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是中医治法“八法”中的第一法。中医是经验医学,发汗治疗疾病,是在实践中检验和验证,行之有效的一种治法,用发汗的方法,让病邪“随汗而出”,症状“随汗出而解”,按照《伤寒论》的“汗法”治疗,只要“汗”得合适,“汗”得是时侯,症状就有可能得到缓解,病人就会在出汗后觉得舒服。发汗是中医治法“八法”中的第一法,就是说,“汗法”,是中医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为什么生完孩子要发汗?生完宝宝,常常遭受月子病困扰,比如手脚冰凉、腰酸背痛、头痛眼痛、足跟痛等,100天以后再来处理,第一非常困难,最新的中医论文显示要做10次以上的发汗治疗;第二效果不如早期处理更理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
产妇需要做发汗的具体原因。女人生完宝宝后,常会受到莫名其妙症状的困扰,医院检查的结果常常是一切正常。所以说月子病是中医病,中医对于月子病有自己的专业理论,生完孩子以后,产妇老感觉后背发凉(坐月子期间腠理大开,不慎风邪,气血受滞);生完宝宝,天气阴冷就腰酸背疼(寒邪入骨);有的人头晕头疼、腹疼(失血贫血,宫内淤阻),有的人脚后跟疼(肾经所及),有的人漏尿,有的人子宫脱垂等,大多数人对坐月子没能注意护理后悔不迭,希望能再有一次改变体质的机会。再有“月子病,月子治”,通过月子发汗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把月子病的原因归结为:血虚、血瘀、风寒和肾虚,月子发汗对月子病均能从病因治疗。
中医满月发汗的方法。
1、疏通经络。病邪侵入人体后,是“循经而传”的,病邪在六经中传播,通过推拿沿经络走向疏通一遍,解瘀止痛,发散病邪,同时,经络推拿本身有激发经气,活血通络的效果,有语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2、中药发汗。满月中药发汗有几条原则:首先是无毒,妈妈在哺乳期,一定注意哺乳期禁用的中药;其次要发汗解表、活血化瘀、温里散寒、祛风除湿搭配使用;再次以预防为标准,而不是治疗聊为标准(产后恢复才以治为准);最后要百日之内,莫使寒邪入骨。发汗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时间15-20分钟。
满月发汗特点
1、疏通经络: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身体循环,对产后各种风痛有明显效果。
2、净血排毒:可改善产妇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肝肾毒素。
3、清毒杀菌:可深入皮下组织,洗净全身,避免细菌,帮助去死皮,使肌肤美白。
4、消除疲劳:可使全身放松,缓解压力和产后疲惫无力,使心情放松愉快恢复活力。
5、活化细胞:通过专业的由内而外发汗,可使全身细胞活跃,有效改产后善体质
增加免疫机能。
6、强化机能:可刺激产后微循环系统,改善提高产后各机能。
7、减肥瘦身:可帮助排汗,消除多余热量,祛除多余脂肪,使身体苗条,凹凸有形。肌肤紧致平滑
8、消除色斑:可调节内产后内分泌,改善调节,预防妇科病,消除色斑。
9、改善睡眠:浴20分钟相当于30分钟运动量,浴后进入深度睡眠,醒后倍感轻松、精神
10、改善手脚冰凉: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血液循环良好。改善产后手足冰冷症状!
发汗一般是3-4次,
1、分别是产后28-30天,叫满月发汗,排出体内风寒湿邪;为产妇恢复身体打下基础。
2、产后42-45天,产褥期结束,康复发汗,调整修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经络损伤,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预防月子病;
3、产后60天,固本发汗,有助于身体更好的恢复,消除颈肩腰酸背痛;
4、产后100天,筋骨屏障闭合,关门发汗,确保在合骨缝时将体内残留风寒湿邪余毒排出体外。
中医满月发汗注意事项
1、中药要精而不是多。中医满月发汗常用十几味到二十味中药,如荆芥解表散风、防风祛风胜湿;葛根升阳补脾、治项背强痛;柴胡升阳、解郁疏肝;川芎活血治头痛等。切忌无谓堆砌中药,不增效果反增毒性。
2、发汗太过,则耗阳伤阴。产妇多体虚阴虚,不可以用麻黄等发汗力太强的中药,也不可以发汗时间太长、温度过高,我们在临床见到部分发汗后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源自做发汗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发汗太多而不知。对于体质虚弱的产妇,催乳师会建议延后发汗,或者同时使用滋阴补虚的药物,能够缓解消除发汗产生的副作用。
3、忌再受凉或风寒。发汗以后24小时内不可以洗澡;要保暖;出汗要随时擦干。所以不建议出门发汗,因为汗毛孔张开后,关闭要4个小时左右,再招风寒,不如不发。
4、不再建议喝黄酒或即墨老酒。产妇忌酒,而且酒精能够通过乳汁泌出,会对宝宝产生未知的伤害。
5、高血压、心脏病是发汗禁忌,来月经、高血糖要谨慎注意。
综上所述,中医满月发汗是一项非常好的产后保健,对于产妇在月子期间,生理上筋骨屏障打开之际遭受的风寒病邪,通过经络推拿、中药和热效应,让病邪随汗出而解,达到无病预防,有病治疗的目的。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我们要针对不同产妇症状,推出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让每一个我们经手的产妇,都能解决疾患,有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