要比她整整大上三十三岁。唐玄宗已是年逾花甲,而杨贵妃正是二十七岁的少妇。自从吃了这个五子守仙方之后,唐玄宗才能够一展活力。
宁朝偏安皇帝病弱
这个秘方在李唐灭亡之后就流传到了民间了。当然,这并不影响历代宫廷帝王们服用它。最有名的就是宋朝的真宗皇帝,这位因为狸猫换太子和潭渊之盟而名闻天下的皇帝从小身体就弱得很。可是他万千后宫佳丽们身体可不弱,真宗皇上就只好吃药了。太医们一致推荐了五子守仙方。结果一试,果然效果不错。
宋以后很长时间里这个配方逐渐被冷落了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元朝的蒙古皇帝和大明朝的历代帝王们总的来说,身体都不错,很少发生要服药来维持正常性功能的事情。
清朝皇帝近亲通婚
而到了清朝中叶,却逐渐又被宫廷所重视了。其实说来也很简单,这跟清廷的婚姻制度有关。
首先,清朝实行早婚早孕,女孩青春期还没结束就生孩子;另外就是皇族近亲结婚,导致清中期之后帝王体质一代不如一代。同治皇帝的老婆就是他妈妈(慈禧)的侄女。同治皇帝的无后,光绪皇帝的早亡,等等。可以想象他们的性生活也不完美。
这个时候单纯给皇帝服用五子守仙方,效果不大明显了。太医们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改进成新的壮阳药——五子衍宗丸,在里面多加了几味滋补药,针对清朝皇帝身体虚弱的特点,不但要补肾也要补身。于是新一代草本伟哥闪亮登场了: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熟地黄、茯苓、泽泻、山萸肉、山药,又取六味地黄丸之意,有填精补髓、扶阳助阴的功用,配方至今依然被保存在《清太医院配方》之中。
传承至今的古方
现代医学证明了五子衍宗丸能保护睾丸生精功能,有抗衰老、降血糖、抗氧自由基、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动物实验还表明:此方有抗疲劳、增加性功能、防止乙醇性肝损伤和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中医至今也在应用这个配方,用于不孕不育、阳痿早衰、精寒无子、遗精滑泄、小便余沥、须发早白等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