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饮食方面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朋友都不仅仅满足于只吃一些家常菜,他们在下班之后往往都会选择在外面的餐馆进行吃饭,像一些火锅串串麻辣烫等等,都是广泛受到他们的青睐的。这样就会让他们的肠胃受到更多的刺激,因此调理肠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呢?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
调理脾胃的中药。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所谓后天,是指人出生以后的整个生命过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生成气血、津液,供给人体营养,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西医的脾胃是一个具体的位置,而中医的脾胃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调理脾胃的中药有那些?
常用中药有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蜂蜜、黄芪、山药、党参、薏米、白扁豆等。
调理脾胃的中药。常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于脾胃来说有两个层面需要重视:
1.春夏阳气生发,腠理疏松,阳气易外散发泄,出汗多,易伤津,所以应注意固护脾胃之阳气,减少出汗,避免阳随液脱;
2.在临床医疗中,充分利用春夏阳气升发的时机,针对虚寒的脾胃病患者,应用健脾补阳药物进行治疗,冬病夏治,可增强体质,防止或减轻寒冷季节发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调理脾胃病的时候一定要关注除湿,把健脾除湿一起使用效果会很好,典型方剂为藿香正气汤。
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枣、板栗及猪瘦肉、牛肉、鸡肉、牛奶、豆制品等。
调理脾胃的中药。补益脾胃的中草药有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等,与食物配制成药膳效果更佳。
下面就列举一个调理脾胃的中药方药:加味四君子汤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的分享了调理肠胃的中药方子,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疑虑的朋友们都能够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肠胃的调理才能够做出最恰当的方案。当然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对于那些偏辛辣的食物,我们一定要敬而远之,否则非常容易引起肠炎和胃炎。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一:
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1次。
本方功能理气散寒,温中和胃,适用于胃脘痛。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二: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三: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四: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五: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六:
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本方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