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痈多有急性病史,或者开始即为慢性,可有急性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单纯抗生素治疗迁延难愈,而且容易复发。该病近几年有增多趋势。多年来,笔者用自拟“解毒止痛汤”为主,急性期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子痈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36例病人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1.5岁;
病史1~3月19例,3月~1年11例,1年以上16例;
单侧发病31例,双侧5例;
有腮腺炎史8例,前列腺炎史13例,淋菌性尿道炎史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史7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多有急性子痈病史,或开始即为慢性,可有急性发作,附睾有硬结,子系亦可同时粗肿,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重坠感,与子痰(附睾结核)区别。
2.1 中药治疗
解毒止痛汤
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板蓝根20g、当归15g、川芎12g、土茯苓20g、玄胡索12g、川楝子10g、茵陈蒿30g、穿山甲12g、丹参12g、金银花20g、黄柏12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600ml,分3次口服,10天1疗程。服药期间禁饮酒,辛辣食物,注意休息。
兼少腹拘急、胀痛加柴胡10g、荔枝核15g、枳壳10g;
腰酸、阳痿、遗精加杜仲15g、补骨脂10g、金樱子20g;
2.2 西药治疗
急性期加用抗生素,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罗红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等配合止痛药治疗。
3.1 疗效标准
仍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肿块消散或脓肿经切开治疗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好转:肿痛减轻或疮口基本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未愈:局部及全身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愈28例,占77%;
好转5例,占14%;
无效3例,占8.3%。
总有效率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