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正气不足,邪气入侵,中医说的邪气是什么?
2021-06-02 20:05:03
正气不足,邪气入侵,中医说的邪气是什么?
六淫,又称“六邪”,即风、寒、湿、暑、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一般不易于使人致病。但是!当气候变化异常(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急剧的暴冷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成为致病因素的“六淫”,侵犯人体发生疾病。
推荐博文:
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六淫邪气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
1
、风。风病主要包括两种:
自然界风邪主要侵犯人的体表和肺,常见的病症有发热、恶风、咳嗽、鼻塞、中风、破伤风、风疼等,多发于春天,但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肝风内动主要包括血虚、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等种类。
2
、寒。寒包括外寒、内寒两种:
外寒指寒邪外袭,外寒病主要有寒伤脾胃和寒邪侵表两种,寒伤脾胃主要是食用生冷食物引起的,患者可出现呕吐、恶心、腹挥、腹部疼痛等病症;寒邪侵表患者可出现咳嗽、浑身疼痛、关节疼痛等病症。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
blog.sina.com.cn/wneldbk100
内寒指的是人体的抵御能力减弱,阳气衰弱,内寒病主要有上焦阳虚、中焦虚寒、下焦虚冷三种类型。
3
、湿。湿分为外湿和内湿:
如果居住环境过于潮湿、长期進行水中作业、淋雨都容易引起外湿致病,常见的外湿病主要有表湿和湿痹两种。
内湿指的是脾脏的运化功能出现紊乱,导致水谷津液聚集滞留,内湿病主要包括湿滞上焦、湿阻中焦、湿注下焦三种。
4
、暑。按照暑病的轻重,可以把暑病分为伤暑、中暑两种。
伤暑病症较轻,是由暑热引起的,主要病症有浑身发热、口干舌燥、疲倦、多汗等
;
中暑主要是由在高温、烈日环境中活动引起的,也有轻重之分,严重的可引起昏厥、冷汗、脉大、脉虚等病症。
另外,由于暑易携湿,人们还容易患暑湿病,主要症状有四肢无力、大便稀薄、小便发黄、食欲不振、恶心、胸闷等。暑病主要发于夏季。
5
、燥。燥分为外燥和内燥两类
外燥主要是由外界燥邪侵入人体引起的。外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多发生于初秋,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干咳、口渴、心烦等,凉燥多发生在秋末,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皮肤干燥、咳嗽少痰等
;
内燥主要是由于体内津液过少、精血亏损引起的,主要病症有皮肤干燥、便秘、身体消瘦、毛发干燥等。
6
、火。火证主要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
实火的症状表现有浑身发热、便秘、口渴、面色发红、目赤、舌头发红、心情烦躁、尿血、便血等
;
虚火的症状表现有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舌燥、尿短而赤、干咳、舌苔较少等。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