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给大家讲一讲“出汗”这件事,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朋友,夏天的时候走在外面,路上的其他人都是大汗淋漓,亦或是运动之后出一身汗神清气爽,但是你却怎么都不出汗?有的人觉得这是身体好的表现,气血足,精力旺盛,所以不爱出汗。
我告诉你,错了。不爱出汗是一种病,今天带大家来具体看看出汗这个问题。
汗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表证。今天就《伤寒论》中的汗法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开腠发汗法
对症:
太阳伤寒表实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而喘
方剂:
麻黄汤:为汗之峻剂。
方中麻黄辛温,开腠理而发汗,桂枝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以解表邪,杏仁利肺气助麻黄平喘,甘草和中。四药配合,以收开腠发汗、宣肺定喘之效。
二、清热发汗法
对症:
太阳表寒,里有郁热:症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不汗出,烦躁,或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脉浮紧或浮缓。
方剂:
大青龙汤:因其无汗,以麻桂之辛温并重用麻黄加强发汗解表寒作用,因有郁热,佐石膏之辛寒以清里热,除烦躁,倍甘草加生姜、大枣是和中气调营卫兼能协助发汗解表。
三、利湿发汗法
对症:
身黄,发热,无汗,恶寒,身疼,肤痒,小便不利,脉浮。
方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即利湿发汗,清热退黄。
四、和解发汗法
对症: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是伤寒的表证仍在,但虽不是喜呕,而已是微呕,虽未至胸胁苦满,而已是心下支结,这是邪入少阳之证。
方剂:
柴胡桂枝汤:此为柴胡、桂枝两方各半剂之合方,以和解太阳少阳各半之邪,在和解中寓有发汗散表之意。
五、和阴发汗法
对症:
太阴脾虚:太阳病误下后,因而腹满时痛者
方剂:
桂枝加芍药汤:方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以解外,倍芍药和脾阴而治腹满痛。
六、温补清汗法
对症:
伤寒误下,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是大下后阳邪内陷,郁而不能外达。下部脉不至乃下寒及津血所伤。喉咽不利唾脓血是热毒上蒸。泄利不止,脾弱误下所致。
方剂:
麻黄升麻汤:方中用麻黄、桂枝升发阳气,使邪从表汗散;升麻为升清解毒之要药,治咽痹肿痛;黄芩、知母、天冬、石膏清上焦之热;干姜温在下之寒;当归、芍药、葳蕤滋阴养血;白术、茯苓补脾止泻;甘草和药调中。因难治而面面俱到。
【总结】
中医的汗法博大精深,我在这里只是截取了一部分来与大家分享,其辩证的严谨,加减的灵活,都需我们仔细研究,实堪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