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根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治疗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纯中药制剂的膏药。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不仅能够溶解钝化骨刺,而且可消除无菌性炎症。足跟骨刺的形成多与足跟长时间的负重和磨损有关。当足跟关节出现磨损、破坏后,人体自身会进行自我的修复,硬化与增生,从而形成足跟骨刺。它是人体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本人临床中运用四妙汤加味治疗足跟骨刺20例,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象为2011年7月-9月宝山区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足跟骨刺患者,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抽取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6.3±7.5)岁;工人29人,干部11人;超重20人,肥胖8人。将对象按年龄排序,单数为治疗组20例,双数为对照组20例。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工作性质,肥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足跟骨刺诊断应符合以下条件①足跟部疼痛,以胀痛为主;②X线片表现多无异常,或仅有轻度脱钙、骨质增生,少数患者跟骨上缘骨质密度明显增高,踝关节边缘可见骨质增生;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③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④排除跟部及跟周其他疾患如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滑囊炎、其他全身性疾病及运动损伤引起的足跟部疼痛。
1.3方法
1.4疗效评估
有效:症状消失,行走正常。X线片检查,骨质增生程度较之前减轻。好转:症状减轻但未消失,行走时疼痛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
2结果
治疗组有效1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3讨论
足跟骨刺归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风寒侵袭,血瘀脉阻,络脉不通所致,症状为足跟疼痛,麻木,行走时疼痛,可见局部肿胀疼痛。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舌质瘀暗,脉沉弦。多见于中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