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中医的心理疾病——情志病
2020-10-08 22:28:17
中医的心理疾病——情志病
中医所说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乍看不过是七种情绪罢了,但七情对应五行的系统,又划分为五志,木
-
肝
-
怒,火
-
心
-
喜,土
-
脾
-
思,金
-
肺
-
忧(悲),水
-
肾
-
恐(惊)。所以,当看到“七情”和“五志”两个名词时,中医统称之为“情志”,相应的疾病也就称为“情志病”。
“情志病”的一个意思是指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状态异常的疾病,比如大部分的精神疾患;但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指与情志因素相关的病证,其中很多病没有明显的精神状态方面的症状表现,要注意其中与精神因素有关。
那么,为什么七情过激会致病呢?重点在一个“气”字。如今人们遇到失眠多梦常常说是因为“心血虚”,相应的买一点中成药吃一吃,大多便是养血 安神之类。“养血安神”已经成了习惯思维。其实,“重血轻气”是认识中医医理的一个误区。《景岳全书》说:“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 所在之处也”;“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
气机乱七情致病,情志病不可单纯化痰淤
七情致病,也即七情过激导致气机错乱而成。《素问
·
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 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虽然不同情志扰乱气机各有特点,但乱气为病一也。所以,治疗情志病时,固然淤血痰饮都可相关,但调气乃是根本大法,不可不知。
中医有一种理论认为“怪病皆由痰成”。所谓
“
怪病
”
包括非常多的情志病,以至于有的人一遇到情志病,就简单地认为病因在痰。这又是一个误区。 痰究竟是什么呢?《景岳全书
·
杂症谟
·
痰饮》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
……
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可见,痰是病理产物,不是原始病因。情志病从痰论治固然重要,然而要辨清两点:其一,痰往往不是原始病因,更根本的则应重视情志所伤、气机所乱;其二,痰乃血气化生失正的产物,所以治痰不可单纯化痰淤,务必兼有调治脏腑气血的思路,才能事半功倍。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在中医看来,这是自然的正常现象。但中医讲究人法自然,适可而止,七情虽然平常,但若过度,也会“情极而伤”。
“七情内伤”是情志为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感冒伤风是从外界传染而来;但是七情致病是由内而发,直中脏腑,比之感冒伤风等外界感染更加直接和沉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三因篇》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所以,情志为病往往更难调理,而且预后迷离。比如社会上常见的,因为精神因素导致的瘫痪病症,各种各样的先进的医学检查,各种各样的高级药物都用上了,通常的结果却都不能奏效,难倒了无数医生。
怒制思、思制恐、恐制喜、喜制悲、悲制怒
五志对应五行,当然也有生克关联这是中医关于情志病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它独到的临床方法与疗效。具体而言,怒可以制思,思可以制恐,恐 可以制喜,喜可以制悲,悲可以制怒。金元四家之一,著名医学家张子和,在他的《儒门事亲》中记载一则病案:一富家女因思虑过度,失眠二年,无药可疗。张子和诊其两手脉俱缓,为思虑伤脾。于是和其丈夫商量定下一策。张子和故意漫天要价,索取财物,并且在病人家大吃大喝数天,然后不看病不开方径自离去。此妇人见状大怒,原文曰“其人大怒汗出”。不料到了晚上便觉困倦,继而呼呼入睡,“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这便是以怒制思的病例。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五志七情,还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中医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便是五志与五脏的匹配。见其症则知其所伤脏腑 为谁;反过来,从治疗讲,则可以通过调理相应的脏腑,治疗相应的情志疾病。如惊恐之证,往往就要考虑调理肾气的问题。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曾治一强壮少年, 遭酷吏之恐,病似胀非胀,似热非热,绝食而困。众谓痰火,宜清中焦。张景岳诊之曰:此恐惧内伤,少阳气索而病及心肾大亏之证也。遂加温补,兼治心脾,一月而起。愈后虽气健如初,而阳寂不举。告之曰:根蒂若斯,肾伤已极,非少壮所宜之兆,速宜培养心肾,庶免他虞。然而病家不信恐惧伤肾的说法,没有按照张景岳 的处方培补肾气,结果“未及半载,竟复病而殁,惜哉”!这便是从肾入手,治疗惊恐所伤的病证。病家不重视七情内伤的严重性,终至贻误病机,害死了年轻轻的 一条生命。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