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学习上海名医陈泽霖先生采用大黄白及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经验。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疾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如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其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胃热、脾虚、气滞血瘀、气虚血脱等。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以“血止”为首要目的。
上海名医陈泽霖在临床中,不泥于辨证分型,采用大黄白及粉治疗,取得显效。
他认为生大黄祛瘀生新、清热攻下,使瘀积在肠内的积血得以清除,减少了瘀血停留所致的吸收热;白及中含有胶,其性极粘,有收敛止血及生肌作用,并能促使红细胞及血小板凝集,达到止血目的。
二者合用,既能使离经之血得以法除,又可涩血止血,故可使出血得止。
配制方法:白及、生大黄,共研细末,每服3~4.5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
具体应用时,陈老曾作如下比较:
初以参三七40%、白及40%、生大黄20%的比例,配成药末,每服3~4.5克,日3~4次温开水调服,出血量多势急者,可每2小时服药1次,有效率为96%左右;
后减去价昂之参三七,疗效反有所提高可达100%。
后又减去白及,只用单味大黄,有效率在94%左右。
可见白及与大黄配伍,其止血效果最佳。
大黄白及粉不仅对一般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大出血,配合西医抢救,也收到良好效果。
陈老曾用此药治疗部分病人,即在患者插入三腔管后,再将胃气囊充气,拉紧后牵引固定,然后口服大黄白及粉糊剂,使药物堆积于胃底及食管下段,再把食管气囊充气,以压迫止血,可使食管静脉出血停止,而且在三腔管放气后再出血的可能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