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敷脐治疗复发性口疮54例
刘伟 张玉凤 王金山
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细辛敷脐治疗复发性口疮5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54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21~49岁;病程1~9年。口腔内时发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溃疡,覆有黄白色被膜,边缘可见红晕,疼痛明显,遇刺激而疼痛加重。
治疗方法
细辛研为细末,每次取2g用米醋调为糊状,敷于脐部,外贴纱布或膏药,每日换药1次,3日为1个疗程。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显效:1~3天内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有效:3~6天内症状消失,溃疡面基本愈合;无效:症状无改善,溃疡面无明显愈合趋势。
本组经治疗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4%。
体会
复发性口疮多由病毒、真菌、细菌、螺旋体引起,亦可由全身性疾病,如急性感染、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引起。中医认为口疮多由阴液耗伤,虚火上炎,或心脾蕴热,上蒸于口舌所致。细辛味辛性温,入心、肝、脾、胆四经,具有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抑菌作用。脐为经气的汇海,与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从现代医学解剖看,脐角质层薄,无皮下脂肪,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药物容易透皮吸收。以细辛敷脐治疗本病,不仅经济、方便、无毒副作用,且系通过脐部吸收可避免因口腔内用药刺激溃疡引起疼痛及药物被唾液冲刷掉。细辛敷脐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机理,作者认为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6月14日)
延伸阅读
口腔溃疡的八种疗法
夏瑞平
口疮,又叫口腔溃疡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病因尚不太清楚,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自觉灼痛,可影响进食、说话、睡眠,且不易愈合,常伴口臭、便秘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目前,对该症尚无特效疗法,但在临床中,下面的验方较有效,供读者选用:
一、浓茶漱口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据研究,茶含单宁,具有收敛作用,可促使口腔溃疡面愈合,茶还能消炎杀菌,因单宁能使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故民间常用茶汤冲洗伤口,以消毒杀菌,促使伤口愈合。茶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抗坏血病作用)、维生素B12(能防治各类炎症)。其他如维生素P、维生素K等,对口腔溃疡面的康复均有一定作用。
二、庆大霉素疗法用消毒棉签蘸取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2m1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最好在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药液,一般2~3日即愈合。如果是多发性口腔溃疡或口腔糜烂,可用4万国际单位2m1庆大霉素一支,加注射用水稀释成10ml,含口内3分钟后吐出。每6小时一次,有较好的效果。
三、维生素E疗法取维生素E糖衣片数片研成细末,涂敷溃疡面上,每日四次,3~4天即可痊愈。此后可每晚睡前含服l~2片,持续含服1个月以防止复发。
四、维生素B12、维生素C疗法取维生素B12、维生素C各一片研成粉末拌匀,用无菌棉球蘸少许,涂于溃疡面上,咬合5~10分钟,使药物被直接吸收(口服显效极慢),一般3~4次可痊愈。其机理是:维生素B12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但人体内维生素B12浓度很低,很少储存。维生素C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溃疡面水肿。两药合用,可起到局部消炎,抑菌止痛,促进溃疡面加速愈合,并使溃疡不易复发等功用。
五、蒲公英煎液口服并漱口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可清热解毒。取新鲜蒲公英100g(干品50g),洗净水煎,饮药液并含漱.一日数次至愈止。
六、云南白药疗法
用消毒棉签蘸云南白药粉末涂敷溃疡面,绝大多数人用药3天后即可痊愈。
七、中成药外敷
用锡类散、冰硼散或喉风散喷洒于溃疡面。
八、丹参据报道,用丹参15g煎服(或丹参片也可)治疗口腔溃疡,溃疡能很快愈合,且很少复发,其机理为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和抑菌之功效。(《中国中医药报》第20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