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气血凝涩不行之意,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为主证,或兼感重著、痠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
中医辨证属热痹。处方:羌活10g,川芎10g,白芍15g,赤芍15g,防风10g,知母10g,益智仁10g,茯苓15g,天麻10g,丹参15g,杜仲15g,寄生15g,桑螵蛸10g,葛根15g等。
2020年9月3日二诊: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减半,舌红苔白,脉细。处方:守上方,加全虫5g,细辛3g等。
2020年9月26日三诊:双膝关节痛大减,仍有右项肩至臂痹,舌淡苔薄,脉细弦。处方:全虫5g,细辛3g,羌活10g,防 风10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0g,杜仲15g,丝瓜络10g,地龙10g,老桑枝15g,黄芪20 g等,诸症基本消失。
【组成】羌活10 g,川芎10g,白芍15g,赤芍15g,防风10g,知母10g,茯苓15g,天麻10g,丹参15g,杜仲15g,寄生15g,桑螵蛸10g,桂枝5g等
【功效】祛风湿,益肝肾,养血清热。
【主治】风湿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
中医治疗痹症:运用《五龙通络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祛风散寒 活血以通导痹阻的络脉,行气促进气血的运行缓和不通则痛的症结,温经祛风以清除隐伏躯体的寒湿外邪。
第二:补肝益肾 强筋健骨 运脾养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津液源于脏腑化生封藏,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消除引起痹症的根源,以期治病溯本求源。
第三:培本固原、宁心定志 增强免疫 通过调补本源 加强身体素质,增加抗邪能力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实现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