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若苹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生导师、传承型博士生导师,从医30余年,临床擅治内科、妇科及各类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何师侍诊学习,获益良多,现将何师运用癫狂梦醒汤经验浅述如下。
癫狂梦醒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癫狂一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作梦一样。”主治气血郁滞,痰浊内蕴之癫狂一证。该方由12味药组成,方中重用桃仁为君,臣以赤芍加强活血化瘀之功;气行则血行,“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故以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气共为臣药;佐以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紫苏子、桑白皮降气宽中,大腹皮消气散滞,符合“治痰先治气,气通痰自消”之意;木通一味上能降心火除烦,下能利尿、通利血脉,适用于实邪所致的经脉不通、气化阻滞诸证,然因我国商品木通主要是马兜铃科关木通,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临床上非必要时何师多去而不用;甘草味甘调和诸药。纵观全方,温凉并举,气血并行,痰瘀同治,化痰而不燥,行气以通经,共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豁痰开窍之功。
4.1 焦虑症案:俞某,女,69岁。2017年12月21日初诊:患者诉平素劳神思虑,诊断为焦虑症4年之久,服抗焦虑西药。现诊见胸闷心痛,口干,心悸心慌,情绪紧张,双手颤抖,汗出阵作,阴雨天则感恐慌,胃纳欠佳,二便可,舌下纹黯,舌红、苔薄,脉弦。治予理气血、通经隧为先。处方:桑白皮、大腹皮、川芎、红枣、合欢皮各15g,赤芍、苏子、炒枳实、生地、郁金各12g,柴胡、陈皮各10g,百合、灵芝各30g,淮小麦40g,炒白芍20g,桃仁6g,炙甘草9g。14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餐后温服。2018年3月1日复诊:患者诉服上方后诸症大减,自行转方服药近2月,所服抗焦虑西药已减量至原剂量之1/2。(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惟仍易紧张,以阴雨天明显,舌下纹黯、苔白,脉弦。予原方改赤芍15g,川芎18g续服以期巩固。按:此案证属痰气郁结之“郁证”。患者思虑过度,思则气结,脾气不运,水谷不化,痰浊内生,痰气阻滞,血行不畅,心神失养发为本病。痰湿属阴,雨天阴寒较甚,内外相感,痰浊内扰,蒙蔽心神则症状加重。拟癫狂梦醒汤、四逆散、甘麦大枣汤合方,加合欢皮益心神、调肝气,百合清心安神,郁金行气化瘀、疏肝解郁,灵芝益气血、安心神。全方药性平和,攻补兼施。
按:本患者产后受情志刺激,而后出现情绪异常、失眠、心慌等症,中医可归为“郁证”范畴。其发生与产后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女子分娩过程中伤阴耗气,故而产后气血亏虚。心主血,女子又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血不足,则魂失潜藏,心神失养,加之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肝木乘脾,脾伤则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产后多瘀,疏泄失调,气机不畅,血气不行,瘀血停滞,与痰浊互结,上攻于心发为本病。是如《万氏妇人科》云:“心主血,血去太多,心神恍惚,睡眠不安,言语失度。”又云:“产后虚弱,败血停积,闭于心窍,神志不能明了,故多昏馈。”何师抓住其气滞、瘀血、痰浊及阴血亏虚的病机,以癫狂梦醒汤和甘麦大枣汤合方,再加浙贝加强清热化痰散结之功,瓜蒌仁润肠通便,焦枣仁、丹参活血养血、安神助寐。方证相符,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