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在《中医内科学》教材辨证论治中区分为外感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一般辨证分风寒、风热、风燥3型,内伤咳嗽分痰湿、痰热、肝火、肺阴4型。但是咳嗽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症,在临床门诊以咳嗽来就诊的患者,主要是以感冒后引起的咳嗽居多,往往由于感冒治疗不得法,遗留咳嗽反复不愈,或咳嗽用药不对证甚至月余难愈,从而导致临床辨证论治的复杂性。因此,临床根据咳嗽的发病史、咳嗽症状特征、患者的体征进行辨证论治,能够较好地把握咳嗽的治疗效果。
外感与内伤咳嗽是根据发病特点划分的,内伤咳嗽病位又分五藏咳嗽,五藏咳是根据咳嗽的原发病及其症状特点划分的。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老师常常强调临床对咳嗽的辨证论治,需要注意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把握病证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特点,辨咳而治,以咳为要点,根据咳嗽的表现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注意“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二者常相互影响致证情复杂或加重”,随证治之才能解决患者最为痛苦的咳嗽症状。(以上内容摘自《从病例论感冒后咳嗽的辨证论治》作者:1苏峻浩2冷向阳,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年第3期第424-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