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汤见于《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甘草汤是一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经方。
原发性低血压是指一类原因不明的症状性低血压,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无力。还可表现为头晕、两眼发黑,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好发。患者常有皮肤苍白,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的临床特点。这些都特别符合心阳气虚的病机,可以用桂枝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加用少量的肉桂疗效更佳。
张某,女,32岁,经常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精神萎靡,手足欠温,稍微剧烈运动则觉两眼发黑,近1个月来有所加剧,临厕蹲便后站立时有片刻的头晕、两眼发黑,经常在本单位医务室测量血压,收缩压未超过85mmHg,舒张压低于50mmHg,面色苍白、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诊为原发性低血压,心阳虚证,治拟温通心阳,方选桂枝甘草汤加减。处方:桂枝10g,炙甘草l0g,肉桂2g,每日1剂,煎汤代茶。
连续服药2周,复诊时自诉头晕、两眼发黑症状明显好转,守上方再服2周。服药后头晕乏力渐消,自测血压多次,均在90/60mmHg左右,面色已不苍白,脉象虽细但不弱。守上方隔日1剂,再服4周,服药后自觉良好,自测血压稳定在90/60mmHg左右。随访1年,血压稳定在90/60mmHg左右,且无不良自觉症状。
二尖瓣脱垂是指各种原因使二尖瓣在心脏收缩时向左心房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数患者合并有各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心前区疼痛、心悸等做心电图检查可能有频发性室性早搏、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不少患者有短气乏力、头昏、低血压等症状和体征,故亦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本文由国学髓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随着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的提高与普及,该病的诊断趋于容易。凡见有心悸、短气、头昏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者即可以桂枝甘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心前区胀闷疼痛者,加瓜蒌皮、橘络、郁金、丹参;心悸者酌加柏子仁、生龙骨、生牡砺;乏力、气短者,加用党参、黄芪。
戴某,女,30岁,反复发作心悸、心前区闷痛1年余,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室性早搏,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脱垂。患者常觉头昏、乏力、气短,面色无华,舌苔淡白,脉细而结代。处方:桂枝10g,炙甘草10g,党参15g,生黄芪15g,瓜蒌皮15g,橘络15g,郁金15g,柏子仁15g。服药半个月后心悸、胸闷痛、头昏乏力有所好转,再服上方半个月,偶尔有心悸、胸闷,症状比较轻微。守上方加茯神15g,再服半个月,心悸、胸闷等基本得到控制,乏力、头昏明显减轻。为巩固疗效,继续服药半个月。半年后随访自觉良好。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心律失常。桂枝甘草汤既能兴奋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又能抑制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桂枝甘草对窦房结的冲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桂枝甘草汤见于《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甘草汤是一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经方。
原发性低血压是指一类原因不明的症状性低血压,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无力。还可表现为头晕、两眼发黑,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好发。患者常有皮肤苍白,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的临床特点。这些都特别符合心阳气虚的病机,可以用桂枝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加用少量的肉桂疗效更佳。
张某,女,32岁,经常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精神萎靡,手足欠温,稍微剧烈运动则觉两眼发黑,近1个月来有所加剧,临厕蹲便后站立时有片刻的头晕、两眼发黑,经常在本单位医务室测量血压,收缩压未超过85mmHg,舒张压低于50mmHg,面色苍白、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诊为原发性低血压,心阳虚证,治拟温通心阳,方选桂枝甘草汤加减。处方:桂枝10g,炙甘草l0g,肉桂2g,每日1剂,煎汤代茶。
连续服药2周,复诊时自诉头晕、两眼发黑症状明显好转,守上方再服2周。服药后头晕乏力渐消,自测血压多次,均在90/60mmHg左右,面色已不苍白,脉象虽细但不弱。守上方隔日1剂,再服4周,服药后自觉良好,自测血压稳定在90/60mmHg左右。随访1年,血压稳定在90/60mmHg左右,且无不良自觉症状。
二尖瓣脱垂是指各种原因使二尖瓣在心脏收缩时向左心房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数患者合并有各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心前区疼痛、心悸等做心电图检查可能有频发性室性早搏、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不少患者有短气乏力、头昏、低血压等症状和体征,故亦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本文由国学髓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随着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的提高与普及,该病的诊断趋于容易。凡见有心悸、短气、头昏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者即可以桂枝甘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心前区胀闷疼痛者,加瓜蒌皮、橘络、郁金、丹参;心悸者酌加柏子仁、生龙骨、生牡砺;乏力、气短者,加用党参、黄芪。
戴某,女,30岁,反复发作心悸、心前区闷痛1年余,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室性早搏,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脱垂。患者常觉头昏、乏力、气短,面色无华,舌苔淡白,脉细而结代。处方:桂枝10g,炙甘草10g,党参15g,生黄芪15g,瓜蒌皮15g,橘络15g,郁金15g,柏子仁15g。服药半个月后心悸、胸闷痛、头昏乏力有所好转,再服上方半个月,偶尔有心悸、胸闷,症状比较轻微。守上方加茯神15g,再服半个月,心悸、胸闷等基本得到控制,乏力、头昏明显减轻。为巩固疗效,继续服药半个月。半年后随访自觉良好。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心律失常。桂枝甘草汤既能兴奋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又能抑制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桂枝甘草对窦房结的冲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