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胃疡((西医病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最佳特效方
2021-01-06 19:27:10
胃疡(
(西医病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诊疗最佳特效方
一、诊断 1.疾病诊断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辨证应用中药治疗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12g、陈皮10g、白芍12g、枳壳12g、海螵蛸12g、麦芽15g、三七粉(冲服)2g、香附6g、佛手12g、元胡9g、甘草6g。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等。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厚朴9g、木香6g、砂仁10g、三七粉(冲服)2g、海螵蛸12g、炙甘草6g。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等。
3.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12g、党参12g、白芍12g、白术10g、陈皮9g、干姜6g、白及6g、三七粉(冲服)2g、茯苓12g、大枣5枚、甘草6g。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等。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治法:疏肝泄热
方药:化肝煎加味,栀子6g、丹皮6g、青皮6g、陈皮6g、浙贝母9g、黄连6g、海螵蛸10g、白及6g、三七粉2g、茯苓12g、甘草6g。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等。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味,沙参12g、麦冬12g、白及6g、三七粉2g、生地10g、佛手10g、玉竹12g、白芍12g、百合10g、甘草6g。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