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上焦火用好多“花”
代表药物:板蓝根、蒲公英、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
上焦(心肺部位)有火,多表现为咽喉疼痛、口干、唇裂、目赤伴有干咳。小孩可表现为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喝水,自诉口腔疼痛。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虚,可服用药性缓和的玄麦甘桔汤,即玄参、麦冬、甘草和桔梗。年轻体壮者可在此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的药,如板蓝根、山豆根等。小孩若眼屎多,头面部长红色疹子,可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莲、野菊花、金银花、栀子等清热解毒的药。
上焦火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上焦火下焦寒
病症:胃寒,很容易上火,之后会流少(微)量鼻血,且血浓度很高.平时很怕冷,很容易累,如果太累或精神高度集中,可能头会痛
生活习惯:平时睡觉一般都比较迟,但基本12点前睡,爱睡懒觉,每天上网时间很多,近几年体质越来越差,运动也较少了(很容易累),但1个月总会运动几次.
饮食习惯:不吃肥肉,鱼肉很少吃,喜欢豆制类蛋类虾蟹类食品,不怎么喜欢喝水
病吏:扁桃体已割,有过敏性鼻炎(特别是早晚温度低,会不停流鼻水),有12*12的肾结石(不过没感觉到痛),胆固醇高了一点,另外左耳听力有点不好,听不到很轻的声音.(应该是鼻炎,或是小时侯吃药引起的副作用)
解答:
方法一
这种情况,俗称上焦火,下焦寒.
平时注意保暖,饮食要规律,忌生冷.
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坚持吃两三盒,会有很大成效的.
好好保护自己
方法二
一,胃寒的症状
胃寒和胃热是指胃部对外部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适应状况。通常情况下,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热的症状表现为:经常口干、咽干,喜饮食冷品,不喜热品,大量饮食冷品后有舒适感,胃热疼痛时,多伴有胃内糙杂感。
相对来说,田七对虚寒证胃脘痛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独特疗效,具有温中健脾之功效。因此,田七相对比较适合胃寒症状的患者服用。
二,治胃寒3妙法
①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③吃苹果可缓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阴冷天或饮食不当,常泛胃酸,很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
是气虚,它的症状是畏寒怕冷,倦怠无力,大便稀薄,四肢冰凉.上述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其中有2-3个症候即可判为此类.流鼻血也是由于气虚固摄无力所致.请服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药理作用
1. 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 2. 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抗寒能力。 3. 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1.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 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功能与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编辑本段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丸,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2~3次。
编辑本段注意
孕妇慎用。
编辑本段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上焦火的辩证调理方法
上焦(如肺,上呼吸道),以清肺热为主,可以使用解毒药物,比如银花,连翘和蒲公英.后期的痤疮,与人体的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多于肝肾阴虚有关,所以治疗先要调整内分泌,以调养肝肾为主,可以使用旱莲草,首乌,女贞子,知母,黄柏等药物,中成药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滋补肾阴的药.
具体辩证调理如下:
肺火旺盛:
主要表现:以鼻子及右脸颊为主.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肺火旺易长痤疮.
医生建议:多运动增强肺功能.忌抽烟,多食薏仁,木耳,杏仁,白菜,梨子等润肺食品.
肠胃湿热:
主要表现:以长在嘴巴周围为主.患有消化系统功能不佳,甚至伴有胃痛,胃脘不适.这类患者偏食,不爱吃青菜及水果者.
医生建议:多食胡萝卜,菠菜,金针菇,笋子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帮助肠道蠕动.早起床即饮1杯温水,平时多喝酸奶,保持排便顺畅.
瘀血阻滞:
主要表现:通常这类型的人都有月经不调,痛经等生理症状.痤疮以多长在人中处为主.
医生建议:平日应少冰冷,寒凉,辛辣的食物,生理期间更应忌食.可服用中药四物汤及调经汤以调经养血.
肝肾阴虚:
主要表现:痤疮以长在上额及下巴处最多,消了又长,难以全消,虽然脸部其他处也会长痘子,但较易痊愈.
医生建议:这类型的人脸较容易出油,最好多洗脸防毛孔阻塞.多食退火的冬瓜,西瓜,胡萝卜,蕃茄,空心菜,菠菜,竹笋等食物,忌食辛辣,热补及易上火的食物.别熬夜.
肝火旺型:
主要表现:痤疮以长在左脸颊为主.压力大或要经常熬夜加班之人最为常见.
医生建议:多吃绿豆,冬瓜,小黄瓜等退肝火的食物,并饮决明子茶,菊花茶.忌酒.尽可能晚上11点前入睡,因晚上11点至凌晨1点经络系统正好走到肝经,此时睡觉可调节肝脏运作功能.另外要放松心情,防焦燥.
清肺利咽的水果
水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除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之外,有的水果对肺热,咳嗽,咽痛等疾患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杨桃
杨桃主要产于我国的华南地区.杨桃鲜食有清热,生津,利尿,解毒之功.患有风热咳嗽,牙痛,口疮时,吃上几个杨桃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罗汉果
罗汉果也叫拉汉果,假苦瓜,瓜薄质轻,个大肉脆.用罗汉果泡茶饮用,有清热利咽作用,可治疗百日咳,肺热咳嗽,咽喉炎,口干舌燥等,是演员,教师理想的保健饮品.
无花果
无花果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为果干,蜜饯,罐头等.无论干鲜无花果均可入药.咽喉肿痛时,吃上几颗会减轻疼痛,很快恢复.肺热,声音嘶哑时,服用冰糖水煎无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哑的作用.
橄榄
橄榄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嗓子痛时含服些青橄榄,可使咽喉清爽,如与鲜萝卜煎服效果更好.橄榄经蒸馏后的液体称橄榄露,可用于治疗咽痛,咳嗽,烦躁等症.
枇杷
有润肺,止渴,下气之功,可治疗肺萎咳嗽,吐血和烦渴等.枇杷叶是常用的中药材,经蜜炙后有清肺和胃,降气下疾作用,常用来制成枇杷膏,枇杷露,枇杷冲剂等,治疗肺热咳嗽.
清肺的食物,
如胡萝卜,梨子,木耳,豆浆,蜂蜜等.清肺梨:可生津止渴,清热止咳等.
一种做法是把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
二是带皮切块,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热吃效果最好.
三是连皮切成块,和木瓜,蜜枣,猪骨一起煮汤,有清肺热,开胃作用.
四是将银耳泡发后,和梨一起放到凉水中煮汤,根据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枣等.另外,还可捣泥成梨糕,加冰糖后食用,也能清热,治疗咳嗽.
中医一向讲究药食同源,很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通过养肺气来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人们食用时应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药效, 如食用白萝卜,以痰多,咳嗽者较为适宜; 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饮效果较佳; 食用绿豆,适宜于内火旺盛的人; 而荸荠能清热生津,生吃,煮水均可. 同时,由于人的个体素质差异较大,所以服用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选食,而且要注意同时忌食过于辣,咸,腻等食物.
以下是几款清肺,润肺,养肺的汤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一,清肺汤两种:
1,雪耳,莲子,百合,排骨汤: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将上述选料清洗之后加水一起放入煲内煮沸,煲3小时.
2,桑百皮,百合,排骨汤: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将上述选料清洗干净后加水,然后一并放进煲内煮沸,煲一个半小时.
二,润肺银耳羹:
原料:银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放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加入冰糖,直至银耳炖烂为止.
三,润肺豆浆粥:
原料:豆浆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开花时倒入豆浆,继续熬10分钟,加白糖适量即可.
四,鸭肉粥:
原料:鸭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盐少许.
做法:先将鸭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后加入鸭肉,少许料酒和盐,煮至粥熟.
五,毛肚血汤:
原料:鸭血300克,毛肚150克(注意不要加入羊肉,因为羊肉属热,不适宜在气温渐高,天气干燥的春夏之交食用).
配料:黄喉,鳝鱼,午餐肉,黄豆芽,粉丝各100克,重庆火锅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许.
做法:先将鸭血切成片,放在炒锅中用清水氽一下待用;再放少许清油把姜片,蒜片炒一下,放入重庆火锅底料烧开;汤味熬好后,加入鸭血,毛肚,黄喉,鳝鱼,午餐肉,黄豆芽,粉丝等直至煮熟(注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
提示:俗话说"血能洗肺".因此,对于这种绵软滑爽又非常便宜的血豆腐,此时不吃更待何时?
六,火腿冬瓜汤: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
配料:葱丝,姜丝,虾皮,盐,糖,麻油.
做法:锅内放清水煮沸,将冬瓜片及配料下锅煮10分钟后加入火腿片,2分钟后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葱花,麻油,盐,糖.
提示:此汤清新可口,去燥润肺,适合春夏季节食用.