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邓铁涛运用 “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胸痹心痛 (冠心病) 心衰病 (慢性心力衰竭) 眩晕(老年性高血压) 心悸 (病窦综合征)
2021-07-07 16:34:15
胸痹心痛 (冠心病) 心衰病 (慢性心力衰竭) 眩晕(老年性高血压) 心悸 (病窦综合征)
邓铁涛 (1916—2019),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名老中医。精心研究中医理论,主张 “伤寒” “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擅长诊治内科杂病,并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主编专著 8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邓铁涛提出心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且多与五脏气机失调、虚损相关,故认为扶正固本顾护五脏之气尤为重要。在遣方中巧用五爪龙、太子参、桂枝、附子、细辛等补气温阳类药物调节气机从而提高补气疗效且不过于燥热,避免 “壮火食气”,体现了 “少火生气”之意。
胸痹心痛 (冠心病)
营卫之气的盛衰依赖于后天之本,即脾胃之气的强弱。冠心病为 “脾土虚弱,木不生火,营卫不足”所致。故在本病的治疗上,强调以补气为要,方用邓氏温胆汤加减。
黄芪为该方之要药,但部分患者虚不受补,为避免久用黄芪而致“壮火食气”,邓老师善用五爪龙配合桂枝代替黄芪,认为二者相配益气补虚功同黄芪却不温不燥、补而不峻,正合“少火生气”之意; 并佐以白芍柔肝养肝,助木升火。全方温土以助营卫,益气以充君火。
心衰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气不足为心衰病主要病机,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减,其中附子为补气温阳之要药。研究表明,张仲景应用附子的剂量并不大,常用量附子 1 枚合约 6. 9g,大者 1 枚亦约10g,多不超过 13. 8g。
故邓老师提出,使用附子应效法张仲景 “微升少火”之意,小剂量 (3 ~5g) 使用,扶植少火,并佐以炙甘草既可解毒又可增加补气效力。阴得阳生,阳得阴助,阴平阳秘。
眩晕(老年性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正如 《丹溪心法》所云 “无虚不作眩”。老年人后天之本虚弱,脾土无以灌溉五脏之气,气虚为主要病机,方拟赭决七味汤加减。
其中黄芪为君药,意在补益脾气,调和阴阳。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黄芪运用较大剂量而仍需加量时可选用五爪龙代替部分黄芪,同时配合使用麦冬、石斛等养阴之品制黄芪温燥之性,取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意。
心悸 (病窦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归属中医学 “心悸”“怔忡”范畴。因脉为心之府,也有医家因其脉以 “迟、涩、结、代” 为特点,将其归属为“脉结代”“迟脉证”进行论治。不论是《伤寒明理论》中的“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还是 《濒湖脉学》提出的“迟而无力定虚寒,代脉都因元气虚,结脉皆因气血凝”,均不难看出气虚而致阴寒内生为病窦综合征主要病机。
遵从 “虚者补之” “寒者温之”之法,方选自拟黄芪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脉; 细辛辛温通阳,以利阳气之敷布,在黄芪补气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附子(5g)、细辛(3g)取微微升火之意。另外,邓老师喜佐以太子参、麦冬增益气之功,弱附子、细辛之烈。
患者,女,72岁,2006年6月2日初诊。主诉:反复心悸、乏力6个月。
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45次/min;阿托品试验(+);患者拒绝植入起搏器。体温36.2℃,呼吸18次/min,心率45次/min,血压102/55mmHg。
刻诊:神清,乏力,恶寒,时有心悸,偶有头晕气短,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胖、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心悸,阳气虚衰证;治以益气助阳复脉为法,方拟黄芪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炙麻黄10g,炮附片5g(先煎),细辛3g,干姜5g,黄芪30g,仙茅10g,淫羊藿15g,炙甘草10g,党参15g,麦冬15g,大枣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6年6月2日二诊:心率48次/min,诸症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剂。
2006年6月24日三诊:近几日无明显不适,稍口干,舌淡胖、少津、苔干,脉迟。治以益气助阳复脉佐以养阴为法,处方:炙麻黄10g,炮附片5g(先煎),细辛3g,干姜5g,黄芪30g,仙茅10g,淫羊藿15g,炙甘草10g,太子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g,大枣10g。后患者坚持每月来诊1次,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
2007年2月20日复诊,患者自诉无明显不适,可进行正常活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8次/min。多次门诊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按语
本案例患者辨病为心悸,辨证为阳气虚衰证。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又称少火,少火不足,君火自弱,而致心阳不足,推动无力而致乏力心悸,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气生于少火,少火源于肾中元阳,效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旨,正所谓“附子无姜不热”,小剂量炮附片配合干姜温补肾阳而不燥烈;细辛通达表里,沟通阳气之径,配伍麻黄宣散之力使阳气通达周身;并配伍黄芪、党参、仙茅、淫羊藿补火助阳,加炙甘草既可解毒又可增强补气之力,佐以麦冬、大枣调和诸药。
后患者复诊一派气阴两虚之象,遂予太子参易党参,佐以生地黄滋阴,使阳生阴长,阴阳调和。方以补气助阳,顾护阴阳水火,意在调平阴阳,阴平阳秘。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