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慢性鼻炎 头伤后期 头痒脱发
2021-07-11 17:32:45
慢性鼻炎 头伤后期 头痒脱发
治: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作者在多年的临证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施治相应的各种病症,多能收到满意之效。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施治相应的各种病症,多能收到满意之效。现择数例报导如下:
一、头痒脱发
女,32岁,患者于1978年7月起,自觉脑后发际痕痒,初以为皮肤感染,乃用桉树叶、生姜皮、白醋等煎汤熏洗,并用止痒药水外搽,无效。后经卫生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内服消炎药,外搽止痒剂,病反加剧,痕痒渐蔓延全头,发渐脱落。随转某医院住院治疗一月余,病无改善,痕痒和脱发均未能控制,竟至秃顶,遂自动出院。
继到另一医院皮肤科门诊达10多天,症状依然,乃找余诊治,见其精神尚好,体质一般,但全头毛发已无一残存,头皮光滑无垢、无痂、无粘液。据云:发作时如虫行蚁走,奇痒难堪。别无全身症状,寝食正常。脉缓弱,舌淡苔白。
此为气血不足,风邪客于肌表所致,治以升阳益气,养血疏风,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1979年1月16日初诊,处方:党参24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升麻9克、柴胡12克、陈皮5克、炙甘草6克、荆芥穗9克、白芷9克。三剂。
20日二诊,服药三剂后,头痒已减过半。遂按上方去升麻、陈皮、荆芥穗,加用白芍15克、桂枝9克、川芎9克、首乌15克。六剂。
2月15日三诊,诉头痒已消失,发芽已重生。遂停药,嘱以食物调理。两月后复查,见新发生长如常。
按:本例祖国医学称为“油风”。发乃血之余,赖气以固,赖血以养。患者阴血亏虚,阳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发肤失于濡养,风邪乘虚而入,郁伏于头项之肌表,致成头痒发脱。《伤寒论》中有“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之说,这也是治法的依据。
方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养血固表,佐以白芷、荆芥、川芍、桂枝、首乌调和营卫,祛风止痒,借以加强药气上行,相得益彰,其效更著。
图片
二、头伤后期
女,19岁,1978月6月在农村工作,一时失足从高处坠下,致伤后脑左侧,皮破血流,意识丧失,深度昏迷。经急诊住院治疗一月余,伤口虽已愈合,但自觉头麻木,患处疼痛,夜间疼甚,睡眠不宁,眩晕耳鸣,饮食不思,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容易惊恐,时或震颤,下床行动,须人扶持。
出院后,继经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未效。8月30日初诊:见患者面色㿠白,神志呆钝,沉郁不语,气息低弱,额自汗。脉沉细,舌淡苔白。
此为气血耗损,脾胃功能失常,脑髓失荣所致。治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开窍荣脑。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2克、柴胡12克、升麻9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陈皮5克、菖蒲9克、远志9克、炙甘草6克。三剂。
9月3日二诊,服药后,症有好转,头痛减,自汗收,可睡眠,余症随轻,按原方再进三剂。
6日三诊,精神好,胃纳佳,头痛消失,步履安稳,余症皆平。乃拟补益之品,以善其后而固疗效。处方:白芍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党参20克、首乌15克、黄芪20克、麦冬12克、炙甘草6克,10剂。
此后停药。迄今二年余,近访健康正常。
按:本例属病后元气未复,脏腑不和的后期症状。方用补中益气汤升清降浊、益气养血,加菖蒲、远志、茯苓以宁心安神、开窍荣脑。白芍、地黄、首乌、麦冬滋补肝肾。使正复病除,而体自康。
三、慢性鼻炎
男,50岁。患者起病已年余,症觉鼻塞、喷嚏、流涕。初作感冒伤风处理,服药经久不愈。经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鼻炎”,曾服药、滴鼻、打针,治疗数月,不效。症渐加重,流涕越来越多,故找余诊治。诉说:病前身体素佳,未患何疾。按其脉缓弱,舌嫩无苔。
此中气不足,肺、脾、肾之阳虚所致,治以补中益气,固摄寒涎。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1975年10月12日初诊,处方:党参20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陈皮5克、升麻9克、柴胡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9克、益智仁12克,三剂。
15日二诊,服药后,流涕已减,按原方再进四剂。
19日三诊,欣告病况日趋好转。改用健脾益气固肾之法,按前方去当归、升麻、柴胡、五味子、益智仁,加山药12克、杞子9克、熟地12克、麦冬12克。连服15剂,遂收全功。迄今6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证属肺、脾、肾之阳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病。方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佐以五味子、益智仁敛摄寒涎,酌加山药、杞子、地黄、麦冬者,以补脾肾调阴阳,亦是“扶正固本”之意。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