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膏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因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cm,常呈组群分布。
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等表浅肿物内服药效果慢,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到局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液体成膜膏药,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35-45份、一枝黄花32-38份、野菊花32-38份、蚤休28-32份、穿山龙32-38份、半枝莲28-32份、龙葵32-38份、白花蛇舌草28-32份、浙贝28-32份、仙鹤草23-27份、山慈菇23-27份、山豆根23-27份、瓜蒌皮32-38份、夏枯草28-32份、黄药子28-32份、白头翁23-27份、三棱23-27份、莪术23-27份、玄参19-21份、樟脑78-90份、薄荷脑78-90份、颠茄浸膏0.9-1.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5-55份、甘油12-13份、苯甲醇23-27份、聚乙烯醇115-13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40份、一枝黄花35份、野菊花35份、蚤休30份、穿山龙35份、半枝莲30份、龙葵35份、白花蛇舌草30份、浙贝30份、仙鹤草25份、山慈菇25份、山豆根25份、瓜蒌皮35份、夏枯草30份、黄药子30份、白头翁25份、三棱25份、莪术25份、玄参20份、樟脑84份、薄荷脑84份、颠茄浸膏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0份、甘油12.5份、苯甲醇25份、聚乙烯醇125份。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肿节风、一枝黄花、野菊花、蚤休、穿山龙、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浙贝、仙鹤草、山慈菇、山豆根、瓜蒌皮、夏枯草、黄药子、白头翁、三棱、莪术和玄参水煎1-3次滤取800-1200毫升中药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液A加热到80-90℃后,加入聚乙烯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B;
3)取225-275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3-97%的乙醇,并加入薄荷脑、樟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和苯甲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小瓶内,即得液体成膜膏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1)中,水煎2次,滤取的中药液为1000毫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2)中,中药液的加热温度为8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2)中,取250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5%的乙醇。
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在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治疗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液体成膜膏药,用于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的外用治疗,局部用药,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无名肿痛、肿物、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淋巴结肿大及各类关节疼痛等人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35份、一枝黄花32份、野菊花32份、蚤休28份、穿山龙32份、半枝莲28份、龙葵32份、白花蛇舌草28份、浙贝28份、仙鹤草23份、山慈菇23份、山豆根23份、瓜蒌皮32份、夏枯草28份、黄药子28份、白头翁23份、三棱23份、莪术23份、玄参19份、樟脑78份、薄荷脑78份、颠茄浸膏0.9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5份、甘油12份、苯甲醇23份、聚乙烯醇115份。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肿节风、一枝黄花、野菊花、蚤休、穿山龙、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浙贝、仙鹤草、山慈菇、山豆根、瓜蒌皮、夏枯草、黄药子、白头翁、三棱、莪术和玄参水煎1次滤取800毫升中药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液A加热到80℃后,加入聚乙烯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B;
3)取225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3%的乙醇,并加入薄荷脑、樟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和苯甲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小瓶内,即得液体成膜膏药。
实施例2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45份、一枝黄花38份、野菊花38份、蚤休32份、穿山龙38份、半枝莲32份、龙葵38份、白花蛇舌草32份、浙贝32份、仙鹤草27份、山慈菇27份、山豆根27份、瓜蒌皮38份、夏枯草32份、黄药子32份、白头翁27份、三棱27份、莪术27份、玄参21份、樟脑90份、薄荷脑90份、颠茄浸膏1.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5份、甘油13份、苯甲醇27份、聚乙烯醇135份。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肿节风、一枝黄花、野菊花、蚤休、穿山龙、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浙贝、仙鹤草、山慈菇、山豆根、瓜蒌皮、夏枯草、黄药子、白头翁、三棱、莪术和玄参水煎3次滤取1200毫升中药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液A加热到90℃后,加入聚乙烯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B;
3)取275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7%的乙醇,并加入薄荷脑、樟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和苯甲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小瓶内,即得液体成膜膏药。
实施例3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40份、一枝黄花35份、野菊花35份、蚤休30份、穿山龙35份、半枝莲30份、龙葵35份、白花蛇舌草30份、浙贝30份、仙鹤草25份、山慈菇25份、山豆根25份、瓜蒌皮35份、夏枯草30份、黄药子30份、白头翁25份、三棱25份、莪术25份、玄参20份、樟脑84份、薄荷脑84份、颠茄浸膏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0份、甘油12.5份、苯甲醇25份、聚乙烯醇125份。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肿节风、一枝黄花、野菊花、蚤休、穿山龙、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浙贝、仙鹤草、山慈菇、山豆根、瓜蒌皮、夏枯草、黄药子、白头翁、三棱、莪术和玄参水煎2次滤取1000毫升中药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液A加热到85℃后,加入聚乙烯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B;
3)取250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5%的乙醇,并加入薄荷脑、樟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和苯甲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小瓶内,即得液体成膜膏药。
具体应用实施例
一种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肿节风40克、一枝黄花35克、野菊花35克、蚤休30克、穿山龙35克、半枝莲30克、龙葵3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浙贝30克、仙鹤草25克、山慈菇25克、山豆根25克、瓜蒌皮35克、夏枯草30克、黄药子30克、白头翁25克、三棱25克、莪术25克和玄参20克水煎2次滤取1000毫升中药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液A加热到85℃后,加入聚乙烯醇125克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B;
3)取250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5%的乙醇,并加入薄荷脑84克、樟脑84克、颠茄浸膏1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0克、甘油12.5毫升和苯甲醇25毫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小瓶内,即得液体成膜膏药。
该液体成膜膏药,用于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的外用治疗,局部用药,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无名肿痛、肿物、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淋巴结肿大及各类关节疼痛等人群。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35-45份、一枝黄花32-38份、野菊花32-38份、蚤休28-32份、穿山龙32-38份、半枝莲28-32份、龙葵32-38份、白花蛇舌草28-32份、浙贝28-32份、仙鹤草23-27份、山慈菇23-27份、山豆根23-27份、瓜蒌皮32-38份、夏枯草28-32份、黄药子28-32份、白头翁23-27份、三棱23-27份、莪术23-27份、玄参19-21份、樟脑78-90份、薄荷脑78-90份、颠茄浸膏0.9-1.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5-55份、甘油12-13份、苯甲醇23-27份、聚乙烯醇115-1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肿节风40份、一枝黄花35份、野菊花35份、蚤休30份、穿山龙35份、半枝莲30份、龙葵35份、白花蛇舌草30份、浙贝30份、仙鹤草25份、山慈菇25份、山豆根25份、瓜蒌皮35份、夏枯草30份、黄药子30份、白头翁25份、三棱25份、莪术25份、玄参20份、樟脑84份、薄荷脑84份、颠茄浸膏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0份、甘油12.5份、苯甲醇25份、聚乙烯醇125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肿节风、一枝黄花、野菊花、蚤休、穿山龙、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浙贝、仙鹤草、山慈菇、山豆根、瓜蒌皮、夏枯草、黄药子、白头翁、三棱、莪术和玄参水煎1-3次滤取800-1200毫升中药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液A加热到80-90℃后,加入聚乙烯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B;
3)取225-275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3-97%的乙醇,并加入薄荷脑、樟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和苯甲醇慢慢搅拌使其溶化,得到混合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B中混合均匀,后分装至小瓶内,即得液体成膜膏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水煎2次,滤取的中药液为1000毫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中药液的加热温度为8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取250毫升体积百分比为95%的乙醇。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成膜膏药在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治疗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膏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体成膜膏药,包括以下原料:肿节风、一枝黄花、野菊花、蚤休、穿山龙、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浙贝、仙鹤草、山慈菇、山豆根、瓜蒌皮、夏枯草、黄药子、白头翁、三棱、莪术、玄参、樟脑、薄荷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苯甲醇和聚乙烯醇。还公开了一种液体成膜膏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的外用治疗,局部用药,效果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孟九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孟九任
技术研发日:2019.01.01
技术公布日: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