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肺平喘汤治疗小儿热性咳喘、哮喘
作者 / 韩新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方药:炙麻黄5g,苦杏仁、紫丹参、葶苈子、苏子、瓜蒌皮各10g,虎杖15g,生大黄3~10g(后下),细辛、生甘草各3g。功效:泻肺涤痰,平喘止咳。主治:小儿热性咳喘、哮喘。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上药除生大黄外,一起放入罐中,冷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煎煮;沸后,放入生大黄,再煮沸20~25分钟,即可倒出药液服用。亦可加冷水再煎,两次药液合并在一起,分次服完。小儿服汤药控制每日总量:2~3岁50~90毫升,4~6岁100~150毫升,学龄儿童150~250毫升,采取少量多次喂服的方法,不必限于每日2次。
注意:生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其用量要谨慎,并尽可能减少剂量。视患儿大小而定,一般2~4岁用3g,5~8岁用4~6g,9~12岁用7~9g,12岁以上可用10g。开始服用本方时,大便次数会增多,2~3天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如一日大便超过5次,大黄应减1/2量,并不后下,或暂停用。一般用本方1~3天,喘可减轻,5~7天喘可平。临床上只要大便不是稀烂,就可运用本方;对于伴有大便干结者,用之疗效更佳。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方
方药:(1)外用股骨头坏死专用贴或通用贴(自购)。(2)内服活骨丸:乳香、没药各24g,当归、山萸肉、山药、独活各48g,生地、熟地、赤芍、川芎、补骨脂、骨碎补、仙灵脾各36g,附子、肉桂各24g,仙茅16g。(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用法:(1)外用股骨头坏死专用贴和通用贴,分别贴敷于患侧股骨头体表解剖部位和腹股沟处,每3~5天换药1次。(2)将内服中药研极细粉末,过100目筛,和蜜为丸,丸重9g,早晚饭后服1丸。
功效:中药内外合治,可收标本兼治的显著疗效,具有祛风通脉、止痛化淤、养血补骨、豁痰消肿作用,增进机体造血机能,加快病灶局部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促进死骨吸收和新骨生成,对各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均有修复作用。治疗期间患者应柱双拐,免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