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仙医”傅山先生的传奇故事
2021-06-02 20:05:03
中医蔡长福论癫痫病
癫痫病的治疗也要以六经辨证为主,六经表里通脏腑,离开六经辨证,百病没有思路。
推荐博文:
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金匮要略》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
blog.sina.com.cn/wneldbk100
羊羔疯对上昂,犯病不认爹和娘,沟里跌倒沟里死,河里跌倒河里亡,又伸腿又跺脚,嘴里不住吐白沫。大家看,这是什么病?有汗为柔无汗刚,有汗者为柔痉,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刚痉,葛根汤。
《伤寒论》条文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癫痫病的缘由就是外感经带病长期不解,经热长期耗津,仲景才写下痉病
.
癫痫病第一证:
犯病而无汗者,为中阳不健,突然昏倒,口吐白沫,背反张,葛根汤合理中汤。
癫痫病第二证:
有汗而发,突然昏厥,背反张,桂枝加葛汤,汗多者加白虎汤。
癫痫病第三证:
平日能吃能喝,大吃大饮,屁多,自汗多汗,夜里有汗,汗后突然或受风凉,或受大寒,或被雨淋,寒凉表闭,热气不得外发,气上冲胸,口痉不得语,背反张,口吐白沫,脚挛急。这种痉证要解表清里,葛根汤合白虎汤合大承气汤。
伤寒与杂病是仲景的一体之作,伤寒与杂病这是后人分开的。我们临床医生必须要用整体观的思维来读伤寒杂病论,伤寒就是杂病,杂病就是伤寒。
比如说杂病第一证,《金匮》“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四两、桂枝三两、白芍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
1
2
枚)
这就是痉证的第一证,“其证备”,就是太阳经的症状全都有,“项背强,身体强,几几然”都有,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脉沉迟。为何脉沉迟?是因为太阳经虚,为何太阳经虚?这是桂枝汤的耽误,小孩从小脾胃就弱,应该桂枝汤治疗但是却没有使用桂枝汤,时间日久,引起脾胃虚弱,营卫不足,没有力量抗邪,引起脉沉迟,作为读伤寒的大家,我们首先见到什么病都要想到这可能是桂枝汤的耽误,你脑子里面有这个思维你临床才能得心应手。
无论大病小病,绝大部份都是桂枝汤耽误而成,所以桂枝汤是常人之方,从小到大,桂枝汤常常服用,你就不容易得大病险病,桂枝汤是患者脱不掉的棉袄,是我们医生之路的目标,身上没有桂枝证,人不容易生大病,因为桂枝汤天地同补,补天以桂枝为主,补地以白芍为主,这两味药是我们患者必用之药
.
这是张仲景他老人家的原意,所以开卷写下桂枝汤。
用好桂枝汤就把良医当,用不好桂枝汤,非把病人伤。伤病人还不讲,最终你自己有病治不好,作为一个临床的读伤寒的中医,治不好自己的病,你还叫什么中医?你拿着文凭自大自傲,医生腰里文凭装,不如脑海装着桂枝汤。
痉证是因为阳明和太阴,营卫不足,津液不足,不能供养颈椎,所以项背长期僵硬,仰头头晕,脖子活动啪啪的响,时间一久还能形成歪脖子病。西医所谓的颈椎增生,中医认为是表证邪风长期携带不解,湿气不化,骨膜增厚,得不到阴液来滋润所造成的。如果再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抹头晕,抹头难,眼花缭乱,常常眼前出现重影,甚至引起两眼斜视,两眼不一致,学生能引起近视,近视眼就是这样来的,这些都可以使用栝楼桂枝汤来治疗。
重影就是经内有热,热得不到津液的平衡滋润,热气对外喷发干扰眼睛的视力,所以出现重影。我们可以联想一下生活中倒热水时会出现的水花,那就是热气上冲时所出现的。重影严重时会出现五彩虹,这是脾经虚狠了,长期津液不足导致的阳明经热气外发,肝胆相照,脾胃相连,脾胃是一阴一阳,两者不平衡必然出现重影,眼睛是五液之泉,就怕气分热气干扰,所谓的气分热就是阳明经热长期不解。
这种痉病如果在孩子身上,那么小孩会发高烧,出汗,发抖,甚至能够烧昏过去,休克抽风。北方医生说这是风病,又叫风脾汗,打摆子,打摆子就是疟疾。这是仲景杂病中痉病的第一证柔痉。
项强好比柔痉状,有汗为柔无汗为刚。何谓柔痉,就是好出汗,就是皮软筋缩骨硬。何谓刚痉,刚痉者无汗。“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刚痉,葛根湯主之。”小孩子突然大叫一声,躺倒在地,不省人事,身体无汗,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背反张,牙关紧咬,啪啪而响,有些人甚至会把舌头咬断,后人束手无策,仲景留下了葛根汤。
如果情况紧急,无汗者用安乃近加小柴胡冲剂可以代替麻黄汤,有汗者用
A
PC
加小柴胡冲剂可以代替桂枝汤,这样可以临时缓解。这就是所谓的“癫痫病,羊羔疯”。留诗一首:
癫痫病人好伤心,犯病不认娘和親;
沟里栽倒沟里死,河里栽倒命难生;
癫痫病
往上仰,犯病不认爹和娘;
沟里栽倒沟里死,河里栽倒河里亡;
有伸腿
又跺脚,嘴里不住吐白沫。
用上仲景大承气,大承用上特别灵!
这些病过去在农村的粪坑茅厕,不知道死了多少,有些人洗澡死在河里,有些人死在池塘里,有些人在沟里洗衣服、洗菜,死到沟里河里。
痉病第三证,仲景说“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腳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为什么会出现第三证,是第一证栝楼桂枝汤出现没有及时治疗迁延日久,津液被伤被耗,没有胃气抗邪,就出现了第二证,那就是感冒无汗,没有胃气抗邪,所以汗不出,膀胱经气失调,小便反少,邪无出路,引起气撞冲胸,所以口噤不得语,那就是葛根汤。
葛根汤误治日久,经气化腑热,所以大便不通,大便不通腑热上冲,热气骚扰神明,大叫一声,一头昏倒,热伤经气,四肢抽搐,背反张,这就叫做卧不着席,脚挛急,这叫抽搐,必切齿,这是阳明经气被耗,所以才会切齿。
仲景说大承气汤急救。
上述三种,后人说是羊羔疯、马风、猪风、牛风、蛇风等等,他们把治病的关键放在化痰上,创制了什么定惊丸、滚痰丸、倒痰丸等,大家看看有哪味药能把这个病治掉,没有一个方子能到位,我们把时方与经方对比一下,我们就知道经方的疗效了,仲景只用了三个方子就全部搞定了。这就是治疗癫痫病的首选之方,没有其他方子可以代替了。这也是经方在中医界上立于千古不败之地的原因,只要药物对症,必定效如桴鼓。
我的一生几十年临床,治疗无数癫痫病,不能治愈者几乎没有,就用上述症状,以二阳合病来辨证,以经证为基础,辨出表里寒热虚实,按照上述症状辨证是百发百中,辨证好了,不会治不好,治不好就是你辨证不对,对癫痫病羊羔疯几千年来,读伤寒的大家也很少谈到是痉病,这也是个千古之谜,本人几十年的总结给后人一个答案。
医案一:
2014
年广东一个小孩,因为感冒误治,三岁的时候在医院出现癫痫,久经治疗毫无好转。
来到蔡长福老师诊所,就按照上述症状辨证,一个月的中药,再也没有犯病。一年后小孩烦躁多动不听话,蔡长福老师给予熟仁饮
(
酸枣仁,柏子仁等滋补心阴之药
)
,加减,患者服药后烦躁消失。
医案二:
戴某
男
11
岁
2
015-4-28
初诊:痉病
癫痫病,
8
岁开始,睡觉打呼噜,大便经常几天一次,这次已经一周没有大便了,以前
10
天没有大便,一到夏天有皮肤病,出汗不多,睡觉不沉,容易醒,睡觉不安静,怕冷,磨牙,讲梦话,愛吃肉,无肉不欢,
师父分析:
本病是感冒发烧误治而起。解大便肚子不疼,右寸脉浮,关尺不是很浮,迟缓,手心出汗,左脉一样,喜欢趴着睡觉,夜里放屁不多,吃饭肚子不难受,喝水量不大,犯病时候不叫,咬牙,眼睛上吊。
方一、桃仁承气汤:
桃仁
3
0g
、桂枝
30g
、大黄
60g
、芒硝
30g
、炙甘草
30g
。
3
天一剂,一天两顿,一顿
5
克芒硝。
4
剂
12
天。
方二、栝蒌桂枝汤:
天花粉
4
0
g
、桂枝
45g
、白芍
45g
、炙甘草
30g
、厚朴
60g
、枳实
30g
、大黄
40g
、槟榔
20g
、干姜
30g
、生姜
60g
、大枣
15
枚。
300
4
剂
12
天。
方三、葛根汤:
葛根
4
0g
、麻黄
15g
、桂枝
20g
、白芍
20g
、炙甘草
20g
、厚朴
40g
、枳实
20g
、大黄
30g
、槟榔
20g
、党参
20g
、白术
20g
、干姜
30g
、生姜
60g
、大枣
15
个。
4
剂
12
天。
2015-5-25
复诊:
吃药到现在不犯病了,头汗多,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磨牙,大便稀,不是每天一次,胃口好,喜欢吃肉,整个背部发痒,打呼噜好些,长湿(?)脚气严重,发痒。右脉弦软,按之有力,没有打喷嚏,左脉沉弦,按之无力。
方一、桂枝加葛根:
桂枝
3
0g
、白芍
60g
、炙甘草
20g
、葛根
60g
、柴胡
40g
、黄芩
20g
、半夏
20g
、党参
20g
、射干
20g
、天花粉
40g
、石膏
60g
、知母
20g
、厚朴
40g
、枳实
20g
、大黄
20g
、槟榔
10g
、生姜
100g
、大枣
30
枚。
6
剂
3
0
天。
方二、桂枝倍芍葛根:
桂枝
30g
、白芍
60g
、炙甘草
20g
、葛根
60g
、当归
1
5g
、党参
15g
、升麻
15g
、独活
15 g
、苍术
15g
、黄芩
15g
、苦参
15g
、知母
15g
、石膏
40g
、防己
15g
、茵陈
40g
、茯苓
15g
、白术
15g
、猪苓
10g
、泽泻
15g
、车前草
15g
、木瓜
15g
、生姜
100g
、大枣
30
个,芒硝
10
克一顿。
120
克。
6
剂
3
0
天。
2015-7-5
复诊:
大便
4
、
5
天一次,夜里磨牙,憋气好了很多,感冒了会打鼾,平时不打鼾了,自从吃药到现在没有犯病,头上汗多,右脉弦细,按之稍有力,左脉一样。
方一、栝蒌桂枝汤:
天花粉
4
0g
、桂枝
20g
、白芍
40g
、炙甘草
20g
、葛根
40g
、厚朴
15g
、枳实
20g
、大黄
30g
、槟榔
15g
、黄连
15g
、黄芩
20g
、柴胡
40g
、栀子
10g
、茵陈
30g
、生姜
60g
、大枣
20
个。
5
剂
1
5
天
。
方二、桂枝汤半夏泻心汤:
桂枝
20
g
、白芍
40g
、炙甘草
30g
、半夏
20g
、黄连
15g
、黄芩
30g
、党参
30g
、干姜
30g
、厚朴
20g
、枳实
30g
、大黄
30g
、槟榔
10g
、葛根
40g
、茵陈
20g
、栀子
10g
、生姜
60g
、大枣
20
枚。
5
剂
1
5
天。
患者现已经痊愈。年轻患者身体机能好,好的快,过了中年患者机能衰败,好的慢,也会有反复,治病要有耐心,也能治好。——
摘自
仲师之徒蔡长福
的新浪博客
蔡长友运用三方姜连汤加减治愈癫痫病一例
李某某,女,
37
岁,广东佛山人。职业:护士。
2
014
年
12
月
29
日 初诊
主诉:
癫痫十多年,术后频发作。
现病史:
不定时常发眩晕,继而意识模糊,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初发于
2002
年,经广东佛山人民医院头颅
CT
显示为先天性脑动静脉畸形,拟诊为原发性癫痫,予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于
0
3
年
12
月再次头颅检查提示:左颞、顶枕部血管迂曲畸形,逐分别于
03
、
04
、
06
年多次行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介入),并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后因效果不佳又行介入术及三次伽马刀手术。十多年来发作频繁,痛苦不堪。
刻下症:
除癫痫反复发作外,头昏目涩,颈肩僵硬,背部酸胀难受,肢体怕冷畏寒,晨起流涕,时有胃胀,胸胁胀痛,惊悸、烦躁,无汗,乏力,面容焦虑,月经可、二便可。
诊:
六脉弦而微数,舌红苔白而略腻,舌下静脉紫暗。按六经,太阳、少阳经辨证施治:
拟方:
葛根
6
0g
、麻黄
10g
、桂枝
30g
、芍药
30g
、炙甘草
20g
、柴胡
60g
、黄芩
30g
、制半夏
20g
、党参
50g
、茯苓
20g
、大黄
15g
、龙骨
30g
、牡蛎
30g
、防风
20g
、枳实
15g
、厚朴
25g
、槟榔
10g
、生姜
30g
、红枣
10
枚。
七帖,十四天。
2015
年
1
月
25
日二诊
诉:发作次数减少,发病过程时间缩短,自觉精神较以前好,诸症减轻。
拟方:
守上方加减,十帖,二十天。
医嘱:
西药渐停,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
后续每隔二十、三十天不等,前来复诊。
至
2
015
年
6
月
20
日再诊:進入
2015
年以来,从未再发病,面色明润,精神好,体重增加了十来斤。观其形神,查其舌脉,病已告愈。
本案小结:
本案患者西医按原发性癫痫行十次介入、三次伽马刀手术治疗而效果不佳,病人不堪其苦,逐来寻中医治疗。
根据刻下症头昏目胀,颈、肩、背部酸胀,肢体怕冷、流涕,可辨为太阴经病、兼表证长期携带。胸胁胀、满而痛,惊悸、烦躁,可辨为阳明轻度腑证,少阳邪气有余,乃典型柴胡龙骨牡蛎汤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07
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认为,此方按仲师原意应为治太阳病过经、或误下而致邪气入里,引起胸满烦惊、谵语;或少阳本已受邪日久,太阳、阳明过经之邪气又传少阳,少阳为小阳,难以承受三阳之邪而发为上述证候。观其脉证,故投葛根汤、柴胡龙骨牡蛎汤,又虑患者满胀,久病邪实轻度腑证,兼方小承气。
病已告愈,病患全家感激涕零,本案再度体现仲景之学,六经之道,实为医者临证必修。从多年临床中体会到,促進传统医学的進步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应当有二:一是医者的仁愛之心,为患者解除痛苦是原动力;二是医生求知的欲望是助推器。笔者近年来接诊了一些癫痫病患者,才知道他们的痛苦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因此我探索运用六经辨证的思维对癫痫的治疗,同时在诊治经验的积累中感悟到,顽固性癫痫病在六经辨证中能够找到很好的答案。
癫痫——是现代医学给它的命名,俗称“羊角风”或“羊癫疯”。西方医学认为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常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流涎沫,肢体僵直,抽搐颤动。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在中国已成为神经科中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从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来看,癫痫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痫证”或“痉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小儿痫证类痉惊,发时昏倒搐涎声,食倾即醒如无病,阴阳惊热痰食风。意思是痫证类似惊风、痉风,发时昏倒抽搐,痰涎壅盛,气促有声,与惊痉二证相似。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噤切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著对痉证也多有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曰: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在《医林改错》一书中,王清任又提出了气虚血瘀可以致痉。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痫、痉之疾病各有论述。笔者临证中接诊此类疾患,多以痉病论治,每从六经入手,多获良效。《伤寒》、《金匮》皆经典之作,六经辨证贯穿其中,经典乃千古之法,不可超越但可延伸,所以多年来我养成了“临证若困疑,开卷寻经典”的习惯。《金匮要略》中仲师置此病为杂病之首,明确了外感可发为痉病,有汗为柔痉无汗为刚痉。参照仲师学术思想,笔者认为此病临证应首辨六经、次辨病因相结合,辨六经多从太阳、阳明、少阳辨起;辨病因可概括为:风寒束表、湿邪犯表、实热雍盛、产后血虚、阴亏筋急。从六经立法,当解太阳、清阳明、和少阳;从病因立法,可解表散寒、驱风逐邪、泻热荡腑、滋阴生津。方药常以括蒌桂枝汤、葛根汤三承气汤、大小柴胡及柴胡龙骨牡蛎汤、复脉汤等。
以痉病预后而言,又分为易治、难治、不治。风寒袭表、湿邪犯表者多太阳受邪致诸暴强急。风湿寒邪客于表,致腠理闭塞,营卫郁遏,故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经脉挛急,或口噤不语,因病势紧急强硬,故名刚痉。《金匮》曰:“太阳病······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又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此刻无论刚柔,病程短,邪未深,皆为易治。若三阳邪气不解,入腑化热,或燥实痞满,津亏液耗致筋脉失养,拘挛而急,故其证见口噤齿切,脚挛急。《金匮》曰:“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切齿,大承气汤”。此乃邪陷于里,痉暴强急,多为难治。若太阳、阳明、少阳皆误,致病入三阴,或因误汗误下损正气,邪反盛,病亦急,或三阴经因他病亏败已久而无力抗邪,致本病发病日久,缠绵难愈,甚至携带终身,多为不治。痉病在三阴,医圣仲师未明言方,医应按随经随证之法而求拟方药。如施颐养三阴兼除痉之法,亦可为此痉病立方。可参《金匮·妇人产后病篇》治产后中风之“妇人产后失血中风,冒昧不知,遗失便利”之小续命汤方或大豆酒方。——
摘自
仲师之徒蔡长福
的新浪博客
中医蔡长福谈治癫痫与颈椎病
大家看到《金匮》上痉症出现的时候,小孩子犯病是拉这个架子,咬牙瞪眼,这仲景叫痉证。
这痉症葛根汤是个好方子,我一辈子用这个方子加减治好了多少癫痫病,这癫痫病搁我们金元四大家来讲,只是这样写那样写,但没有一个把医案拿出来把癫痫治掉的,但用仲景的葛根汤加减一般吃了就好了,
这并不是个难证,癫痫不就是仲景的痉症吗?所以我们要懂得六经大道找你们看到《医宗金鉴》上颈椎病有个歌子,
“项背几几强太阳,
脉浮无汗葛根汤,
有汗桂枝添葛入,
脉沉栝蒌桂枝方,
项强好比柔痉状,
大陷胸丸下必康,
但见少阳休汗下,
柴胡去半入蒌良。”
颈椎病在《医宗金鉴》就这一段。项背几几强太阳,第一句话就定了,这是太阳病,第二句就是脉浮无汗葛根汤,你看多简单?一搭脉浮,葛根汤出现了。有汗桂枝添葛入,还有汗还怕风,这为什么?这是阳明受了感冒,太阳风邪未尽传到了阳明,所以反汗出,《伤寒论》
1
4
条反汗出你看到的就是这个方子——桂枝加葛根汤。若脉要沉,那就是《金匮要略》上的头一个方子,太阳病,其证备、脉沉迟——栝蒌桂枝方。
项强好比柔痉状,
何为柔痉呢?大家看,有一种病人,大汗淋漓,那身上的汗淌的水珠子样往下直掉,何为柔痉?张仲景这样讲:“有汗为柔无汗刚。”大家看看大陷胸证有没有这句话?这种人胸闷气短,大汗淋漓,胸膛那个汗就像浇水的一样往下淋,脖子也僵硬,见到这种情况大家可不能误导,不能说桂枝汤,也不能说葛根汤,这是大陷胸汤证,若说桂枝汤或葛根汤就误了。
但见少阳休汗下,
少阳病出现也有脖子僵硬,歪脖子、脖子难受,所以少阳病也有颈椎病,我们知道少阳病有三禁:禁汗、禁吐、禁下,出现这个症状大家注意你不能汗、也不能下、也不能吐,只好把半夏去掉加天花粉,这个脖子僵硬还能救活,如果误汗、误下、误吐了,不但治不好脖子病,有可能就把命治没了。所以这颈椎病《医宗金鉴》就概括了这几句话,这七个方子你们回去把《医宗金鉴》打开看看,好背的很,背过以后你们见到颈椎病就知道怎么治了,他上面理法方药都有了,大家看看《医宗金鉴》多么好学呀!我们何必在条文上下这么大功夫?病。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