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白天轻夜晚严重,甚至喉间糜烂,却不很痛。而咽喉干燥之至,喝一点水又好受些,但水一入肚腹,肚子又不舒服起来,然后发吐,吐的清稀唾液像水一样多。
出自清代顾世澄所撰《疡医大全》的引火汤,可治这种病。
组成:
熟地(一两)元参(一两)白芥子(三钱)山茱萸(四钱)北五味(二钱)山药(四钱)茯苓(五钱)肉桂(二钱),水煎服。
此方以何起效?
肾为水火之脏。肾阴即元阴、真水;肾阳即元阳、真火。足少阴肾经入肺,从喉咙经过,达舌根。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会引起咽喉疼痛。
熟地、玄参、山茱萸、山药等均为滋阴降火之药。
再用少量肉桂补肾阳,一方面这是取阴中求阳,另一方面就像发动机,得有点火引擎,整个发动机才能运转起来。加之肉桂性沉向下,可将阴虚之火引归肾宅。
辛散走窜的白芥子搜络豁痰,并使滋阴之药补而不滞,滋阴又降虚火,咽痛之症自然消失,故名“引火汤”。
此症之所以日轻夜重,是因为阴虚则阳亢,旺盛的阳气到晚上依然不想休息,和夜晚的静唱反调,造成阳不入阴,故而夜间症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