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2021-02-12 19:05:22
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皮肤瘢痕类中药制剂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会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由大黄、姜黄、桔梗、乳香、没药按一定比例制备而成。本发明具有升清降浊,攻积导滞,散瘀通经的功效。本发明治疗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皮肤瘢痕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8%。
【专利说明】
_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皮肤瘢痕类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瘢痕是人体肌肤由于先天因素或受到外伤后局部组织在皮肤上留下的疤痕。瘢痕是创伤修复的必然产物,凡涉及真皮层的伤口几乎都以瘢痕愈合而告终。皮肤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网增殖,形成新的肉芽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产生边缘的上皮组织向中心生长,覆盖了肉芽组织形成瘢痕。
[0003]目前治疗瘢痕的药物和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治疗、药物注射治疗和激光治疗等,但是口服药物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激光治疗费用比较昂贵,治疗效果不理想,会有皮肤僵硬、色素沉着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会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
[000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大黄495-505份、姜黄245-255份、桔梗295-305份、乳香195-205份、没药195-205份。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各组分的优选配比方案是:大黄500份、姜黄250份、桔梗300份、乳香200份、没药200份。
[0007]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姜黄性温;味苦;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桔梗性微温;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乳香性温;味苦;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没药性平;味苦;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0008]本发明组方中,姜黄、大黄一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桔梗一辛散苦泄,开肺祛痰;乳香、没药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生肌。
[0009]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皮肤瘢痕效果明显,药价低廉,使用方便。
[0010]本发明所述中药用于临床的情况如下:治疗瘢痕3265例,男性1640例,占50.23%,女性1625例,占49.77%。其中,创伤瘢痕患者1233例、手术瘢痕患者355例、烧烫伤瘢痕患者652例,妊娠纹瘢痕患者1025例。
[0011]诊断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规定,参考蟹足肿(相当于瘢痕疙瘩)的诊断依据:皮损为质地坚硬,表面乎滑的扁平隆起,皮色呈淡红或正常,有时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或呈树枝状增生。自觉瘙痒或有刺痛感。好发于胸前,或肩胛部、背部及四肢受压迫部位。严重者可见多处皮损,与个人体质有关。常继发于外伤或手术以后。组织病理检查多见结缔组织增生,弹力纤维减少,附件被挤压而萎缩。
[0012]疗效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规定,参考蟹足肿(相当于瘢痕疙瘩)的疗效评定:治愈:瘢痕变平或消失,自觉症状消退。好转:瘢痕缩小30 %以上,或变软变平,自觉症状减轻。未愈:瘢痕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
[0013]治疗方法:取大黄500克,姜黄250克,桔梗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制成散剂,一次60克,棉布包煎5分钟温敷瘢痕处,药冷加温,反复敷擦一小时,一日2次。
[0014]治疗结果:治愈2775例占85%,好转424例占13%,未愈86例占2%。总有效率达98%。使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0015]典型病例:
1.姚某,男,6岁,1986年11月初诊。1985年9月12日不慎将开水瓶搬倒,胸部及双上肢大面积烫伤,经县人民医院治疗后留下胸部及双上肢瘢痕经久不退。经用本方治疗21天,瘢痕软化平复,恢复本色肌肤。
[0016]2.李某,女,22岁,2011年7月8日初诊。2009年3月因琐事和同学争执并发生肢体冲突,被三名同学围殴,致使面、胸、双上肢多处被抓伤,时经一年余多方治疗伤痕不退,经用本方治疗17天伤痕退去,恢复如初。
[0017]3.唐某,男,42岁,2014年9月20日初诊。2012年3月炸完花生米后不慎将油锅撞翻,热油泼到双腿及脚面,致使双腿及双脚烧伤,经住院治疗后留下大面积瘢痕,经用本方治疗35天瘢痕软化平复。
[0018]4.袁某,男,36岁,1983年4月17日初诊。1981年4月修车过程中用汽油擦洗零配件,洗完后抽烟,不慎将剩余汽油引燃,致使双上肢及胸面部烧伤,留下大面积瘢痕,经用本方治疗26天,瘢痕软化平复。
[0019]5.王某,男,轩岗煤矿工人,2011年I月6日初诊。1998年10月在井下工作时出现冒顶事故,被煤炭和矸石淹没,经过搜救抢救脱险后,左臂、手腕、肋骨、锁骨、右小腿多处开放性骨折,在医院手术后留下多处创伤、瘢痕,经用本方治疗6个月,瘢痕软化平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大黄495克、姜黄245克、桔梗295克、乳香195克、没药195克。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制成散剂,一次60克,棉布包煎5分钟温敷瘢痕处,药冷加温,反复敷擦一小时,一日2次。本实施例所制药物,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依据、疗效评定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对3012名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治愈者2530例占84%,好转331例占11%,未愈151例占5%。
[0022]实施例2: —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大黄500克、姜黄250克、桔梗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所述药物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23]实施例3: —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大黄505克、姜黄255克、桔梗305克、乳香205克、没药205克。所述药物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制药物,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依据、疗效评定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对3115名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治愈者2585例占83%,好转405例占13%,未愈125例占4%。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495-505份、姜黄245-255份、桔梗295-305份、乳香195-205份、没药195-2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500份、姜黄250份、桔梗300份、乳香200份、没药200份。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6039229SQ201610593420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6日 公开号201610593420.4, CN 106039229 A, CN 106039229A, CN 201610593420, CN-A-106039229, CN106039229 A, CN106039229A, CN201610593420, CN201610593420.4
【发明人】马玉珍, 马俊佰
【申请人】马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