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银屑病、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等秘方
2021-05-19 08:39:12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银屑病、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等秘方
银屑病——四物汤加减(卢传坚方)
(组成)熟地黄、白芍、乌梢蛇、徐长卿各15g,当归、甘草、川芍各15g,丹参、土茯苓各20g,蝉蜕、莪术各10g。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将药液混合,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养血润燥祛风,化瘀祛湿止痒。用于银屑病。
(方解)方中熟地黄、白芍、当归养血补血润燥,阴血得补则肌肤得荣;白芍养血柔肝,肝为风脏,肝柔则风息;丹参活血凉血清瘀热;莪术破血行气散结,使瘀散而肌肤得养;土茯苓、徐长卿解毒祛湿;荆芥、蝉蜕、乌梢蛇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血润燥祛风、化瘀祛湿止痒之功。
(验案)陈某,男,2005年2月24日初诊。患银屑病20余年,每于春季加重,痒甚,屡治未有明显效果,而转求中医治疗。诊见:全身皮肤干燥瘙痒,躯干、四肢可见泛发性散在红色斑块、大小不等,尤以双下肢为甚,斑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易刮除,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口淡、纳差,大便溏,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诊为银屑病,证属血虚风燥,兼夹瘀湿。治以养血润燥祛风,化瘀祛湿止痒,方以四物汤加减。处方:熟地黄、生地黄、白芍、鸡血藤、沙参、玉竹、石上柏各15g,当归、莪术各9g,川芎6g,丹参30g,徐长卿12g,紫草20g,甘草5g。7剂,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月3日二诊:服药后皮疹略有消退、鳞屑减少,但仍瘙痒较甚,口淡,便溏。
图片
上方去生地黄,加佩兰、乌梢蛇、蛇床子各15g,加强化湿祛风止痒之力,7剂,连续治疗2周。3月18日三诊:瘙痒明显减轻,躯干处皮疹减退,但双下肢皮疹消退缓慢,食纳可,大便正常。效不更方,守方加减。处方:莪术、香附各10g,徐长卿、石上柏、熟地黄、白芍、沙参、玉竹、佩兰、毛冬青、乌梢蛇、蛇床子各15g,紫草20g,乌梅、丹参各30g。7剂,连续服2周。3月31日四诊:躯干部皮疹颜色明显变淡,范围缩小,鳞屑变薄,双下肢皮损范围缩小,但仍有红斑、鳞屑,变化不明显,稍有瘙痒,继续用上方治疗。随后患者一直坚持门诊治疗,每周复诊1次,方药随症加减,病情稳定。11月24日复诊:已无新发皮疹,原皮疹红斑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瘙痒基本消失。嘱继续调理以巩固疗效。
(方源)刘凤年.卢传坚教授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新中医,2006,38(6):13
湿疹——湿疹汤(附外洗方)(孙一民方)
(组成)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各30g,薏苡仁24g,赤茯苓15g,滑石12g,金银花、连翅各15g,黄柏、苍术各6g,胡黄连9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外洗方:蛇床子120g,地肤子、白鲜皮各9g,苦参15g。煎水洗局部,每日1剂,洗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内外兼治,疗效更好。
(功效主治)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瘙痒,糜烂,流黄水。
(方解)方中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薏苡仁、赤茯苓、滑石利湿,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苍术、黄柏、胡黄连燥湿。共奏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
杏林飘香
杏林飘香
杏林飘香,专注中医!每天分享中医类优质文章、推荐中医名家名师名方,分享中医药知识干货、免费赠送中医电子书籍等。传承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按语)湿疹之发生,乃体内湿邪太盛,化热结毒所致。治疗应以利湿为主,其次是清热解毒。湿利后,则热无所附,所以治疗时利湿是关键。利湿的药大都能通利小便。这样便将湿邪从小便排出,同时还可配伍一些燥湿药,如苍术、胡黄连等,以提高疗效。切忌只外用收敛性药物,若用早了,会使湿毒内收,从现象上看,虽局部湿疹有好转,但体内湿邪未除,往往转移他处发作。有时湿毒内收后,再次发作,病情反会加重,这样疗程会更长。如临床曾遇一湿疹患者,先是患足趾部湿疹(脚气)。因嫌瘙痒,急用枯矾面外搽,局部经收敛后虽有好转,可是1周后又患上阴囊湿疹,比在足趾部更加瘙痒难忍。所以治疗此病。必须因势利导,以祛湿邪外出为上策。湿疹虽为皮肤局部疾患,但亦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找出内在联系。从根本上着手治疗,应以内服药为主,疗效才易巩固。只有在体内湿邪将净的情况下,适当外用些收敛药,方不致遏邪于内也。
湿疹用药规律:①流黄水,清水: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薏苡仁、赤茯芩淡渗利湿。②感染化脓: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抗菌消炎。③瘙痒:桃仁、当归尾、苍术、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活血,燥湿,利湿止痒。④小便短赤:山栀子、淡竹叶、赤茯苓、滑石清热利尿。
(方源)《临证医案医方》
过敏性皮炎——祛风消疹方(张海峰方)
(组成)路路通10~20g,乌梅6~10g,地龙6~10g,北防风6~10g,蝉蜕3~6g,牡丹皮6~10g,甘草3~10g。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用于过敏性皮炎。审证要点为:皮损为丘疹、红斑或风团,伴有轻度发热、口渴、瘙痒等症,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凡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辨为风热证者均可用之。
(方解)方中路路通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对于风疹瘙痒有祛风止痒之效;乌梅味酸,能生津止渴,据现代药理研究,此两药均具有抗过敏的作用;牡丹皮、地龙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且有息风解毒之效;蝉蜕、防风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的功效。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有表证者加荆芥。
(验案)黄某,7岁。患者全身出现风疹块1个月。经口服苯海拉明及静注葡萄糖酸钙等治疗无效。就诊时,患儿全身满布红色疹块,瘙痒,体温38.5C。治以祛风消疹方加荆芥10g,连服3剂,热退疹消而愈。
(方源)《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图片
皮肤瘙痒——散风止痒汤(姚培发方)
(组成)生地黄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荆芥10g,防风10g,牡丹皮10g,紫草10g,蝉蜕6g,生甘草6g。
(用法)头2煎内服,第3剂外洗患处。
(功效主治)养血和营,疏风止痒。主治老年人皮肤瘙痒症以及夏季湿疹瘙痒。
(方解)本方以四物汤养血润肤,配合荆芥、防风、蝉蜕疏风止痒。牡丹皮、紫草凉血和营,使得血行风自灭,甘草解毒缓急并协调诸药。
(加减)如盛夏湿疹瘙痒则加绿豆衣10g,苦参10g,蛇床子15g。
(验案)夏某,男,82岁。初诊日期:1995年3月24日。诉全身皮肤干燥奇痒1年余,除偶尔影响睡眠外,余无不适。舌质淡,苔薄,脉细。处方:当归10g,生地黄15g,赤芍10g,川芎10g,荆芥10g,防风6g,牡丹皮10g,紫草10g,蝉蜕6g,苦参10g,何首乌10g,首乌藤15g。生甘草6g,共服7剂。二诊药后痒减,原方加鸡血藤15g,全蝎6g(碾末分吞)。再经旬余调治,痒症全消。
按: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容易产生瘙痒、脱屑乃至皮肤角质增厚似牛皮癣样皮损,秋冬季症状严重,夏季减轻。姚教授认为该病为老年血虚精少,卫气不固,风邪侵入所致。《灵枢·本脏》曰:“卫气虚衰,腠理不同,风邪易入,浮游于皮肤之间,故浑身燥痒不息,此即无风不痒也”。他抓住老年瘙痒症的特点,取养血和营、疏风止痒之法,标本同治,每多收效。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皮肤赘疣——化瘀解毒方(谢秋声方)
(组成)生地黄12g,赤芍9g,当归9g,川芎9g,三棱9g,莪术9g,白鲜皮9g,苦参9g,茯苓12g,僵蚕9g,金银花9g,板蓝根9g,甘草3g。
(用法)日服1剂,连服2个月为1疗程。寻常疣及跖疣除口服外,用明矾9g与药汁一起外洗,坚硬者再加玄明粉9g一起洗。
(功效主治)凉血化瘀,利湿解毒。用于各类皮肤赘疣。
(方解)生地黄、赤芍凉血活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川芎还可引经);三棱、莪术破血祛瘀散结;白鲜皮清热解毒,利湿祛风;茯苓健脾利湿;苦参杀虫止痒;僵蚕祛风散结;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现代药理有抗病毒作用)。
(加减)痒剧加百部、地肤子各9g;热象较甚如扁平疣加色红牡丹皮9g,白花蛇舌草20g;湿热重,苔黄腻加黄苓、山栀子各9g;扁平疣色深顽固者加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磁石等平肝药选用,或丹参、泽兰、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选用;皮损发于四肢者,加牛膝、丝瓜络、路路通等引经通络药选用;寻常疣、跖疣顽固者加炮山甲9g;各类疣凡泛发顽固者加干蟾皮6~9g,同时甘草剂量加大至4.5g。
(验案)陆某,男,21岁。初诊。1983年4月4日。主诉面部扁平疣半年,奇痒。检查见面部针尖或针头大小不等红褐色扁平丘疹,以额部及颊部分布较为密集。诊断为扁平疣。处方:生地黄12g,赤芍9g,当归9g,三棱、莪术各9g,僵蚕9g,干蟾皮6g,苦参9g,百部9g,白鲜皮9g,地肤子9g,板兰根15g,银花9g,甘草4.5g,7剂。二诊:药用4剂,皮损显著减少,有瘀化、毒解之象,再予原方7剂。1月后复诊,诉:服药9剂后皮损痊愈,自动停药。
(按语)谢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到皮肤疣患者多数舌边有瘀斑,脉濡细,女子月经不调等症,故认为“疣”主要是湿热蕴结于血分所致,在治疗上采用凉血散瘀、利湿解毒,佐以祛风的治则,以化瘀解毒方加减治疗各类疣48例,取得显著效果。
(方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集》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