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面部三角区的“青春痘”不能挤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青少年面部最常见的皮肤病,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痤疮的形成是由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等原因所致,多发于青少年面部及上胸背部,临床上从轻到重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囊肿和结节。发红和化脓的青春痘则是因细菌感染而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面部出现痤疮时喜欢用手将其挤破。实际上,痤疮最好不要挤破,特别是人体面部“三角区”的痤疮。因为痤疮在挤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挤压不当,不仅会造成痤疮周边的组织受到破坏,引发更多的炎症,造成愈合延迟、痘印明显等不良后果,还会造成细菌随血流播散,引起更为严重的感染。
为什么说人体面部“三角区”的痤疮挤不得呢?首先,人体面部“三角区”通常是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也是人体面部最易发生痤疮的区域,这个区域血管丰富,养分供应充足,人体排出的毒素能得到及时“清理”。其次,面部三角区又被称为“危险三角区”,这是因为人体头面部有6条可以通向颅内的静脉,它们互有分支,相互沟通,形成一张密集的血管网。(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而面部静脉是人体唯一没有静脉瓣的静脉,静脉血会带着毒素源源不断地流向“废物处理站”,但由于面部静脉的特殊结构,血液除了会正常向下流动到颈部静脉外,还会向上流到颅内。如果人体面部三角区长了痤疮,并且用手去挤,就会使周围皮肤上的细菌、灰尘随之进入血液,沿着静脉网络四处流窜,容易造成眼睛和鼻子等器官感染,严重者还会导致颅内感染,进而引发败血症。(以上内容摘自:《面部三角区的“青春痘”为什么不能挤》作者:王玉洁,《农村百事通》 2018年第20期 P5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