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前列腺炎,即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s,CP/CPPS),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NP和PD,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CP/CPPS是病因复杂而多样化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排尿症状和其他一些目前难以解释的症状。由于对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许多医师在临床诊治本病过程中感到棘手。CP/CPPS当属中医的“精浊”、“淋证”、“浊病”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张春和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男科临床、教学及科研20余年,在辨治CP/CPP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从火(热)辨治CP/CPPS的经验浅析如下。
1 病因病机
基于中医整体观,通过辨证,常将CP/CPPS分为血瘀(瘀热)、湿热、中虚、肾虚、瘀滞5证。但在临床上,本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因此,病证虚实夹杂,证型亦常交错复杂。火(热)邪作为六淫之一,几乎存在于CP/CPPS各个证型的发展变化中,《至真要大论》即曰:“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湿热证较为常见,因有形湿邪最易与无形之热相挟,而郁火(热)、瘀热(火)亦非少见,况火(热)邪诚如《类证治裁·火症论治》所言:“有实火、虚火、湿火、郁火、阴火、五脏六腑火、游行不归经之火”之分,故临证时强调当须仔细辨别区分。经笔者总结具体见下:
1.4 脾虚阴火下陷:脾处中焦,主升清,李东垣强调脾气升发的重要性,若是由于外感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脾气不舒,不能升阳,可致浊火下行,《静香楼医案》即载1例:“水谷之气,不得阳运,酿湿下注,而为浊病。”张石顽亦认为,浊之为证可因脾虚下陷而成。
1.5 肾亏虚火内扰:青壮年之人,常因恣情纵欲,或肾中相火妄动,所愿不遂,又或病久伤阴,肾中阴液暗耗,虚火自灼,致离位之精化为白浊。《丹溪心法·赤白浊》说:“若调摄失宜,思虑不节,嗜欲过度,水火不交,精元失守,由是而为赤白浊之患。”
1.6 少阳郁而生热:邪气侵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可导致一系列病症,“小便不利”即在其列。足少阳胆腑,附于肝,寄相火,具生发之气,若疏泄不利,则易化生郁热。“小便不利”常为CP/CPPS患者所述之主症,故少阳病变或为CP/CPPS发生的原因之一。
1.7 下焦瘀血蕴热:久病必瘀,临床上CP/CPPS患者往往病程较长,缠绵不愈,常可见瘀血之征,瘀则不通,久则可蕴热生火。且《金匮》说:“热之为过,血为之凝滞。”王清任亦云:“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可见,下焦瘀血蕴热的同时,所生之热又可加重血瘀,形成恶性循环。
1.8 热毒壅盛于下:与湿热一证相比,热毒为重。若是下身或房事不洁,则热毒可经外尿道口逆行侵犯前列腺;而热毒亦可循肝、肾经脉,下注于前列腺。
2 治则治法
张春和教授临证中对CP/CPPS患者进行火(热)辨证时,时刻强调一定要基于整体,通过四诊对其火(热)之邪的性质、所处脏腑经络辨别清楚,阴阳、表里、虚实的把握务必准确细致。不可但见火(热)之象即清热泻火,若遇实热阳火尚可,否则,此举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可犯“虚虚实实”之戒。(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且在临诊辨证之时,除了要把握CP/CPPS的一般症状,诸如尿频、尿急、尿道不适或灼热,尿有余沥,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腰骶部、腹股沟、少腹、会阴、阴囊、睾丸等疼胀不适外,更要区分不同火(热)型的“特异性”表现。
2.6 和解少阳以泄热:此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胆热内郁证。赵本《伤寒论》第96条中记载“小便不利”一证,但这仅仅是本条中诸多证之一,可见少阳病证之复杂性。需要强调的是,少阳病证虽亦可见胸胁苦满不适,口苦脉弦等,但临证当须与肝郁化火证细细鉴别,因为少阳病之热位处半表半里,其性阴阳虚实兼杂。临床除一般见证外,其“特异性”表现为:晨起口苦,咽干,目眩,典型者或有往来寒热,心烦欲呕,不欲饮食,舌红苔白或黄白相间,脉弦细。相较肝郁化火证而言,情绪变化对本证影响不大。(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处方时可谨遵仲景小柴胡汤法,药选柴胡、黄芩、党参、法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等。少阳病病性虽属热,但其病位处于半表半里,不可发汗自不必言,亦不可见热即施寒凉清热之品,同时,少阳邪热易耗伤津液,故亦禁用利小便之法。少阳病的治疗,惟宜和解之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此方寒热并用、升降协调、攻补兼施,若遇证有兼挟者,尚可基于和解大法酌情参以它法。
2.7 通瘀滞以散热:此法适用于下焦瘀血蕴热证。CP/CPPS患者病程往往较长,久病必瘀,瘀久郁热,而热又可进一步加重瘀,此热位在里,性属阳、属实。临床除一般见证外,其“特异性”表现为:腹股沟、少腹、腰骶、会阴、睾丸、阴茎、大腿等疼胀或刺痛明显,固定不移,且患者常诉有“热感”,小腿肌肤甲错,舌暗泛紫或有瘀斑,或舌下紫络,脉弦涩或细涩甚或结、代。(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处方仿《医林改错》逐瘀汤、仲景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桂枝茯苓丸等方义,药选水蛭、小茴香、炙延胡索、当归、川芎、蒲黄、乌药、桃仁、大黄、川牛膝、王不留行、丹参、炒川楝子、炒皂角刺、蒲公英等。同时,考虑到瘀久生热,常加生地黄、白芍、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水蛭常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疾病,因普通药物难以渗透前列腺,而其作为虫类药,破血逐瘀,力峻效著,还长于化瘀利尿,尤利于血蓄膀胱,小便不利者。《本经》云:“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3 结语
综上所述,火、热邪的辨别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时具有重要性,张景岳认为“火有虚实,热有假真”。张春和教授从火热辨治Ⅲ型前列腺炎时,首辨阴阳,再分虚实,同时还考虑火、热邪所处之位,这样则可以更好地透过现象认识火热的性质,从而提高辨治的准确度及临床疗效。此外,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时务必衷中参西,不可偏废。本病急性发作、EPS内的白细胞数≥10个/HP、脓细胞增加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对于有排尿症状的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选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新)、平滑肌松弛剂(盐酸黄酮哌酯)、M受体拮抗剂(酒石酸托特罗定)等。当然,本着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尽量避免罹患Ⅲ型前列腺炎或预防愈后复发更是医患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