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治疗“大肠癌”的中医名家经验
2021-06-14 17:33:12
柏连松认为大肠癌系正气不足,邪气乘虚侵入所致,治疗应攻补兼施,尤以扶正为主,提倡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期辨证论治。
早期属气血瘀滞,湿热毒蕴所致,故以消瘤为主,或祛邪兼以扶正,使邪去而正不伤。
常用药为夏枯草30g,海藻30g,太子参15g,白术12g,淮山药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30g,山豆根12g,木馒头30g,生薏苡仁30g,陈皮9g,焦山楂、神曲各9g。
中期正气尚未衰,但由于病程较长,正气耗损,属正虚邪实,故以攻补兼施为主。
常用药黄芪40g,党参30g,制黄精30g,淮山药30g,龙葵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夏枯草30g,海藻30g,生薏苡仁30g,鸡内金9g,香谷芽30g。
晚期患者正气耗伤,体质衰弱,肿瘤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和脏器,或转移扩散,或给予化疗、放疗、癌肿切除术,造成正气衰败,治当以益气健脾,软坚散结。
常用药黄芪50g,党参30g,白术12g,枳壳9g,淮山药30g,扁豆衣9g,陈皮9g,香谷芽30g,丹参30g,木馒头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焦山楂、神曲各9g。
——张雅明.柏连松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大肠癌的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31
图片
孙桂芝
图片
孙氏分五型施治:
①湿热蕴毒型:证见腹痛腹胀,疼痛拒按,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胸闷烦渴,恶心纳呆,苔黄腻,舌红绛有瘀点,脉弦数或弦滑。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攻积。
白头翁汤合槐花地榆汤加减,药用白头翁20g,败酱草30g,半枝莲30g,炒地榆15g,槐花15g,生薏苡仁30g,厚朴10g,苦参10g,广木香10g,川楝子10g,苍术15g,黄柏10g,红藤30g。
②脾虚湿热型:证见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大便溏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苔黄腻,舌质淡而暗红,脉滑数或沉细。治以健脾化湿,清热解毒。
参苓白术散加味,药用党参15g,白术10g,苍术10g,茯苓10g,厚朴10g,败酱草20g,白头翁20g,半枝莲30g,龙葵15g,乌药10g,白英15g,薏苡仁30g,白芍15g,甘草6g。
③脾肾双亏,寒湿凝滞型:证见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倦卧懒言,四肢厥冷,腰膝酸软,腹痛喜温,久泻久痢,肛门污浊,频出失禁,五更泄泻,苔薄白,舌暗淡,有齿痕,脉细弱。治以温补脾肾,祛湿化浊。
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味,药用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肉豆蔻10g,五味子15g,吴茱萸10g,补骨脂10g,黄芪30g,薏苡仁30g,老鹳草15g,赤芍10g,诃子肉10g,苍术10g,焦山楂10g,槟榔10g。
④肝肾阴虚型:证见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腰酸腿软,遗精阳痿,便秘带血,苔薄,舌红或光红无苔,脉细弦。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知柏地黄汤加味,药用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2g,枸杞子30g,女贞子15g,茯苓10g,鳖甲15g,山茱萸12g,山药10g,泽泻15g,天冬15g,金银花30g,马齿苋30g,败酱草30g,红藤15g。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⑤气血双亏型:证见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脱肛下坠,大便失禁,腹胀如鼓,四肢虚肿,苔薄白或无苔,舌淡瘦小或干裂,脉沉细无力或细弱而数。治以补气养血,扶脾益肾。
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用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黄10g,太子参15g,白术10g,阿胶10g(烊化),生薏苡仁30g,甘草6g,肉桂6g,枸杞子30g,菟丝子10g,鸡血藤15g,槐花15g。
孙氏治疗过程中,重视整体调节,强调本病以正虚为本,湿热蕴毒为标,病变虽在大肠的局部,但从整体观念出发,又是全身功能失调的局部表现,重视健脾益气,扶正培本,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临床多选用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生黄芪、薏苡仁等。因本病多为湿热毒邪,无明显虚寒之象,一般慎用人参、干姜之类温补之品,以免助热生变。
强调湿热蕴毒为病,是引起大肠癌的外因。治疗应在扶正的基础上,兼顾清热解毒,行气化滞,泄浊散结等祛邪治法的运用。常用药物红藤、败酱草、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虎杖、八月札、半枝莲等。
孙氏认为红藤专入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之功,为治肠癌首选要药,配合虎杖、藤梨根祛瘀通经,解毒抗癌,能防止肠癌的腹腔及盆腔转移。
大肠癌约有8%-10%的病人最终发生肝脏转移,以八月札疏肝理气散结,既能通过加强肝的疏泄功能,疏通肠道瘀滞,有利于祛除肠道邪毒,又可防止土旺侮木,阻滞肝转移的发生。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大肠癌的腹部包块,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便血等症状,乃肠道湿热蕴结,气血凝聚成块,从而形成了肿瘤。故治疗还应活血破瘀,散结消肿。
孙氏善用炮穿山甲、鳖甲、蜈蚣等,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三七粉等。
穿山甲活血通经,消肿排脓,破瘀消癥;蜈蚣散结止痛,祛风定惊;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
三药配伍,破瘀消癥,解毒散结,消肿抗癌,有协同作用,能够明显地缓解腹痛,抑制肿瘤生长,减轻肠道梗阻,特别是对直肠癌的肛门下坠效果显著。
重视大肠癌治疗过程中气机的升降。由于本病肠道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致使肠道气机升降受阻,浊阴不降,清气下泄,表现为腹胀纳呆,便秘,泄下,里急后重。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治疗便秘者以生大黄、枳实、厚朴、莱菔子荡涤湿热毒邪,清除肠腔郁滞,减轻局部炎症水肿及毒素的吸收。
腹泻者加乌梅、薏苡仁、孩儿茶等。
乌梅功能收敛,止泻生津;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排脓,自古为治肺痈、肠痈要药;孙老常用炮穿山甲、乌梅治疗大肠息肉有良效。孩儿茶清热化痰,收湿敛疮,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抗癌,对肠癌伴有腹泻、便血者用之最宜。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