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肾病、淋症、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秘方
2021-06-11 08:44:13
肾病——龙芪鱼草汤(杨景柱方)
【组成】 地龙10g,黄芪30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益母草30g,熟地黃15g,党参10g,山药15g,茯苓15g,丹参10g,石韦30g。
【用法】 先将药物用清水泡过60分钟,用文火煎2煎,第1煎煎至半小时取药汁100ml,再煎半小时取汁100ml,第2煎煎50分钟取汁200ml,两煎共取汁400ml,分2次或3次饭前半小时温服。
【功效主治】 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水肿久治不愈,小便短少,面黄,乏力,身体虚弱,尿中蛋白久不消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常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盂肾炎、乙肝肾炎等病出现上述症状者。
【方解】 方中黄芪性味甘温,健脾补气,利水消肿,经动物试验能改善肾功能,修复破损的组织,消除蛋白尿为主药。党参、熟地黃、山药健脾益肾,气阴双补,辅助黄芪发挥补益作用。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有明显的消炎作用,经实验提示二药可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纤维组织增生为佐药;凝血机制的障碍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丹参、地龙、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肾络,能改善微循环及高凝状态,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病变组织的修复,亦为佐药。茯苓甘淡健脾利湿,石韦苦甘利水消肿,二药增强通利之功为使药。以上诸药相辅相成,共奏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消肿之效。
【加减】 水肿重加白术、泽泻、车前子;热毒盛,乳蛾红肿、慢性咽炎者加金银花、蒲公英、山豆根;皮肤疮疖者加地肤子、苦参;血压高者加夏枯草;伴血尿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墨旱莲、三七。
【体会】 ①部分中药根据病情药量可加大,鱼腥草、黄芪可用至150g,益母草可用至100g;②对原用激素者继续应用逐渐减量,对原用速尿者待尿量增多后再停用,对血压高者加用卡托普利,对血脂高者加用月见草油,对长时间大量蛋白尿者加钙片、鱼肝油;③慢性肾小球疾患,特别是顽固蛋白尿在临床上是棘手之症,治疗时一定要有耐心,认证准确后要坚持守方,主药不能频繁变换,一定要服满3个疗程(1个疗程2个月),病情缓解后可以原方为基础配成丸散剂常服,可连续用2~4年,否则难收全功。
【方源】 《名医名方录》
尿路感染——利湿通淋汤(臧堃堂方)
【组成】 瞿麦10g,蒲公英30g,萹蓄10g,红萆薢20g,木通10g,黄柏10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30g,王不留行10g,赤芍10g,鸭跖草10g,甘草梢10g,生地黃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分服。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通淋。热淋、尿频、尿急、小便涩痛,或溺后尿道有白浊滴出之泌尿道感染,今之淋菌或非淋球菌感染之尿道炎、前列腺炎均可应用。本方以尿频、尿急、小溲涩痛、小便黄浊,或尿后白浊淋漓,脉细或细数,舌苔黄腻,舌尖红为适应证。
【方解】 湿热下注或尿路感染均可见尿频、急、涩痛之象,病在下焦,湿热为患,治当清化湿热以通淋,方以瞿麦、萹蓄苦寒之品,入下焦膀胱,专利水通淋,清热凉血,竹叶、木通清心利尿以助之,热下行从小便出,甘草梢清热泻火而直达茎中以止痛;红萆薢、茯苓利湿化浊;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柏、赤芍清热凉血,解毒消炎;生地黃凉血养阴,以防过于渗利而伤阴液;王不留行通淋利湿以缓涩痛,并能活血行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通淋之效。
【加减】 若有发热、恶寒之全身症状加金银花15g、连翘20g、防风10g以疏解之;若尿道口有小红疹点,或龟头糜烂,加用黄连10g、金银花20g、连翘20g以清热解毒;伴胸闷、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g、白豆蔻仁(去壳,打,后下)5g以化湿宽胸和中;尿道涩痛,淋漓不畅加琥珀粉(分2次调服)6g以化瘀通淋;若兼腰酸乏力者,加黄芪15g、菟丝子10g、川续断10g以益气壮腰。
【方源】 堃《臧堂治则精华》
【加减】 若腰酸、腰痛、乏力等肾亏症状明显时,加杜仲、枸杞子;伴有遗精,带下清稀等症时,加金樱子、芡实、覆盆子;若尿检红细胞上升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尿检白细胞上升加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土茯苓;蛋白尿明显时,加黄芪、党参、乌梅肉。
【验案】 储某,女,35岁。1952年3月22日初诊。3年前开始发现牛乳样小便,且时时出现块状物如脂如膏。伴溲时刺痛感,舌质红,脉弦细。尿常规:乳糜试验(+),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诊为乳糜尿(膏淋)。证属湿热下注,蕴结膀胱,不能制约脂液而下注,且湿热之邪久恋而伤阴,故治以清热利湿,滋阴益肾法。处方以基本方加党参、小蓟炭、白茅根各10g,乌梅6g,土茯苓30g,连服7剂后,尿色转清,尿常规:蛋白微量,红细胞(+),白细胞未见,乳糜试验(±)。再服七剂后,症状消失,尿常规全部转阴而治愈。又嘱其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后改用知柏地黄丸和威喜丸续治半月余,其后多次尿液复查,完全正常。
【体会】 张师认为乳糜尿属于中医学“尿浊”“膏淋”的范畴,是虚实交错之证。《类证治裁》云:“浊在便者,色白如泔,乃湿热内蕴”。湿热下注,蕴结膀胱,阻滞气化,不能制约脂液而随小便混杂下之,如脂如膏,甚则尿痛带血。其证属实,治当清利湿热为主;又因湿热之邪,久恋不去,必伤其阴,故在清热利湿之剂中兼以养阴之法治疗。
【方源】 方厚贤,杨容.运用名医张羹梅经验方治乳糜尿48例临床小结.新中医,1990(2):23
慢性肾炎——戴氏经验方(戴希文方)
【组成】 生黄芪10~15g,白术9~12g,防风6~9g,金银花12~15g,连翘12~15g,紫花地丁12~15g,当归9~12g,川芎6~8g,赤芍10~12g,茯苓9~12g,白芍10~12g,穿山甲9~15g,白花蛇舌草20~30g,白茅根20~30g。
【功效主治】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兼清热利湿解毒。适应证:①倦怠无力,面色晄白或微黄,形体疲乏,语音低微,微咳,咽中不利,鼻塞不通,眼睑或面水肿,下肢水肿,身体沉胀,腰酸软绵绵不绝或微劳则重,下肢无力,小便清长或涩、痛、赤、短、频,夜尿甚,头晕,眠差,小便形如泡沫;②尿镜检示红细胞及蛋白尿,贫血,肾功能基本正常,血压正常或偏高;③舌体肿大或齿痕,舌苔薄白、或薄黄、或薄白腻、或薄黄腻,脉沉细、或弱沉细或沉数、或浮而无力、或细小无力等;④诊断为慢性肾炎者;⑤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而见上述症状或病机相同者。
【方解】 戴氏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为:气虚血瘀,兼内蕴湿热。制定的具体治疗法则为: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兼清热利湿解毒。戴氏经验方由玉屏风散、银翘散、当归芍药散和二白汤为基础化裁而成。
【加减】 咽痛明显,扁桃体无痛性肿大或微痛者,去防风,加浮萍6~9g,热象甚者,加大青叶、射干各9~12g,鱼腥草9~15g;阴虚内热者,加知母6~9g,黄柏6~12g;血尿,持续或反复发作,加大小蓟各9~12g,生地榆9~12g或地榆炭9~12g,生侧柏叶9~15g,仙鹤草12~20g;小便不利者或血压偏高者加车前草9~12g,泽泻9~12g,牛膝9~15g;小腹冷痛者,加乌药9~12g,香附9~12g;鼻塞涕脓,不闻臭香者,加辛夷9~12g,鱼腥草30g;性急易怒,小便黄涩者,加栀子9~12g;大便硬结者,加焦大黄6~12g;阴虚咽干,舌苔少者,加南北沙参各9~12g,黄精10~15g;微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9~12g,旋覆花9~15g;脾胃湿困者,加藿香、紫苏梗各9~12g;纳差者,加木香、砂仁各6~9g;胸憋闷者,加郁金、枳壳各9~12g;蛋白尿明显者,加蛇莓10~15g;阴虚耳鸣血亏者,加女贞子10~15g,墨旱莲9~15g;皮肤微痒如蛇行或皮肤瘙痒属阴虚血燥者,加生地黃20g,丹参20g,白鲜皮30g;肺中有热者,加黄芩9~12g;语音低微,中气不足者,加太子参9~15g;热淋尿赤或痛者,加土茯苓9~15g,蒲公英9~15g;经血不调者,加益母草9~15g;尿血、便血夹便结者,加大黄炭6~12g;便溏者,加木香6~9g,黄连6~9g;尿频急热痛,尿镜检有沉渣,白细胞增多者,加马齿苋20~30g,白头翁10~20g。
【方源】 杨亚菁.戴希文慢性肾炎经验方介绍.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0):4
肾病综合征——清解肾康灵(曾章超方)
【组成】 生地黃12g,知母9g,黄柏6g,牡丹皮9g,黄芪15g,太子参9g,茯苓12g,怀山药12g,虎刺10g,白花蛇舌草15g。
【用法】 加水400ml,浓煎200ml,100ml/次,1日2次。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益气滋阴。频繁复发性肾病综合征。
【方解】 方中黄芪、知母、黄柏、牡丹皮、茯苓、白花蛇舌草、虎刺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升主出主开,内可清除湿热瘀毒,外可抵御外邪之入侵,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生地黃、太子参、怀山药凉血益气养阴,主降主入主合,内可激发正气,驱邪外出,外可益气固表,抵御外邪。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益气滋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地黃具有激素样作用,但无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副作用;知母抗炎作用与强的松相近,并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黄芪、太子参、怀山药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CD4/CD8的比值,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虎刺、白花蛇舌草具有调整机体免疫的作用。本方可减少激素副作用,提高频繁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复发次数,并对激素的顺利减量起到过渡的作用。
【加减】 在大剂量激素应用阶段,患儿表现出阴虚阳亢之象,配合清解肾康灵对预防库欣综合征,减少激素副作用有较好的效果;在激素减量阶段,患儿表现出阳虚之象,可以加入补肾温阳之品,如淫羊藿9g、菟丝子12g、肉苁蓉9g等,减去黄柏、牡丹皮、虎刺、白花蛇舌草等;在激素维持阶段,可以去黄柏,加入补阴益阳之品如菟丝子,平调阴阳,使阴平阳秘,机体康复。
【方源】 《名医名方录》
图片
慢性肾功能不全——灌肠方(张琪方)
【组成】 生大黄15g,牡蛎30g,丹参20g,附子15g,益母草30g。
【用法】 药物煎浓取汁,灌肠100~150ml,每日2次,药后应保留2小时以上为佳。
【功效主治】 温肾阳,泻湿毒,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方解】 方中大黄泻下逐瘀可防止肠道毒素吸收,促进毒物的排出,抑制蛋白的分解及尿素、肌酐的合成,使尿素等含氮废物合成减少,提高血清必需氨基酸水平,还有抑制肾高代谢状态和纠正钙、磷代谢异常等多种作用;牡蛎主要含碳酸钙,约占90%以上,可提高肠道渗透压,使毒物和水分易于排泄,对肾衰病人有提高血钙降低血磷效用;丹参活血化瘀,有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并有利尿作用;益母草活血利尿,对慢性肾衰少尿等有良好作用;附子温阳补肾,能改善肾脏功能,与大黄寒温并用,温化湿浊,起到改善肾脏功能作用。全方共达温肾阳,泻湿毒,活血化瘀作用,对于慢性肾衰浊毒内扰,通过结肠透析而达到排毒目的。
【方源】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杏林讲坛
杏林讲坛
杏林讲坛,中医大讲坛。分享中医知识干货、传播中医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智慧、免费领取中医电子书籍等。每周公开课等你学习。弘扬传统中医知识,交流中医文化~
公众号
尿毒症——尿毒症方(谢海洲方)
【组成】 西洋参3g,麦冬9g,五味子3g,生熟地黃各9g,茯苓12g,山茱萸9g,牡丹皮6g,山药9g,怀牛膝9g,车前子15g,泽泻12g,炮附子3g,白茅根30g,肉桂1.5g。
【用法】 将上方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相当于半剂汤剂量)。1日2次,每次10ml。
【功效主治】 温阳益气,涤秽降浊。主治尿毒症,慢性肾炎。
【方解】 本方为金匮肾气丸与生脉散加味,生脉散以西洋参易人参,西洋参甘微苦而凉,长于益肺阴清虚热,生津止渴。生脉散是益心复脉的优秀古方之一,它具有强心作用,且能增加心肌糖原和核糖核酸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从而为缺血性心肌收缩的能源和肌纤蛋白、肌凝蛋白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还可降低心肌对氧和化学能量的消耗,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明显提高心源性休克的存活率。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利于冠状动脉的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达到益气通心阳,气行血亦行。
金匮肾气丸,方中以熟地黃甘温滋阴补肾为主药,辅以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肾,以补充精血。山茱萸微温,补肝肾,涩精气;山药甘平,健脾固精益肾。合用之而达补肾填精之目的,再配以肉桂、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化气行水;附子辛甘温,回阳补火,散寒除湿,二药相须为用,以达温化肾气的目的。佐以泽泻通调水道,茯苓健脾渗湿,牡丹皮清泄肝火,三药合用,协调肾肝脾三脏,与熟地黃,山药,山茱萸相辅相成,补中有泻,以泻助补。泽泻,茯苓通调水道,健脾渗湿,配肉桂温化膀胱而利小便,三药合用,化气利水。牡丹皮凉血散瘀,配肉桂行瘀,二药合用,散瘀活血,以通畅肾之血行,促进肾功能恢复,有利于肾之气化。本方加怀牛膝为引经药,补肝强肾,行血散瘀,引药下行。凡治腰以下内外诸疾,皆以此温阳补肾。车前子甘微寒,功在清利,治在湿热,与泽泻皆利湿泻热,合用于脾虚水肿。金匮肾气丸加车前子、牛膝名济生肾气丸,一般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对水肿不明显,肾功能障碍,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效果较佳。白茅根性味甘寒,入膀胱利水,导热下行,利尿消肿,用于急性肾病水肿及热淋涩痛,与车前子同用,用于水肿,白茅根走血分,性和平,用量宜稍大。
【验案】 刘某,女,34岁。发热2周,近1周来尿少,水肿,恶心呕吐频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颜面轻度水肿,咽充血,有腹水征,自觉腰痛。血压139/90mmHg(18.66/12.00kPa),尿蛋白(++),红细胞40~50个/HP,白细胞3~5/HP,血清钾、钠、氯基本正常,尿素氮108mg%。证属脾肾阳虚,急则治其标,以此方温阳益气,涤秽降浊,服本方1周,配合西医支持疗法,尿蛋白降到(+),尿素氮16mg%,肿退,腹水亦消,精神胃纳好转。
【方源】 《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