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的制作方法
2020-03-28 10:10:30
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中灸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药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大量临床结果显示,中药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中药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地位,且应用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中药灸法。
[0003]中药灸历史久远,其中艾灸仍是现今常用的一种中药灸疗的方法。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艾制品包括艾条、艾绒、艾粒、粉棒、自贴类等,艾条在使用时可选用手持、艾灸盒、随身灸等多种方式。无论选用哪种形态的艾制品在使用时都存在如下缺点:
[0004]1、燃烧不充分、药性不均匀;
[0005]2、燃烧速度缓慢,火力不能直透经络,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0006]3、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对人体造成危害;
[0007]4、艾草燃烧的气味刺鼻,使用者常出现恶心等不适症状,灸疗结束后艾草的气味会长时间残留;
[0008]5、手持法进行艾灸时操作者需不断移动艾条,非常辛苦,且容易掉火、掉灰,造成烫伤;
[0009]6、使用艾灸盒进行艾灸时,距离不能灵活调整,距离太近易出现烫伤,距离太远疗效差甚至没有疗效;
[0010]7、使用随身灸进行艾灸时,由于燃烧的热量和药物的不能直接传到穴位,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耐心,投入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灸疗的效果。
[0011]传统艾灸,多以清艾条(纯艾绒)为主,用以温驱寒驱湿。以单味药取药性,未成药方,不能多方面治疗。艾灸也有药艾,但往往为了防潮、方便储存,药艾当中多有硫磺的配伍,殊不知,硫磺对人体有害,燃烧后刺激性更强,此为大毒,应引以为戒。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使用该中药包进行灸疗可扶正祛邪,整体阴阳平衡肺(大肠)系统,治疗由于肺虚或肺实引起的各种疾病。
[0013]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4]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该中药包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5-10份、大黄5-10份、芍药5-10份,甘草(炙)3-10份、黄芩3_10份、干姜3-10份、麦门冬3-10份、五味子3-10份、旋覆花3-10份、细辛9_10份、地黄6_10份、竹叶6-10份、甘草6-10份。
[0015]上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优选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5份、大黄5份、苟药5份、甘草(炙)3份、黄芩3份、干姜3份、麦门冬3份、五味子3份、旋覆花3份、细辛9份、地黄6份、竹叶6份、甘草6份。
[0016]上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优选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10份、大黄10份、芍药10份、甘草(炙)10份、黄芩10份、干姜10份、麦门冬10份、五味子10份、旋覆花10份、细辛10份、地黄6份、竹叶6份、甘草6份。
[0017]上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优选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90份、葶苈子7份、大黄8份、芍药7份、甘草(炙)6份、黄芩5份、干姜8份、麦门冬5份、五味子6份、旋覆花8份、细辛10份、地黄8份、竹叶8份、甘草8份。
[0018]上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所述艾叶为三年或三年以上的陈年艾叶。越是陈年的艾叶治疗效果越好。
[0019]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20]将艾叶打成艾绒,其它原料打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洗米水拌湿润,室温条件下堆积发酵五天,然后自然晾干,压成碟形药饼,最后将引燃剂固定于药饼上即可。
[0021]中药包制备时所用的洗米水是指淘洗大米的水。
[0022]引燃剂优选固定于碟形药饼的中心位置,这样使用时更方便,也更利于药饼被点燃。
[0023]单个碟形药饼的重量优选160克,供一次使用,比较方便。
[0024]本发明所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的使用方法为:一日一次,一次160克,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用明火引燃药饼中的引燃剂,药饼在发生器内燃烧3分钟后即可开始为患者治疗,灸疗与患者症状相应的穴位,男人连续灸疗8天为一疗程,女人连续灸疗7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用10天,再继续下一疗程,如此重复直至症状消失。
[0025]中医认为,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0026]在中医学中,艾绒有广泛的应用,病症无论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均可施灸,广泛的运用于各科疾病治疗与保健中。现代科学研宄发现,艾绒可提高局部气血流量,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痊孪症状;能调整机体的免疫能力,内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恢复失衡机体,艾叶中所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人体或吸入体内,起到温经远络、行气活血、桔湿散寒的效果;其中苦葶苈,性味:辛;苦;寒。归经: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功能: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0027]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本草新编》: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生用为佳;欲其平调,熟煎尤妙。欲其少留,用甘草能缓也。
[0028]芍药:味苦、酸,气平、微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有小毒。入手足太阴,又入厥阴、少阳之经。能泻能散,能补能收。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瘘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0029]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脾、胆、大小肠径。功能:清热燥湿,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血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
[0030]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干姜能守能走,长于散中焦寒邪,温脾胃阳气,为温中散寒之主药,用于寒饮犯肺,喘咳痰多等。
[0031]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用于阴虚内热,烧灼肺津,肺阴不足的燥咳痰粘、劳热咳嗽等本方中配以甘草以补肺阴不足,而有燥热的干咳痰粘、劳热咳嗽等。能养阴、清热、润燥。治燥咳痰粘,咽干鼻燥,劳热咳嗽。
[0032]五味子:性味:性微温、味微甘、气香。入肺、肾经,功用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0033]旋覆花:性味:辛、苦、咸、温。归经:入肺、大肠经。主治:咳嗽痰多,胸胁痞满、呕吐噫气,用于祛痰,治痰壅气逆,顽痰胶结,咳吐不爽,胸中痞,如慢性气管炎。
[0034]牡丹皮:性味:苦、辛、寒。归经: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斑瘆吐衄,血滞经闭,经前发热,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发热、无汗滑蒸。主要用于清泻肝火和凉血消瘀。
[0035]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肾经。功能:散风祛寒,通窍止痛,下气祛痰。主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风寒湿痹、气逆痰多喘咳,牙痛。用于治疗痰饮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清晰痰液的咳嗽)。有镇咳作用,本方中与干姜、五味子同用,前人的
经验说干姜细辛五味子为治疗痰饮咳嗽之良药”。
[0036]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地黄乃补宣并行,为因虚得实之良药。古方黄芩汤治心劳实热,小甘露饮治脾劳寒热,地黄汤治肾劳实热,《经》曰: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因精虚以致赤实而益致精虚,故宜此宣邪以补虚,而后乃用纯补,方有次序。《本草求原》张山雷:“(地黄)作汤以除寒热积聚,除痹,则言其入煎剂尤为流动活泼,所以积聚痹着皆除。此以补养为磨积之计,乃正气旺而病自退,非谓地黄滋补之药,竟能消积通痹也。盖气血不充,津液不布,则仍似此坚顽固结之病,必无可愈之理,所以积聚癥瘕痞积等证,均宜且补且行,斟酌进退,缓以图之,自可徐收效果。若仅读张子和书,止知攻破为长,不顾正气,日事峻肖IJ,甚至愈攻愈坚,纠结不解,以速其危者,其亦有昧于此而少知自反乎。”《本草正义》
[0037]竹叶:甘、淡,寒。入心、肺、胆、胃经。功用主治: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0038]甘草:甘、平,凉。归心、肺、脾、胃经。补中益气:用于气虚倦怠乏力,心t季等,能补多种气虚证,祛痰止咳:多种气喘咳嗽,有祛痰止咳之功。炙用则补中益气力佳,甘草药理作用:1.对多种致病毒素有解毒作用,并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2.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作用;3.有祛痰、镇咳作用;4.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5.有降血清转氨酶作用;6.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7.有强心作用,和抗癌作用。
[0039]本发明所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中,艾叶可以温经、葶苈子可以化痰,去肺的实证、麦门冬润肺,可以去肺的虚症;甘草、干姜可以暖肺,去肺的萎症、大黄、黄芩、牡丹皮都是活血化淤药物、细辛宣肺、地黄补血、五味子补肾、竹叶清肺。所选择的用量是根据经方量的使用君2臣I为阳;君2臣四为阴;好处是调节药物阴阳平衡。化痰除痰,整个方的作用是调理肺系统的阴阳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素问?三部九侯论》说:“虚则补之”。肺气虚常因脾、肾之间虚损而引起咳嗽等病,故要根治还得运用补法,进行补气血,调阴阳,补脾、肺、肾等。因此运用补法温补其虚损是非常必要的。
[0040]发明人根据中医的理论,研宄了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该中药包中,艾叶可以温经,葶苈子可以去肺的实证,麦门冬可以去肺的虚症,甘草、干姜可以去肺的萎症,大黄、黄芩、牡丹皮都是活血化淤药物,细辛宣肺,地黄补血,五味子补肾,竹叶清肺。干姜艾叶有温阳的作用,为使药;葶苈子、大黄、牡丹皮、芍药、有活血泻水的作用,为臣药;黄芩、麦门冬、竹叶可清肺热滋润上焦,为君药;五味子、细辛、地黄、甘草补血补肾精,为佐药。配方中,既有清肺药物,还有补肾活血药物,有凉有热,加上采用燃烧的方式进行使用,药物经过热的作用能够充分渗透皮肤毛孔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取其温热气从皮肤毛孔进入身体,不用经过胃的消化,热药不伤胃,凉药不伤肾。整个配方调节了药物的阴阳平衡,实现了调节肺系统阴阳平衡的目的,最终达到治愈由肺系统阴阳失调导致疾病的效果O
[0041]本发明所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在使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灸疗不同的穴位或经络,常灸的穴位或经络有膀胱经、督脉、肺俞、合谷、气海、膺中等。如膀胱经、督脉、肺俞对应咳嗽咳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肩膀沉重、肩周炎,合谷对应青春痘、皮肤病、痛痒等皮肤表面上的问题。
[0042]本发明所述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对疾病相应穴位进行灸疗可平衡肺系统,用于治疗肺虚或肺实导致的各种疾病或症状,如中气不足、预防心绞痛、治疗咳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鼻部炎症和皮肤过敏、肺气不足造成的经常恐惧、心跳过速、肋间神经痛、调节身体虚实、补肾、感冒引起的嗓子痛、发烧不出汗、痔疮、偏头痛、落枕、小儿尿床、成人前列线疾病、心脏跳动异常、早搏、房颤、静脉曲张、脉管炎等血管疾病、心里有火、夜间爱咳嗽、比较烦热、睡不着觉、小儿肠胃不好,改善头部、眼部供血、明目、治疗眼睛酸涩、眼睛胀痛、脑中风、前列线和泌尿系统感染、祛除寒邪、清肠、治便秘、头面肿、上身月中、腰膝痛、肠胃功能不好、过敏性鼻炎、身体虚弱、降血压、祛痘痘、治皮肤病、明目、肘部劳损、网球肘、肩膀沉重、肩周炎、颈淋巴结核、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睛酸胀、痛痒、迎风流泪、及预防感冒、改善头部供血、预防脑中风等。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4]实施例1
[0045]称取艾叶1000克、葶苈子50克、大黄50克、芍药50克、甘草(炙)30克、黄芩30克、干姜30克、麦门冬30克、五味子30克、旋覆花30克、细辛90克、地黄60克、竹叶60克、甘草60克。
[0046]将艾叶打成艾绒,其它原料打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洗米水拌湿润,室温条件下堆积发酵五天,然后自然晾干,使用模具压成碟形药饼,每个药饼直径150_,中心厚度35_,重为160克,最后将引燃剂固定于药饼中心位置,使用桑皮纸包装。
[0047]实施例2
[0048]称取艾叶1000克、葶苈子100克、大黄100克、芍药100克、甘草(炙)100克、黄芩100克、干姜100克、麦门冬100克、五味子100克、旋覆花100克、细辛100克、地黄60克、竹叶60克、甘草60克。
[0049]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0]实施例3
[0051]称取艾叶1000克、葶苈子70克、大黄80克、芍药70克、甘草(炙)60克、黄芩50克、干姜80克、麦门冬50克、五味子60克、旋覆花80克、细辛100克、地黄80克、竹叶80克、甘草80克。
[005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3]实施例4
[0054]发明人对本发明所述中药包用于治疗肺虚或肺实所引起的疾病进行了疗效观察,具体情况如下。
[0055]对于肺虚引起的咳嗽、皮肤瘙痒、身重等50名患者,治疗2-3个疗程,治愈率为90% ;对于治疗肺实引起的青春痘、感冒咳嗽、疮肿、无名肿痛等50名,治疗1-3个疗程,治愈率为96%。
[0056]本发明的中药包在具体制备时:
[0057]一、品质规格
[0058]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形状为椭圆形,直径15cm,高5.5cm,单个重约160克,外形松紧适度。
[0059]二、蒸压技术
[0060]按下式计算出每次的称量:
[0061]称药重量=成品标准重量X成品标准干度
[0062]原料实际干度(I 一加工损耗率)
[0063]例如:成品标准重量为180g,标准干度为91%,半成品干度为88%,加工损耗率为1%,则称药重量为182.18go
[0064]每次称量后,倒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形蒸药筒内,通过蒸汽,蒸120s到药包及湿变软,含水量增加3%时为好。
[0065]蒸药太久,草药会水过多,造成中药黄熟,药性降低,引起霉变。如蒸时太短,蒸汽不足,草药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即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0066]蒸汽透过草药既便于压制成型,又可促进草药中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及色素的转化。
[0067]三、揉袋施压:
[0068]将蒸好的草药,倒入圆底小布袋,左手捏紧袋口,右手拿草药,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几下,将口袋置于草药团中央,袋底朝上,然后放入碟形钢模上,加压成椭圆形,最后在药包反面中心凹部嵌入瞬间弓I燃剂。
[0069]四、瞬间引燃剂:
[0070]瞬间引燃剂配方:
[0071]氯酸钾8克,二氧化锰2.5克,硫磺2克,溶剂、胶水各I克,水0.5克,将各种不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后,用140-180目的尼龙筛反复筛多次,越均匀越好。(如不均匀影响燃烧效果)再用胶水和水的比例混合筛好的原料中拌成糊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凉干、晒干均可。
[0072]现在,我们药包压制,从称量、蒸药、冷却定型到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0073]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98%。
[0074]本发明所述中药
灸剂用于治疗肺虚或肺实所引起的疾病的具体治疗例。
[0075]—、肺虚案例
[0076]1、朱X,女,46岁。来诊日期:2014年12月5日其丈夫陪同下来治疗。病人陈述:有肝囊肿、子宫肌瘤。白天晚上都在咳,咳的时候很多白痰。咳得头好像要爆裂:每咳一下,就吐出痰一大块,尿也会同时出来;咳时胸部往两边肋间痛;感觉肠子会被咳出来;脖子僵硬,两肩膀沉重。一天6-7次大便;不想吃东西;自己怀疑是肺炎。(注:病人丈夫带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检验报告是:1、右肺中心性癌症;2、两肺多发结节;3、肝脏多发囊肿。)
[0077]问诊:渴不渴:不渴,不想喝水;胃口:无;体力:酸软无力;手脚冰冷;大小便:下利;望诊:脸色青;舌苔燥厚干白。眼诊:眼帘底基赤红如欲流血,并有节点。下眼球有红色鸡爪线,上眼球有锈斑点。病人刚吐出的痰,是一小口,过了几分钟就发泡成一大坨(中医辨证为肺痈)。
[0078]治疗:使用本五行发明药包——白色(肺),在背部肺俞熏烤一个小时;在膻中穴熏烤30分钟,调节距离,只需感觉温暖感即可;在云门、中府穴熏烤20分钟,完成一次治疗。
[0079]解说:药方的使用:使用(甘草麦门冬汤化裁)是因为病人有虚热,虚热就会得到肺萎(喉咙很干,这是肺里的津液少了);又因病人得到肺萎是因寒(口吐痰沫,嘴巴不苦,这就是寒症)使用了甘草干姜汤化裁;使用葶苈子化裁时因为病人有浊痰。葶苈子是属于苦寒的药,涤痰效果非常好的药。肺痈一般来说就是肺里化脓了(就是西医讲的结核菌);使用五味子汤化裁因为病人曾经误服寒凉药,引起下利(一天五六次大便);
[0080]穴位的使用:肺俞、中府的使用,是使用俞募治疗法,肺的虚证要强土来补气;使用膻中穴,是因为气会穴是膻中。会郄治疗法(膻中、孔最)。使用灸膻中穴时,只需感到温热就行了,过去中医不灸膻中穴,是因为膻中穴多汗,灸出水泡,不容易恢复。
[0081]二、肺实案例:
[0082]1、龙XX,女,35岁2013年6月5日来诊,述20岁以来,脸上很多油,长满细小的痘痘。每天需多次用纸擦脸上的油。因为脸部痘痘瘙痒,经常用指甲扣弑。如此造成恶劣循还,造成脸部痘痘长年不断。使用本发明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第三天,脸部的油慢慢减少,一个疗程后,脸部的痘痘已经全部消失。2014年3月,回访病人,脸上痘痘、油腻症状已经完全消失。该病人介绍了她的姐姐来做乳癌治疗。使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理疗3个疗程后肿瘤消失。
[0083]三、治疗感冒病例报告
[0084]感冒亦称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及主气管、某些部分的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鼻塞、打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和项背酸痛等,有的可伴发热。
[0085]一些人感冒是主要感觉咽部不适,继而咽痛,咳嗽,并无一般感冒之严寒、头痛、项背部酸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于感冒初期用金型白色(肺型)(大肠)药包,只灸风门(双穴)阳陵泉穴、天突穴颈部、大椎、命门、大肠俞100分钟即愈。
[0086]感冒病例
[0087]例I孙X X,女性,34岁,住柳州市鱼峰区古亭山。2112年4月26日就诊。
[0088](I)病史及症状:10天前患流感,发热,经药物治疗未效。现体温39°C,头痛、身痛、腹痛、咽不利,纳呆,大便7日未下,小便黄,面赤,倦怠欲卧。
[0089](2)治疗:当天晚上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先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然后灸左大横、承山各30分钟。灸后汗出安睡,次日晨大便下,体温已正常,感觉饥饿,喝一碗粥后再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金型白色(肺型)(大肠)药包灸中脘、足三里I次,痊愈。
[0090]例2王X X,女性,26岁,住柳州柳东新区。2011年9月2日就诊。
[0091](I)病史及症状:昨日晚上感觉身冷发热,服药未效。现体温39.7°C,头痛,呕吐,倦怠懒g。
[0092](2)治疗:用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予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中脘60分钟。灸后患者家属仍不放心,遂带患者去医院,试体温才知已降至38°C,因医院予肌注及口服药物治疗,故未再来灸。服药后仍头痛,呕吐再次。次日晨又来诊治,仍用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灸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灸脐60分钟,灸后肠鸣增多,头痛止,至当晚愈。
[0093]临床体会感冒一症,因其常见又往往可自愈,故许多人称之为“小小的感冒”,未予重视。其实,感冒的防治也并非小事。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许多病症多由外感(感冒)而诱发。而各种懂性病每每因感冒而致使病情反复加重也为一般人的常识。金型白色(肺型)(大肠)药包治感冒效果确佳。越早灸效果越好,若初觉身体不适便即刻施灸,往往一灸便愈。若施灸过程中感觉灸某穴特别舒服,则此穴可增加施灸次数。如感冒兼便秘,若单灸治感冒而大便不下,症状会有反复,宜在灸感冒穴后随即加灸左大横、承山各30分钟以通便。
[0094]四、治疗肺炎病例报告:
[0095]肺炎的分类,以前按解剖学分为大叶性、小叶性(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现今一般按病因分类,如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肺炎等。临床各种肺炎的表现各不同,较多见的肺炎是双球菌肺炎,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为:多发于春季,发病急,有高热,寒战(或恶寒),咳嗽,咯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急促等,近年来此病以轻型或不典型的为常见。
[0096](一 )治疗各种肺炎均可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常规灸法治疗。
[0097]( 二)肺炎病例
[0098]例1:马XX,男性,41岁,是邻居的亲属。2011年2月4日初诊。
[0099](I)症状:患者咳嗽多日,今突发高热39.5°C,右胸胀痛,咯血痰,伴头痛、咽痛,面及下肢浮肿,小便短赤,全身无力。
[0100](2)印象:急性肺炎。
[0101](3)治疗: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一天后,体温降至38.5°C,理疗3天后,体温正常,胸痛已轻,咽痛消失,浮肿退,灸至7天,痰少已无血色。共灸3个疗程45天,痊愈。
[0102]例2朱XX,女性,38岁,住柳州鱼峰区谷埠街。2011年4月17日初诊。
[0103](I)病史及症状:患者由2010年12月感冒后发热,恶寒,胸背痛伴头痛,经医院胸透拍片等诊为肺炎,治疗至今未愈。现症:咳嗽,胸背部痛伴头痛、咽痛、腰痛,心悸、睡眠差,盗汗,手凉,乏力,体温已正常。
[0104](2)治疗: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7天后咳嗽减轻,胸背痛好转,咽痛消失。第二疗程后,所有病症均显著好转,但有自汗及右膝疼痛,嘱加灸膈俞,大陵各25分钟,右膝痛处30分钟,第三疗程后诸痊愈。
[0105]临床体会温灸治疗肺炎,效果良好,婴幼儿感冒后调治不当转成肺炎者不少见,亦可用温灸治疗,但每穴施灸时间宜减10?15分钟,4岁以下的小儿,灸肺俞,再者小儿好动,可考虑在小儿睡着后施灸,然后须加倍加小心掌握温度,施灸后还要特别注意不让小儿再着凉。
[0106]五、气管炎(兼哮喘)病例
[0107]例I李XX,男性,35岁,住广西鹿寨县雒容镇。2011年10月9日初诊。
[0108](I)病史及症状:患者于两个月前因劳累后汗出当风而致哮喘,多方医治不效。现咳嗽及喘严重,尤其仰卧时喘更明显,饮食减少,身体无力,病休在家。
[0109](2)印象及治疗: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7天后咳喘显著好转。第二疗程后,咳喘已止,饮食增加,体力日增,只是有时感觉咽喉痒(喘病尚未根除之故),共灸3个疗程,痊愈。
[0110]例2云X X,男性,25岁。住广西柳江县。2011年3月6日初诊。
[0111](I)病史及症状:于2005年9月底,劳累汗出,吃两个梨解子渴,当天晚上11点钟起,感觉咽喉部不适,随之咳嗽一夜未得眠,次日即音哑,咽痛,第3日开始喘,此后间断喘息。此外,两腿由膝以下浮肿已6年,皮肤变暗黑
色(未确诊)。现咳喘严重,进食少,大便3?4次/日,失眠,乏力。
[0112](2)印象及治疗:支气管哮喘,下肢浮肿,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一疗程后,咳喘显著好转,大便已正常。第二疗程后,咳喘均止,睡眠好,食量增加,体重增加了 3千克,体力增强,只是腿仍有些肿。此人以后又因感冒致每日凌晨3时轻喘,不咳。经过三个疗程的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金型白色(肺型)(大肠)药包理疗。以后此未再来诊。
[0113]例3覃X X,男性,51岁。住广西来宾人。2011年8月20日初诊。
[0114](I)病史及症状:患者咳嗽,喘已有10年,每于夏季伏天犯病,少则持续3个月,多则持续半年,久治不效。现于I个月前又发病,每日咳喘,轻则尚可自由活动,重则活动后憋气加重,失眠,纳呆,乏力。
[0115](2)印象及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一疗程后咳喘诸症均消失,体重增加3.5千克,此患者感受到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不仅能治病,还能强身,逐于病愈后又来做一疗程巩固,自觉体力渐渐充沛,再没有复发。
[0116](三)临床体会
[0117]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治咳喘效佳。多数咳喘病患者嗅艾灸气味有舒适感,对咳喘有缓解作用,但少数患者不能耐受艾灸烟味,嗅之咳喘趋于加重,但小数患者不能耐受艾灸烟味,嗅之咳喘趋于加重,后一类患者用理疗仪治疗,无烟无味,可避免引起咳喘患者气道过敏。
[0118]六、治疗肺结核案例
[0119]此病因感染结核菌引起,或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导致病菌经呼吸道吸入,是发病的一般过程。青少年患病率较高,凡体弱、营养状况差者,产后妇女,糖尿病患者等易患此病。
[0120]肺结核发病较缓,早期干咳,以后咯痰一般也不多,当肺内形成空洞时,痰量则增多,或有咯血、胸痛等症状。症状可有全身不适,长期低热,倦怠乏力,睡眠不佳,盗汗,易于烦燥,面颊潮红,心动过速。女性病人可有月经不调。
[0121]肺结核病例
[0122]例I甘X,男性,16岁,住南宁市兴宁区大鸡村九队。2011年2月25日初诊。
[0123](I)病史及症状:患者于2010年11月劳累后受风,引起咳嗽,迀延日久,经南宁第二结核病院诊为肺结核(其父患有肺结核)。现症,咳嗽,咽干,声痖,右胸痛,食少,失眠,消瘦,乏力,每日下午体温约38.70C。
[0124](2)治疗: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一疗程后,咳嗽、咯痰减轻,饮食、睡眠进步;回家休息10日后做第二疗程理疗,第二疗程后,咳嗽已少,面色转红润,体重较灸前增长了 3千克,去医院胸透,示结核病灶明显吸收。第三疗程,仍有轻度咳嗽,予加灸膏盲,气海。于灸膏肓时,患者感觉此穴位深处有响动,很舒服。连续3日后,响动消失,游理疗了一个疗程,咳嗽止,以后去结核病院复查,告知病愈。
[0125]例2赵X,男性,34岁,在某部队工作。
[0126](I)病史及症状:于2010年8月开始咳嗽,咯痰,10月份住院拍胸片示右肺上部有长5cm,宽2cm结核灶。经治疗,症状好转,但至2011年9月查体,才知肺部病灶已形成空洞,后入柳州市158医院住院治疗。现症:咳嗽痰多,纳差,失眠严重,体重持续下降,低热。于2010年11月25日初诊。
[0127](2)治疗: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一疗程后(10天)咳嗽,咯痰均减轻,体温已正常,睡眠佳,灸至第三疗程,体重增长
1.5Kg ;经X光拍胸片检查,示病灶已有吸收。共灸4个疗程,结核空洞已闭合,病灶完全吸收。停止理疗后2年来电云病未复发。
[0128]例3王XX,女性,25岁,住广西梧州人哈尼族.2011年9月23日初诊。
[0129](I)病史及症状;患者由2010年春节患肺结核,经治疗,至10月份巳钙化,但此后又有咳嗽、泛力症状。于3个月前发现右腋窝淋巴结肿大如枣,近日在南宁第一附属医院拍胸片示“浸润型肺结核一。现症;咳嗽,咯痰带血,常于咳嗽时大小便失禁,胸背痛,腰痛,恶寒、头痛头晕、喉痒,胃脘痛,纳呆,失眠,多恶梦,倦怠乏力,月经20天I次,白带多,体重50kg.体温37.70C,每日下午低热至夜间12点止。
[0130](2)治疗:采用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两个疗程后,咳嗽减轻,痰已不带血,低热已止,腋下之肿大淋巴结亦缩小,进食,睡眠均好转。四个疗程后,胸背已不痛,腋下肿大之淋巴结只有杏仁大小,月经已不提前,但量仍多,白带巳少,体重增长,余症均减,去医院复查,告知肺结核已痊愈,血沉由原先78mm/h降至 21mm/h。
[0131](三)临床体会
[0132]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治疗肺结核效果确好。治疗(肺)(大肠)病证的金型白色药包具有调整机体及抗菌的双重作用,一般没有必要与西医抗痨药联合使用。有些患者使用链霉素后发热,加用温灸后一般均能退热。注意,在结核病治愈后,还应持续一个疗程的理疗,以防复发。
【主权项】
1.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5-10份、大黄5-10份、芍药5-10份,甘草(炙)3_10份、黄芩3-10份、干姜3-10份、麦门冬3-10份、五味子3-10份、旋覆花3_10份、细辛9_10份、地黄6-10份、竹叶6-10份、甘草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5份、大黄5份、芍药5份、甘草(炙)3份、黄芩3份、干姜3份、麦门冬3份、五味子3份、旋覆花或牡丹皮3份、细辛9克、地黄6份、竹叶6份、甘草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10份、大黄10份、芍药10份、甘草(炙)10份、黄芩10份、干姜10份、麦门冬10份、五味子10份、旋覆花10份、细辛10份、地黄6份、竹叶6份、甘草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艾叶100份、葶苈子7份、大黄8份、芍药7份、甘草(炙)6份、黄芩5份、干姜8份、麦门冬5份、五味子6份、旋覆花8份、细辛10份、地黄8份、竹叶8份、甘草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为三年或三年以上的陈年艾叶。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艾叶打成艾绒,其它原料打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洗米水拌湿润,室温条件下堆积发酵五天,然后自然晾干,压成碟形药饼,最后将引燃剂固定于药饼上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治疗肺、大肠病症的白色中药包,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包的原料组成包括:艾叶100份、葶苈子5-10份、大黄5-10份、芍药5-10份,甘草(炙)3-10份、黄芩3-10份、干姜3-10份、麦门冬3-10份、五味子3-10份、旋覆花3-10份、细辛9-10份、地黄6-10份、竹叶6-10份、甘草6-10份,经打绒或磨粉、混合、发酵后压制成碟形药饼,使用时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对人体进行灸疗,可平衡肺系统,治疗肺虚或肺实引起的各种疾病或症状,疗效显著,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克服了普通艾灸疗法燃烧不充分、掉火、掉灰、烟大、味道刺激等缺点。
【IPC分类】A61P1-00, A61H39-06, A61K9-00, A61P11-00,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4758905
【申请号】CN201510182774
【发明人】刘瑜
【申请人】刘瑜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